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快递代收之痛:代收点和快递柜方便了谁?

第三眼界 2021-03-20 11:49:09

收快递矛盾频发:如何平衡快递效率和消费者利益?

最近,新华社一篇新闻谈到了快递代收点的问题。其中谈到“取快递走一公里”“有的被强制拍照”“经常有丢失件”“取件收费”“投诉遭报复”等现象,引发不少人的共鸣。

为了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早在2108年出台的《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便规定了:“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然而,在“骨感”的现实面前,消费者仍旧倍感无力:快递员无视消费者的要求,想放代收点/快递柜,还是照放不误;即便消费者投诉了,这次答应你,下次还会照旧;遇到脾气不好的,还会威胁甚至报复你。

很多人会纳闷:以前没有代收点和快递柜的时候,快递基本都会送到家门口,服务可好了;如今有了代收点和快递柜,快递员怎么变懒了?

其实,如今的局面跟电商行业的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现状有莫大关系。

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物流效率的提升,人们网购的频次也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突破100亿件快递用了80天,而今年仅用时38天。以前从下单到收件,平均要3-5天,如今提升到1-2天,甚至半日达、半小时达也十分普遍。

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长三角快递业务量达到265亿件,力争长三角地区内重点城市间12小时送达、其他城市间24小时送达。

物流效率的硬性要求,也倒逼顺丰、京东、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想方设法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营业收入,同时也在努力降低运营成本。除了采购物流管理软硬件设备,采用高速运输设备(比如飞机、高铁、无人机等),也将一部分压力传递给快递员。

由于快递员大多采用“底薪+送件提成+收件提成”的方式获取收入,这便意味着送件+收件越多,收入越多。看似“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工作,却因为提成的不断降低以及时不时的罚款,而变得缺乏吸引力。加上巨大的人才缺口,快递员也常常只能超负荷运转。

本质上看,代收点和快递柜的存在是为了提升物流效率而存在的。然而,原本是“快递员-收件人”单点连接,却因为环节的增加,产生了诸多变量,由此导致了相关问题的不断产生。而代收点和快递柜也逐渐变成了绑架快递员和消费者,以致形成恶性循环的顽疾所在。

去年,凤巢快递柜超时收费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看似是消费者和快递柜公司的矛盾,但拉远看,其实是消费者个性化服务和快递效率的矛盾。

快递柜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快递员收费,消费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快递柜允许更长时间的存放,占据更多空间和时间,那势必影响快递员的投递效率。这可能也是丰巢不愿过得妥协退让的根本所在。

对快递员来说,放快递柜虽然花钱,降低了一些收入,但相对送货上门来说,送货效率大大提高。有快递员反映,如果送货上门,每天少于100单;但如果放快递柜,每天可以几百单。也有快递员反映说,公司有送件要求,完不成任务量要扣钱。这是他们算的账本。放代收点是同样的考虑,都是为了提高送货效率和保障收益。

而消费者一般算的是个性化服务的账,花了钱,就要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某种程度看,其实也是为了提高自己收货的效率,避免再多走一套程序)。

快递员和消费者,两个人的目标不一致,再加上快递公司没有相应的措施去平衡两者的矛盾,自然没法达成统一。

因此,在我看来,对于快递员来说,只强化监管和惩戒是不够的,必须从收入端,对快递员形成正向激励,他们才有可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减少对代收点和快递柜的依赖。

至于代收点和快递柜,他们都属于中间角色,更多还是要靠监督和规范运营,别跟快递员争利,别让消费者泄气,便差不多了。

1 阅读:452
评论列表
  • 2021-03-24 08:02

    鸡同鸭讲 市场变化太快 物量增速太大 市场服务的不理智 把一个多方面的问题 推给快递 ? 道德绑架 职业刷子

  • 2021-03-26 21:13

    平台返现,商家返现,到底是谁出卖了谁

第三眼界

简介: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