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电决定封杀郑爽,不再给其任何发声露脸机会和平台之后,不出意外,由其父代为发声的道歉视频一经上线,便引来大量关注,短时间内也迅速登上热搜榜。
然而,使人热议的不仅是长达10分钟的道歉内容,更有画面中扎眼的“百度APP”广告植入。
眼尖的网友发现百度这一操作,纷纷将愤怒的矛头转向百度,谴责百度赚钱无度。
百度发现苗头不对,赶紧删视频+官方致歉。尽管百度声称不涉及任何经济行为,但这样低劣的操作,还是禁不住让人为百度捏一把汗。
利用负面做宣传,本身就是公关大忌,百度不可能不知道。加上郑爽的事情闹这么大,9大官媒发声,与之相关的媒体或平台唯恐避之而不及,百度却敢于“铤而走险”,进行独家采访,是何居心呢?
一方面,足见百度对流量的渴望。尽管郑爽遭封杀,但其父并未在讨伐之列,而此次独家,必然为百度带来可观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百度也一定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采访其父虽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难免招致舆论不满。而随着视频扩散出去,百度APP的宣传已经出去了,所以后续删除视频源的操作已经没有任何损失了。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很好奇:放牌子这种拙劣的操作,还不如面前杵个带logo的话筒,显得正式还不突兀。
而这可能是百度的小心思了:牌子一放,效果必然好过简单的logo,位置明显,传达信息丰富,还能防水印遮挡(当然照样可以马赛克)。
但也许正是百度这个小心思给自己惹了麻烦,看似增加了曝光,实则失了人心。
有些热点最好远离,即便会给品牌带来巨大的流量;当流量反噬的时候,以短期获利去损害长期价值,长远看来,都不是极不划算的买卖。
这次“迷之操作”,百度受益几何呢?从媒体报道和网友的评论中,我们或许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NO.2:#小米回应经销商维权#针对近期上百经销商的维权事件,小米终于做出公开回应。除了说明将对渠道体系做出升级和标准化的举措,还对经销商的意愿表达了理解:对于想要升级的,将提供门店设计、展陈支持等四项帮扶内容;对于不想升级的,将推出有序平稳的退出流程。
然而通篇看下来,让人感觉小米有些避重就轻,诚意不足。
经销商维权群的负责人也表示:“小米已经违约,发这个声明不过想亡羊补牢,规避法律制裁。”
从之前经销商的反馈来看,主要有三点不满:一是店面升级或新店选址要求高、成本高,并且需要自掏腰包,导致压力大,埋怨多;二是合同未到期,便停止官方供货,对于积压库存也没有后续方案,导致经销商损失严重;三是沟通不明,没有提前详细告知升级要求和退出方案,导致“突然”被终止合作,前期的巨额投入石沉大海。
从此次小米声明看,仅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对于经销商的补偿损失等要求,没有任何答复。
原以为小米会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来看,似乎不会这么简单。
而从小米的声明里,也处处显示出小米对达成自身目标的渴望和追求,却丝毫看不出对经销商的同情和抱歉。
一起奋斗时,大家“称兄道弟”;但当小米“飞黄腾达”之后,就开始对经销商“颐指气使”。说实话,这样很不好。
小米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早期对县乡级市场经销商的扶持。以前大家互惠互利,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如今倒好,小米想提升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了,就开始“卸磨杀驴”:凡是不符合小米形象要求的,统统解约。
有经销商反馈说,新址选好之后,因为旁边店铺形象不达标,所以没有通过审核,总不能让他把旁边的店铺也花钱装修一下。
当然,这可能是小米负责审核的人太过教条,但有这样“奇葩”的审核标准,难道不是管理层“拍脑袋”的决定?
品牌不只是形象工程,更是人心工程。而人心又不仅仅是消费者,更包括员工、经销商以及合作伙伴。在如今半透明化的社会下,任何小事都有可能被舆论放大。企业往往需要谨小慎微,才有可能避免陷入负面漩涡。
营销屡次翻车的小米,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然而“屡教不改”,不断陷入各种争议当中,难道小米就不能长点心吗?
不知道,一路探索“新零售”未来的小米,有没有真正为这些经销商的未来考虑过。
NO.3:#四家在线教育机构代言人“撞脸”#最近,一位“名师”连续为四家在线教育平台做广告的新闻被爆出,引发舆论哗然。
令人惊讶的不是该“名师”通吃四家饭,而是该“名师”的身份令人瞠目:在猿辅导,她是“做了一辈子的小学数学老师”;在高途课堂,她是“教了40年的英语老师”;在清北网校,她又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专家”。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所谓的“专家”,不过是平台找的演员。而之所以冒充“资深老师”和“专家”,无非是为了增加广告的说服力。
事实上,这种类似的操作,在很多行业并不鲜见。在保健、医药品行业,尤其采用得较多。除了扮演“专家”,还有扮演“患者”的,镜头前讲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也不过是照本宣科,拿钱办事。
而广义上看,很多名人代言其实也存在类似的虚假宣传的嫌疑。
广告里,名人对产品的效果赞赏有加,但实际上他们压根没用过,今后很可能也不会用。估计很多人还记得当年成龙代言霸王洗发水的广告,后来还诞生了”duang”这个新词;另外不少名人代言的P2P、化妆品、减肥药品等,也屡屡翻车。
尽管大家都在斥责在线教育的行业乱象,希望有所改善;但在资本助推之下,在线教育平台之间的内耗只会愈演愈烈。直到走向合并和寡头竞争,才能减弱这种“重营销宣传,而轻运营和品质打造”现象的发生。
而这次揭丑事件,纵然对这四家在线教育平台打击不小,但似乎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在营销的道路上你追我赶,兵刃相向。
对于此次“事故”,他们也只会把责任推给广告制作商,而不会反思自己的营销和招生策略。
面对在线教育市场的广阔机会,入场的玩家都不想落在后面,而效益和规模往往很难两全。
有资本输血,有巨头加持,硬着头皮也要上。于是,“先亏本圈地,挤掉其他竞争对手,然后再坐收渔利”的互联网打法,再次在在线教育行业上演。
虽然中央纪委监委网站、新华网、光明网等党媒对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并且提出了改进方向,但是要想真正落地,还得依靠各地相关部门的举措,仅靠在线教育平台的自觉,显然是不现实的。
NO.4:#贾跃亭回国有望?获投20亿造车#“沉默”许久的FF(Faraday Future),连日来好消息不断:先是听说要在美国以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接着又是国内各大资本纷纷入局,恒大、吉利、格力、华发集团、甚至不乏珠海国资委的身影。
一时间,被人称为“PPT造车”的贾跃亭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似乎,贾跃亭的造车梦再次迎来一线生机。
六年跌跌撞撞,几度难产又几度陷入僵局的FF,在贾跃亭完成个人破产重组,不再持有FF股权,退居幕后,并且由拜腾汽车前董事长毕福康掌舵之后,终于从漩涡当中慢慢爬出来。
去年下半年量产的计划虽再次推迟,但本次各方不置可否的传言,对FF的“重生”,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经历过蔚来、小鹏、理想在美股市场的热捧;苹果、百度造车;拜腾汽车复活等行业大事件之后,资本市场已然躁热。此时FF选择“重装归来”,似乎是最好的时机。
于几十万被套牢的股民来说,这是一次解套的良机;于贾跃亭来说,这也是“忍辱负重”“一雪前耻”的最好契机。
虽然FF91高达15万-20万美元的售价会劝退不少人,但其前卫的设计、超强的性能以及众多造车专利,还是会吸引不少人的关注。对此,毕福康也信心十足,声称FF91将会在富人阶层中“大受欢迎”。
可即便如此,我们仍不免要给那些看好FF未来的人泼一盆冷水:历经磨难的FF91即便量产,恐怕也难解FF当下的困局。
资金当然是最大的难题,而资本相不相信,跟企业和产品有没有前途有很大关系。
企业层面,FF知名度毋庸置疑,但有贾跃亭的“坏名声”在外,总不免让投资者带上一层滤镜;在产品层面,FF91尚未经过市场检验,消费者口碑如何,产品竞争力如何,目前还都是未知数。而无论按照特斯拉,还是蔚来、理想等品牌的发展轨迹,缺钱始终是这类新造车企业面临最大难题。于FF而言,同样如此。
当然除了资金,供应链、售后服务、营销、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对FF未来能走多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并且对FF来说,量产只是开始,达到交付一万辆之后,才是考验品牌生存的最大难题。
我们不知道FF还能有多少融资,但本次数十亿融资的完成,对于想要成为第二个特斯拉的贾跃亭而言,也仅是杯水车薪。
当然,如果本次融资顺利,贾跃亭至少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但要想“咸鱼翻身”,恐怕还任重道远。
NO.5:#福特中国广告把牛年当马年#1月28日,在中国传统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福特中国来了一波借势营销。在官微发布的长图上,赫然写着“2021 中国·马年”。
但凡对中国传统生肖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今年是牛年,然而福特中国这番操作是故意为之,还是无知呢?
不出所料,相较于故意为之,大家普遍认为是福特无知,有网友嘲讽道:“古有赵高指鹿为马,今有福特牛马不分”。
在舆论的争议声中,福特以答复一位网友(很可能是托)的猜测作为回应,“美滋滋”地宣称:你是不是偷看了标准答案:福特最知名的「一匹马」,先锋纯电SUV MUSTANG MACH-E国产元年,简称中国马年。
显然,这样的答案不会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关于此次营销的讨论。
反向营销也好,错位营销也罢,此次福特中国的操作其实算不上高级,反而有些LOW。
首先,拿中国的生肖“开涮”,多少有些不尊重中国文化的嫌疑;
其次,以“中国马年”的名称缩写指代新产品,也有些牵强,“硬拗造型”的小心机,让人生厌;
第三,反向营销或错位营销不是这么玩的,不是所有争议和吸引眼球的营销都是好的,拿“无知”当“聪明”,只会越演越砸。
当然,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说,福特这次操作,无疑是相当成功的:既引发了广大网友对新车型的认知和关注,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可以说一箭双雕;并且喜提微博热搜的结果,也有点远超预期,结案汇报可以大书特书一笔了。
然而,这次“失败”的营销,对福特品牌的伤害可能是很大的。因为大家不会记得你是怎么圆场的(何况圆场的方式也不怎么好),只会记得你是如何“无下限”碰瓷营销的。
本来福特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差,如此一操作,更有点“自残”的意味。
为了一次“效果好”的营销,而忽略对品牌的伤害,是很不划算的买卖,抖机灵也要分情况。
有时候,真觉得品牌都被营销带坏了。为了博眼球,完成KPI,总想着“怎么引争议,怎么有话题,怎么来”,而忽略了每一次营销其实都是为品牌积累资产。
“好”的营销可能带不来销量,但却可以极大提升品牌美誉度;而“坏”的营销固然可以带来关注度和短期销量,但对品牌的伤害却是长久无法抚平的。
这个账,品牌方应该仔细算好。
NO.6:#王老吉姓氏罐#趁着节前喜庆,采用红罐包装的王老吉想出了姓氏瓶的新玩法,各种“赵老吉”“张老吉”“孙老吉”“李老吉”霸占眼球,勾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然而在我看来,这种玩法并不高级,反而有点“东施效颦”,消费者看到这种瓶身,还容易误以为是某款山寨品。
也许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又或者为了节省成本,该种玩法采用的是线上微信小程序定制的形式,由消费者自己选择姓氏,并且支持复姓和复杂姓氏。
这种调动消费者参与度的玩法值得肯定,但当你兴冲冲地定制完,准备付款的时候,却发现12罐需要支付99元(新人有10元优惠券),便有可能撇撇嘴,然后取消订单了。
比正常版本贵出30多元的价格,如果自己买来喝,着实觉得不值;如果买来送人,也总有种过度恭维的嫌疑和尴尬。
很能理解品牌方对定制成本和销量的考量,但这种操作,确实显得不太友好。
对瓶身做文章,最为人称道的要数可口可乐的“昵称瓶”,娃哈哈的“民族瓶”也很有记忆点。但王老吉的“姓氏瓶”,总有点硬凹造型的感觉。
据说该方案是胜家广告于2018年提出来的,放到今天才用,多少有点临时凑数的感觉。而当你知道胜家之前做方太,便用过类似招数的时候,便对这次创新更加不满了。
当然,创意互相借鉴无可厚非,同一家公司更是容易“借用”。但从实际体验来看,这次效果恐怕不会很好,起码在产品口碑上不会有过好的成绩;在助力销量上,就更别说了,还不如“买一送一”来得立竿见影。
但完全否认厂商的努力,也未必恰当。起码在复姓的娱乐调侃上,能看到传播的契机。如果品牌利用好UGC传播,或许会带来很不错的营销效果。
有时候预感到正路走不通,另辟蹊径,或许也是一条值得一试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