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时玩伴四川叔
刘长权(淮北)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玩伴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数也数不清。然而,其中有一颗星最为璀璨,他就是四川叔,大名刘伯烈。
四川叔是我的邻居,儿时的小伙伴,仅仅长我一岁,我这个五四年出生的马,与他这个五三年出生的蛇,仿佛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们的童年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拴在一起,形影不离。每天清晨,阳光洒在乡间小路上,我们就一起背着书包走向学校,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放学后,那更是我们的欢乐时光,我们像两只自由的小鸟,冲向田野和河流。
村东的岱河是我们的乐园。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草间穿梭。我们挽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踏入河中,眼睛紧紧盯着水中的动静。有时候,我们会为了抓住一条狡猾的小鱼,在水中扑腾半天,溅起一身水花,最后抓到鱼时,那兴奋劲儿简直无法言表。河边的草地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拿着镰刀去割草,背着高梁粪箕子去拾柴火。光着脚在山上放羊,雨后在山沟里捉山蝗虫,在龙石板上摔红泥做玩具,那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在我们童年的时光里却充满了乐趣。
四川叔的家庭在当时的环境下颇为特殊。他的父亲刘世峰是萧县王寨中学的语文老师。每到周末,这是我和四川叔最期待的时刻。刘世峰老师会带着从学校带回来的连环画小人书回到家中。他家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就成了我们的知识小天地。老师坐在小板凳上,我和四川叔围坐在他的身边。老爷开始讲故事,那些历史人物仿佛从遥远的过去走来,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他讲述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关羽的忠义英勇;描绘着各地的地理风情,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有古代名著中的精彩篇章,《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之旅,《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侠义故事。还讲述《铁道游击队》游击队员刘洪、王强、鲁汉飞车斗敌故事。
然而,他家的成分是地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的奶奶和母亲常常遭受批斗。但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们家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止。没有纸张,这并不能阻挡他们学习的脚步。他们就在地上用柴火棒写字,那歪歪扭扭的汉字,一行行的算式,像是在诉说着对知识的渴望。我在旁边看着,也跟着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从四川叔一家身上,我看到了坚韧。无论外界的压力多么巨大,他们都没有放弃对知识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在困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我懂得了,生活中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四川叔和他的家人,就像我儿时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在我的成长之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个印记伴随着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至今依然清晰而深刻。诗云:
江流入海思涓滴,飞鸟归巢恋旧丘。
石立千岩依断岸,泉通万壑引清沟。
风翻涧水鱼龙卧,月绕乾坤乌鹊愁。
世相纷纭终有属,寻根问底觅源头。

作者简介:刘长权,笔名刘尧醉翁,退休老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北市杜集区刘开渠故居诗词书画社社长。诗词发表于中华诗词网络平台及各诗词网站,散见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安徽卷》、《江淮诗书画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