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徐向前与邓文仪合影留念,徐向前帅气外放,邓文仪有些内敛

兴衰五千年 2024-12-27 09:11:59

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优秀毕业生,徐向前元帅对黄埔军校有着很深的感情。虽然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时曾经对他冷嘲热讽,但这并没有影响徐向前元帅对黄埔军校的感情。

在提到徐向前元帅的黄埔情结时,他的儿子不仅回忆了他一生两次担任黄埔同学会会长的事情,还自豪地说:“我的母亲也是黄埔军校的学员,毕业于武汉‘黄埔六期’女生队!”

1984年6月16日,在中共中央的批准下,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会,徐向前元帅担任了首任会长。这也是徐向前第二次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长。

这一天,是黄埔军校成立60周年的日子。当天,除了徐向前元帅外,李先念、乌兰夫、杨静仁等领导同志,也出席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大会。

作为由黄埔军校同学组成的爱国群众团体,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在这个宗旨下,黄埔军校同学会致力于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团结祖国大陆的黄埔同学,联络台湾、港澳和海外的黄埔同学和黄埔组织,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促进两岸的交流、交往,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做贡献。

在黄埔军校同学会上的一次讲话中,徐向前元帅说:“切记中山先生教导,发扬黄埔精神,惟发国家统一、民族强盛为己任,抛嫌释怨,携手合作,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余力,为中国革命和自己的历史增光添彩!”

此外,在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期间,徐向前元帅多次谈到如何发扬黄埔精神,他指出,“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国家要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族意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988年,徐向前元帅卸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的职务,会长一职由侯镜如接任。

侯镜如也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曾在塔山阻击战中率领国民党东进兵团,驰援锦州战场时采取了消极的指挥态度,被蒋介石责骂。

人们知道的是,林彪在当时喊出了“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的话,才没让侯镜如的东进兵团通过一兵一卒。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侯镜如虽然是国民党东进兵团的总指挥,但心却是红的。

事实上,侯镜如早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1924年,侯镜如考入黄埔一期。1925年,在周恩来、郭俊的介绍下,侯镜如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侯镜如虽然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但他的心里是信仰共产主义的。

1949年8月,侯镜如率部起义。之后,在党组织的信任下,侯镜如前往香港开展对台工作。

1952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侯镜如回到大陆,担任了国务院参事,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

后来,侯镜如先后担任了国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88年,侯镜如接替徐向前元帅,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此时,徐向前元帅也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名誉会长。

此时,徐向前元帅已经87岁高龄了。就像徐帅儿子说的那样,徐向前元帅对黄埔军校有着很深的情结,要不也不会在如此高龄时,还要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名誉会长。

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字子敬。他的父亲是一位开明之人,曾考取过清末的秀才。

1914年,在刚刚读了3年多的私塾时,《诗经》还未读完,便被父亲送到东冶镇陀阳高等小学校去读书。

东冶镇陀阳高等小学校是一所新式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徐向前不用再读“五经”,而是开始接受新事物。

徐向前虽然非常喜欢这所学校,但由于家境不济,只读了两年便不得不回到本村,再次走进了私塾里。然而,家里还是很快就拿不出了私塾的学费,徐向前也不得不结束了学校生活。

辍学后,徐向前便在家里帮忙干活。后来,徐向前前往河北省阜平县,在一个书店里当了学徒。

在这里,徐向前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小说,萌生了为国捐躯的雄心壮志,激发了学军习武的浓厚兴趣,更是磨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善于忍耐的品格。

不久后,徐向前便得到了一个读书的机会。

那时候,孙中山先生对集山西的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阎锡山说:“你要想尽方法,保守山西这一块革命基地。”

此外,孙中山还给了阎锡山一个亲笔题字,上书:“博爱!”并与阎锡山等人合影留念。

根据孙中山对他寄予的厚望,阎锡山在山西发布军政权的施政纲领,提出“民德、民智、民财”的三项政策。其中,对于“民智”,阎锡山以“推广国民教育及人才教育、职业教育”等为实现途径。

为此,阎锡山花费了25万多元,在太原创立了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这所学校位于太原城里小北门街。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学环境,阎锡山为学校新修了教室、礼堂、图书馆、实验室和学生宿舍,把这所学校建成了全山西第一流的学校。此外,阎锡山还任命他的亲信助手,既懂文、又会武的赵戴文为校长。

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设立了两年制普通科二十个班为“速成班”,招收了1206名学生,还设立了二部师范四个班,有200多名学生。

徐向前就是赶上了这个好机会,成为了山西国民师范第一期“速成班”的学生之一。这也是徐向前改变命运的重要一环。

在走进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的那一刻,徐向前便穿上了军服,打上了绑腿,扎上了皮带,过着“半军事”生活。

在这里,徐向前不仅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智力教育,而且参加过野外军事训练,还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变得进步起来。

那时候,由于有着浓厚的学军习武兴趣,徐向前非常喜欢学校里开设的军事训练课。因此,在后来被问到“你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穿军装的吧”时,徐向前回答说:

“应该说入黄埔之前,我就穿过军装,那还是一名‘准士兵’。听说过吗?‘准士兵’还不能说是正式的士兵,就和‘准尉’、‘准将’一样,是处在准备之中嘛!”

从国民师范毕业后,徐向前本想当一名好教师,向学生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却无法如愿,并因此被两所学校开除。

之后,徐向前来到太原寻求机会。一天,听军队中做事的哥哥徐受谦说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学校正在上海招生,有位姓郭的军官愿意暗中保举一些人去投考时,徐向前动了心,便约了几个同学前往了上海。

1924年,在经过三轮考试后,徐向前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一期的学员,被编入第一队。此后,徐向前正式过上了军事生活。

那时候,徐向前的名字还叫做徐象谦。在看到徐向前时,蒋介石觉得他的身体太过瘦弱,认为他没有一点英武之气,再加上徐向前讲着一口让蒋介石难以听懂的五台话,便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当时,在见到徐向前时,蒋介石问:“叫什么名?”徐向前回答说:“徐象谦。”

接着,蒋介石问:“什么地方人?”徐向前说:“山西五台县。”蒋介石又问:“在家做什么?”徐向前说:“当过教员。”

这次谈话,显得十分机械,在一问一答中草草地结束了。徐向前没有给蒋介石留下好印象。

后来,蒋介石便对他身边的人说:“这个徐象谦,到底是怎么进来的?这简直是浪费军校的名额,这样的人,难堪大任!”

然而,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面前的这个人会成为他的一个劲敌,无论如何也“剿”不灭。他更没有想到,徐向前会成为新中国的元帅!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徐向前不愿意浪费一寸光阴,拼命学习,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交通学等一些军事课程,他都能做到融会贯通。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徐向前的思想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过许多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活动。

11月,徐向前从黄埔军校毕业,被留在第三期入伍生第一营第三队,担任了排长。后来,徐向前又进入了国民军第二军第6旅,先后担任了教官、参谋、团副等职。

1927年3月,徐向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填写党员资料的时候,他没有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徐象谦”这个名字,而是改名为“徐向前”。 此后,徐向前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一生。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成立,徐向前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此时,徐向前年仅30岁!

那时候,徐向前领导的这支红军队伍,严重威胁到了蒋介石统治的腹心地区武汉和南京等地,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恐慌。

在蒋介石发动的一系列“围剿”中,徐向前率领的红军不但没有被剿灭,反而越来越大,成为了一支蒋介石剿不灭的队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徐向前担任了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率部开赴了抗日前线,为民族的独立而战。

1938年6月,徐向前在抗日前线与日军奋战之际,黄埔军校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在黄埔军校的东北籍学员激进抗战情绪高涨,发生了“黄埔学潮”事件。

而引发“黄埔学潮”这件事情的,是黄埔军校的禁书规定,涉及的著名人物有郑新潮、阎宝航和邹作华等人。

那时候,因为军校禁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炮校的黄埔十四期师生与校方发生了政治矛盾。

当时,在学校里的激进抗战与反共的两派对立学员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辩。很快,学校便发现了学员手中的一些进步书籍,对此采取了禁书措施,并逮捕了莽大龄等14名学生。

对于学校的处理方式,激进抗战的几千名黄埔学员非常生气,不仅以罢课表达了不满,更是占领了电台,进行宣传。

很快,学校政治部与特务、宪兵团一起封锁了学校。这件事情,当即引起了新闻界的震动,甚至惊动了蒋介石。

于是,蒋介石下令,让白崇禧、陈诚、何应钦和邹作华等人着手调查。此外,蒋介石还面见了两名学生代表。

作为被推荐出来的两名学生代表之一的郑新潮,在见到蒋介石时据理以争,强谏抗战,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后来,在共产党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下,国民党方面不得不释放了被捕的学员,标志着学员们在“黄埔学潮”事件中获胜,事态也得到了平息。

这次“黄埔学潮”是中国军校历史上首次震撼的集体暴动事件,震惊了国共两党和社会上层,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的一次爱国举动。它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两种分化的抗战思潮,触动了政治核心利益,受到中外军界关注,更是点燃了中国军人加强抗战的信心和激情。

1939年,郑新潮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炮校黄埔十四期毕业后,经爱国民主人士高崇民、于毅夫引荐,带着5名黄埔同学来到延安,受到了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那天,毛主席、朱总司令、贺龙和郑新潮等人谈得十分愉快。期间,同学们各抒己见,郑新潮提出了建立延安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想法,并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联络同学感情、交流军事技术、统一爱国思想、团结一致抗战。

郑新潮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毛主席说:“这个想法很好,可以通过同窗校友之情,促进爱国统一战线。”

后来,贺龙根据毛主席的意思,让郑新潮找黄埔四期的郭化若,筹划延安黄埔同学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此,郭化若十分支持,这也是他的一个愿望。于是,郭化若让郑新潮先统计了人数,并做好登记造册,分好是哪一期学员,专业学科等。

那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延安参加抗战的黄埔师生也越来越多。他们有黄埔四期的吴奚如、李逸民等,以及黄埔五期的许光达、宋时轮等多人。

来到延安后,这些黄埔师生纷纷提出了建立延安黄埔同学会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办延安黄埔同学会的时机和条件,也已经成熟。

刚开始,决定延安黄埔同学会隶属于黄埔军校同学会西安分会,名称为:黄埔军校同学会八路军分会,后又决定使用“黄埔军校同学会延安分会”的名称,简称“延安黄埔同学会”。

1941年元旦前夕,徐向前回到延安,准备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然而,由于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延迟,徐向前便留在延安参加了工作。

此时,经过商议,决定用徐向前、郭化若和叶剑英等人的名义,发起成立延安黄埔同学会。对此,徐向前表示同意。

9月,共产党延安黄埔同学分会筹备会议在延安召开。

这次会议,拟定了同学会会章,规定凡黄埔军校本、分校各期各兵科及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或肄业同学均可报名入会,并推选吴奚如担任宣传工作,方治中担任组织工作,宋时轮担任总务工作。

那时候,为了争取国民党军队中的黄埔同学,延安同学会接受重庆总会的指导,挂分会的牌子,但具有独立性,其目的是:加强抗日,坚持抗战。

10月4日,黄埔同学会延安分会在延安中央军委总政部军人俱乐部,召开了有百余名黄埔同学参加的成立大会,徐向前作为大会主席团主席,主持了会议。

当天,原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队长陈奇涵,还有陶铸、林彪等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延安黄埔同学会的章程,并选举徐向前为会长, 并选举徐向前、林彪、左权、陈赓、罗瑞卿、郭化若、陶铸、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曾希圣、吴奚如等15人为理事。

这是徐向前第一次担任黄埔同学会的会长。多年后,在郑新潮的建议下,邓小平采纳了以上黄埔师生提交的《关于成立中国黄埔同学会的建议》,于1984年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徐向前被推选为会长。这就是徐向前第二次担任黄埔同学会会长的事情。任职期间,徐向前提出了“天下黄埔是一家”的口号,引起了海内外黄埔学生的共鸣。

1988年,曾在黄埔一期学习的侯镜如,接替徐向前元帅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徐向前元帅则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名誉会长。

1990年,在侯镜如的联系下,邓文仪决定组团到大陆访问。

邓文仪也是黄埔一期的学生,毕业后,曾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邓小平是同学。当时,邓小平是第七班的班长,邓文仪是第七班的成员。

回国后,邓文仪被蒋介石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担任过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局局长,1949年底去了台湾。

5月9日,邓文仪一行抵达北京。第二天,徐向前元帅在寓所会见来自台湾的黄埔同学邓文仪,并合影留念。

在这张照片上,89岁的徐向前元帅依然神采奕奕、帅气外放。而在前排右三的邓文仪,则显得有些内敛。

5月16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邓文仪,两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邓文仪表示,回去后会积极联络在台湾的黄埔同学,促进两岸的交流往来。

1991年,邓文仪在台湾联络了138位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

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成立后,邓文仪被推为名誉会长。在讲话中,邓文仪说:

“团结海峡两岸和海外的黄埔同学,完成和平统一中国的使命,这也是我们今天大会的唯一目的。”

此后,在台湾的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与在北京的黄埔同学会密切联系、友好往来,为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而不懈努力!

0 阅读:90
兴衰五千年

兴衰五千年

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