再读鲁迅的《理水》:为什么专制社会的君主不知道民间真实情况?

颜威说历史 2025-01-18 15:33:35
《故事新编·理水》

《理水》创作于1935年10月,后收录于鲁迅的历史小说合集《故事新编》,收录之前未公开发表。

《理水》是鲁迅晚年的作品,作品相当的深刻。这篇小说以大禹治水为主线,将大禹治水的故事进行了改编。虽然要说的是大禹治水,但是比较有意思的大禹出场很晚,而全篇的主要说的实际上借理水来说人性和官吏们。

全文说的最多的反而是一群官吏和他们的御用文人。本来他们要去调研洪水情况的。但是这些官吏带着文人到了地方后,根本没去实际考察洪水和调研。而是整天在地方官吏的安排下,在文化山上舞文弄墨,赏古松、钓黄鳝、游山玩水。

叫文人随便写写,发发,写一篇报告就交差了。直到临走的时候,他们也不忘安排几个民众来问话。但是这些民众根本不愿意见这些官吏,因为从未见过,胆小有些害怕,害怕说错话,被杀头,所以民众都是心惊胆战的。面对官吏们的问话,也都是专门挑好听的话,都说吃的好,穿的暖,洪水并没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早已民怨沸腾,但是官吏们根本听不到这些声音,听到的都是一些好听的话而已,随后这帮官吏就打道回府,回到家后还不忘一起炫耀从地方带回来的土特产。实际上理水的事情一点都没做,早就把治水之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时大官员即大禹才出场,水利局的官员们向大禹禀报老百姓一切太平。但是大禹毕竟是大禹,他没有相信这些官吏。他决定自己下去治水。大禹走后,京师“景况日益繁盛”,大禹回来后向皇帝报告了治水的成果并告诫皇帝要对得起天地良心,留心小人,皇帝和手下都很欣赏大禹,命令老百姓都要向大禹学习,从此天下太平。

其实,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官吏们爱蒙蔽,实际上,君主根本听不到真实情况,都是被蒙蔽的消息。那么,为什么专制社会的君主不知道民间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专制社会的君主不知道民间真实情况?

《论蒙蔽》:“专制不与蒙蔽期而蒙蔽至,蒙蔽不与腐败期而腐败至,腐败不与覆亡期而覆亡至。是则,蒙蔽者,固专制之效果而覆亡之原因也。”

君主专制社会中,君主高高在上,小民愚蒙自给自足,不能甚或不愿与闻国事,统治者与广大民众隔阂严重,此外帝王还深受大小官吏蒙欺,虽法律和制度屡饬官员廉洁奉公,但天高皇帝远,各级官吏阳奉阴违,在自己的职权所及之处,耀武扬威。

君主虽然拥有无限权力,却往往被大小臣工蒙蔽耳目,已成孤家寡人,权柄四移。根本原因在于权力垄断。

专制社会最大的问题在于权力的垄断。权力是垄断的、封闭的、私有化的。垄断于君主,君主权力无限,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权大于法,“言出即法”,凌驾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法律的实际作用以君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是根本原因。

君主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官吏的方式来完成权力的确定和行使,这就是官吏们的权力来源于君主和上级。这就有矛盾,虽然专制社会拥有大量的权力制约、约束和监督,不乏对官吏的监察、监督的部门,但效果甚微。原因在于权力垄断。

如果君主的权力不进行制约,只制约、约束和监督官吏,但官吏的权力来源又产生于君主,这就等于没有制约,这就是矛盾所在。官吏是君主任命的,制约官吏,不就等于制约君主吗?问题是君主不受任何法律和制度制约,这不就是矛盾所在吗?

因为仗着权力太大,没有制约和约束,所以官吏们总是欺上瞒下,对上蒙蔽、对下愚弄,以至于君主根本不知道民间的真实情况。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故事新编》

0 阅读:1
颜威说历史

颜威说历史

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