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灭6国的10大名将,去哪了?为何只有章邯在抗击刘邦项羽

心水史呀 2025-02-06 11:51:21

秦朝对敌竟出现令人诧异的一幕!

秦二世面对项羽强大的集团军,他居然连一个正儿八经的领军将才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让没有名气的二流将领章邯对抗项羽去了。

从秦始皇建立到大秦灭亡,还不到15年,当年征战沙场为秦始皇灭六国的名将都去哪儿了?

据后面史学家们统计,当年一共有10位帮秦始皇打天下的名将,结果最后秦朝灭亡时,这10位名将中只出现了一人,也就是王翦将军的孙子王离。

建立到灭亡不算太长的时间,为何众多名将都突然消失了?

蒙家三忠勇

要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还得从这10位名将本身开始说起。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大秦朝的忠臣猛将世家,他们的名将代表分别是蒙武、蒙恬、蒙毅。

差不多从蒙武的父亲蒙骜开始,蒙家正式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中。

蒙骜从秦昭襄王一直干到了秦始皇继位,作为一个老牌名将,蒙骜的儿子和孙子们也都很给力。

像蒙恬和蒙毅两兄弟,两人青年时期就是秦始皇的一左一右两大侍卫,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友情更是非常深厚。

所以自从秦始皇上位后,蒙家后代继续得到了重用。

这俩兄弟中,蒙恬的表现很突出,他当年不仅平定六国有功,最后更是率领数十万大军到边境抵御匈奴去了。

蒙恬所设下的防御,对于当时的匈奴人来说,简直就是铜墙铁壁。

蒙武那时候主要是和王翦一起灭掉了楚国,而蒙毅的话,他基本上没有怎么参与过战争,更多的是陪伴在秦始皇身边。

蒙毅当时不仅地位很高,而且深受秦始皇信任,两人外出都是乘坐一辆马车,这才是实打实的交情。

蒙家兄弟虽然很忠诚,但最后的结局却不太好。

蒙家兄弟生来就是正直的代表,他们最讨厌的,就是赵高那样的小人,所以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想着要是扶苏继位了,形势会对他更不利,因为蒙家兄弟和扶苏的关系也很好。

于是赵高先发制人,他逼迫李斯和自己一起立胡亥为皇帝,接着他们捏造圣旨将扶苏和蒙家兄弟全部杀害,真是太可惜了。

所以秦朝的灭亡,其实是亡在了赵高的手中,如果没有这个人,扶苏顺势继位了,估计刘邦还会一直是那个地痞。

然后就是蒙武,至于此人最后的结局,正史中并没有什么记载。

自从秦始皇灭掉六国后,蒙武也随之没了音讯,他大概率应该是病死了,被秦始皇赐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杀功臣皇帝,蒙家又这么忠诚且有军功。

再加上蒙家两兄弟都上着班呢,所以蒙武打完仗后应该回家去了。在家中病逝,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要说这三人中最可惜的,就是猛将蒙恬了。

如果蒙恬当初没有被害,然后活到了与项羽决战的时刻,那可真是太精彩了。

两人虽然不是同一时期的将领,但各自的勇猛那真没的说。如果两人能来一场旷世大战,想必注定会是一场载入史册、广为流传的经典战役。

其实不只是蒙恬,这十大名将中的其他名将来了,也能让项羽蹦跶不起来,当然也有特殊的。

这个特殊之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王离,最后他就是和项羽交手过程中战死的。

由此不难看出,项羽是要比这个王离更胜一筹的,不过这里面应该带着一点“因果报应”的味道,为何这么说?

王家三代

接下来这三位都是王家人,他们分别是王翦、王贲、王离爷儿孙。

其实要论名气和实力的话,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先来说一说王翦老将军,这是来自“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人物,他可以说是当时秦国最顶级的战将了。

王翦那时候,他相继带着秦国大军灭亡了赵国、燕国、楚国。

王翦将军得到重用的时候有点晚了,要不然灭亡韩国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然后就是王翦的儿子王贲,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王翦都这么厉害,他的儿子也不是太次。

除了跟随父亲灭亡上面几个国家外,王贲还灭亡了魏国和齐国,并消灭了逃到外面的燕国残余势力。

灭六国之战中,其中有五个国家主要是靠王翦和王贲这对父子灭掉的。当然,别的将领也出了不少力。

和上面的蒙家比起来,王翦他们王家功劳更显著。

至于最后的王离,他正式露面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秦始皇登基前后,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参与灭六国之战。

前面没机会,后面倒是有了。

陈胜吴广起义把天下搞得大乱后,王离奉命来围攻巨鹿城了。

城还没攻下来,项羽便率领援军赶到了,最后秦军大败而归,作为主将之一的王离被生擒。

自从这之后,王离就再也没出现过了,估计就是被项羽给杀了,毕竟留着他又没用,而且杀了王离,项羽还能为先人报仇雪恨。

当年是王翦率领秦军彻底灭掉了楚国,最后项羽的爷爷项燕也随之身亡。

所以这么来说的话,项燕的死与王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先人考虑,项羽的确会把王离给杀了。爷爷辈的没打过,孙子辈的给报仇了,或许这就是一种因果报应吧。

至于王翦和王贲最后的结局,史书中都没有记载,估计他们和上面的蒙武一样,最后都病死了。

秦始皇真的不杀功臣,这一点的确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不要再说什么秦始皇是暴君了,他根本配不上这两个字。

此外,王翦和王贲应该都提前病逝了,不然战争爆发后,他们应该都会参战,不至于会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王离独当一面白白送死。

这么一说起来,也是真可惜,但凡他们两者中的一人还活着,想必项羽都很难灭掉秦国。

异姓四人组

说完这三位,剩下这四位分别是杨端和、李信、内史腾、辛胜。

这个杨端和呢,有人喜欢将他和王翦放到一起,说他们俩都是秦国最顶尖的将领。

其实按照军功的话,杨端和比起王翦来差远了。就算他参与过三个国家的灭亡之战,但大部分时候,他的存在感并不强。

然后就是李信,这位基本上是和王贲一个级别的将领,两人更是一起联手打过不少胜仗,比如一起灭掉了齐国,并收拾了燕国残余势力。

其实要论史书中所记载的名将参与的那些战役,这个李信比杨端和还要强。

接下来是内史腾,他的主要功劳是灭掉了韩国。

韩国一灭,可以说是为秦国打开了灭六国的大门,作为首功,那自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收获韩国的全部领土后,内史腾就留下来负责治理当地。

之后王翦率领大军灭掉楚国时,内史腾就为王翦他们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撑。

韩国后面的五国,内史腾基本上都没有参与,这个着实有点可惜,不过他亲眼看到了秦始皇建立秦朝。

就在秦朝建立后不久,内史腾病逝了,这也是一个功臣得到善终的例子。

最后这位叫辛胜的将领,许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气的确不高。

辛胜曾和王翦将军一起,灭掉了当时东北方向的燕国,也算是参与了一个国家最后的灭亡吧。

不过至于辛胜最后的结局,他打完仗后就没有记载了,包括上面的杨端和。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两人最后应该都是正常死亡。

不过杨端和有可能是被杀的,据说这个人脾气非常暴躁,他要是惹到了秦始皇,估计小命会不保。

不过秦始皇啊,你只要不对他的皇权产生威胁,像杨端和这样有功的将领他是不会杀的,除非太作了。

至于李信最后的结局,有人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战死的。

战死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要是这样的话,秦国官方肯定会有记载的,毕竟这位将领也是深受秦始皇重视的。

一般没有像李信他们这样没有记载的,不是病死就是被赐死。

不过赐死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李信的后代在陇西地区繁衍了下去,秦始皇并没有干预他们。

试想一下:“如果李信获罪被赐死,那他的家人如何正常繁衍下去?”所以李信最后大概率是病死了。

当然,李信也有可能是没得病正常老死了,要是这样的话,那他的寿命也有点太短了。

这基本就是最后秦国无人可用的原因,名将基本上都已经死光了。短短十五年,没想到变化居然如此之大,到最后只能任用二流将领章邯。

由此不难看出,这老天是铁了心让大秦灭亡,那么多名将及其后代,到最后居然谁也用不上,或许这就是大秦的命数吧。

当然,不能怪将领和士兵们不行,毕竟他们面对的可是项羽,人家可是神勇千古无二啊!要怪也只能怪赵高那个小人。

0 阅读:16
心水史呀

心水史呀

记录前人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