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来先生确实是好意,不过这恐怕办不到了。”听完女婿屈武转来周恩来的口信,于右任感慨地说道:“你看看我周围已经布满的特务,他们能让我留下来吗?”
1949年初,对局势一筹莫展的蒋介石,在一片责怨声中将手里的“烂摊子”甩给了李宗仁,自己却躲在幕后操纵。李宗仁和国民党内主和派认为和谈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遂派出代表团赴北平与中共开始和谈。
但由于蒋介石暗中破坏,和谈毫无进展,焦急万分的李宗仁决定派于右任作为特使前往北平,协助代表团与中共进行谈判。结果还是蒋介石从中作梗,于右任非但未能成行,还被毛人凤派人监视起来。
其实早在西安事变的时候,蒋介石就开始对于右任有猜忌,觉得是于右任唆使旧部向他发难;后来于右任到西北考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被人向蒋介石打小报告,说西北人只知于右任而不知蒋委员长,令蒋介石难以接受。
最让蒋介石难以忍受的是,邵力子作为和谈代表奔赴北平后,妻子傅学文陷入特务监视之下。为了让邵力子一家团聚,于右任想办法将傅学文送上了前往北平的飞机。
这一下蒋介石失去了对邵力子的控制,将目标就放到了于右任的身上,尤其在听说于右任作为特使要前往北平,蒋介石更是不能让他摆脱自己的掌控。
于右任身陷重重监视之中,对于蒋家王朝的覆灭更是盼着早日到来。可北平和谈毫无进展,让于右任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深深的忧虑。就在于右任郁闷之际,女婿屈武回到了南京,捎来了周恩来的口信,请他一定要留在南京,千万不要动。
周恩来的口信无疑给于右任带来了希望,但于右任心中也清楚,自己想要脱身并非易事。和屈武商量之后,于右任决定将外孙一家送往上海,自己待后再相机行事。
让于右任没想到的是,解放军渡江的第二天一早,一名国民党军官就来到家里,请他立刻前往广州或上海。于右任推说自己身体不好,要求先等一等,结果来人用威胁的口气,勒令他立刻离开南京。
于右任一个堂堂的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长,甚至连衣服都没穿好,就被来人送上了前往上海的飞机,稍作停留后又被送到了广州。原本于右任打算借道广州、香港转赴北平,但终因目标太大未能成行。
1949年11月,71岁的于右任在蒋介石的胁迫下到了台湾,自此与夫人、女儿天各一方。
为了借于右任安抚一众像他这样的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给于右任安了个国民党“评议委员”的头衔。于右任心里清楚这个头衔是个虚职,自己也乐得清静,但这样的清净让于右任的思乡之情反而愈发浓重,特别是对结发妻子高仲林的怀念。
于右任和高仲林1898年结婚,婚后二人只有一小段时间生活在一起,大多数时间高仲林都独自生活在陕西。尽管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但伉俪情深,于右任身上所穿衣服鞋裤,大多数都是高仲林亲手缝制。于右任被迫到台湾时,随身还带着妻子早年间为他缝制的布袜鞋子,作为纪念锁进保险箱,经常拿出来摩挲怀念。
1961年,高仲林八十寿辰,但于右任不可能返回大陆。在给老友吴季玉的信中,于右任无不悲伤地提起了这件事,担心没有人给妻子祝寿。让于右任没想到的是,等吴季玉再度回信的时候,给他附带了一封信和一张照片,照片上20多个人围绕在妻子身边正在为她祝寿。
“谢谢濂溪先生!谢谢濂溪先生!”看着照片喜笑颜开的妻子,于右任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口中不停地喃喃道。
这位于右任口中的“濂溪先生”是谁?为何能达成于右任的心愿,让于右任如此感激?
“濂溪先生”本是北宋名儒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别号,当年邵力子和于右任在重庆谈到周总理的时候,总是称他为周先生,所以于右任一看信中提到“濂溪先生”,立刻会意是周总理促成给妻子做寿一事。
周总理和于右任很早就有交往。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期间,周总理曾叮嘱屈武,要帮助于右任认识到两党合作抗战的重要性。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屈武在于右任身边生活了6年多的时间。
1939年汪精卫成立伪政府之后,周总理再次联络到屈武,让他提醒于右任多注意。没过多久,于右任就发表文章,告诫国民党员警惕投降主义,并建议蒋介石立即开除汪精卫及其同伙的党籍,下令全国通缉。
“皖南事变”发生后,于右任怒斥蒋介石破坏两党合作,破坏抗战,并一再告诫身边人绝不能制造分裂,自相残杀。
抗战胜利之后,毛主席率领代表团赴重庆谈判。在周总理等同志的陪同下,毛主席三次登门拜访于右任,于右任专门设宴款待了毛主席等人,成为重庆谈判期间,唯一用私人名义宴请中共代表团的国民党元老。
1949年国共和谈期间,周总理预感到南京政府批准和平协定的可能性很小,便请屈武回到南京转告于右任,希望他留在南京不要动,等解放军渡江占领南京之后,会派飞机将他接到北平。
可惜事与愿违,于右任当时早已经身陷蒋介石的监视之下难以脱身,没能一道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成了周总理和于右任共同的遗憾。
在得知于右任担心无人给妻子祝寿之后,周总理找来屈武,让他以女婿的名义前往陕西做寿,并叮嘱屈武一定要带上儿子、儿媳和于右任在上海的外甥一道前去:“绝不能让这件小事使于先生心中不安。”
当屈武带着一家人到达西安的时候,陕西省委统战部早已经奉周总理的指示做好了准备,男男女女20多人为高仲林举行了80岁寿宴。高仲林对党和政府的关怀深受感动,诚恳地对大家表示谢意。
办完此事之后,屈武决定写信将此事告诉于右任,让他知道周总理对他和他留在大陆的家属的关怀,可如果在信中直接写上周总理的名字,又怕被特务发现对于右任产生不利。
因此,屈武找邵力子请他帮忙想对策,邵力子当即建议屈武将周总理三个字改成“濂溪先生”,别人看到也不会联系到周总理身上。按照邵力子的说法,屈武将信和照片一并请吴季玉交给于右任,于右任看过之后果然立刻明了。
不久之后,于右任托吴季玉带来回信,信中对周总理的称呼也用的是“濂溪先生”,并一再让屈武转达对“濂溪先生”的谢意。周总理听了屈武转来的话后高兴地说:
“只要于先生高兴,我们就心安了。”
参考文献:
[1]“濂溪先生”的信——周恩来为于右任夫人祝寿[J].中国统一战线,2014,(04):77-78.
[2]郝建云.抗战时期的于右任和中国共产党[J].运城学院学报,2009,27(03):69-71.DOI:10.15967/j.cnki.cn14-1316/g4.2009.03.015.
[3]孟红.周恩来为远在台湾的于右任妙解忧愿[J].党史文苑,2010,(03):36-38.
[4]郭娟.民国多面奇才:于右任[J].艺术品鉴,2020,(31):86-93.
[5]肖玉编. 周恩来.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07.
[6]许有成,徐晓彬著. 于右任传.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