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河头村的故事传说:探寻村名的由来

醉翁刘尧 2025-04-25 17:07:49

萧县河头村的故事传说:探寻村名的由来

刘长权

在萧县丁里镇,有一个宁静而古老的村庄,名叫河头村。这个村庄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这片土地上,它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那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片土地上河流纵横交错,就像是大地的脉络一样滋养着万物。河头村被三条河流温柔地环抱着,北面是运粮河,那是一条充满故事的河流。运粮河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东起龙河,西至瓦子口后,又南下至口子,如今它已改名为萧濉新河。运粮河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曾经有多少船只在它的河面上穿梭,运送着粮食和物资运到全国各处。

西面的岱河,宛如一位娴静的女子,静静地流淌着。它的河水清澈而平缓,滋养着沿岸的土地和百姓。而南面的淇河,则像是一个神秘的精灵,它东起永堌的北泉村,一路向西朝着河头村奔来。

淇河啊,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淇河周围的景色美不胜收。它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河岸边生长着茂密的水草和树木。这里水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田地肥沃,人们便在这里居住下来。

这淇河与颛孙子张墓有着一段神秘而动人的传说。颛孙子张,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先哲。他的品德和智慧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着那个古老的时代。当他离世后,人们怀着崇敬之情为他修建了陵墓。而淇河,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守护者,流淌在颛孙子张墓的陵园前。

传说中,在陵墓建成的那一天,淇河突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本平静的河水开始泛起层层涟漪,那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仿佛是淇河在向这位伟大的先哲致敬。河面上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星子落入水中,璀璨而神秘。

当时,负责陵墓修建的工匠们都惊讶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他们目睹着这一奇景,心中充满了敬畏。有一位老工匠说,他感觉这淇河是被颛孙子张的贤德所感召,前来守护他的陵墓。从那以后,淇河就像一条忠诚的丝带,悠悠地流淌在陵园前。

颛孙子张墓的正门正对着淇河之阳,这其中也有着特殊的寓意。人们说,这是为了让先哲的英灵能够感受到淇河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淇河之阳的阳气充沛,也寓意着先哲的精神能够永远光明而炽热。淇河向西流去,在堀坊前,它的河水萦洄如带,就像一个舞者在翩翩起舞。东南方向有一个梧桐湖,那是一个宛如仙境的地方。淇河北面承接浄浄沟,南通濉水,与淇水汇合。当河水盛涨的时候,淇河就会欢快地向西流去;而当河水干涸的时候,它又会向东缓缓注入其他水域。

在汉代的时候,沛郡太守郑公浑治理萧、相两县。他就像一位智慧的魔法师,修筑了陂障水,名为“郑陂”。这个“郑陂”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水利工程,让百姓们受益匪浅。淇河也在这个伟大的工程影响下,变得更加温顺,更好地滋养着这片土地。当时的文人墨客看到淇河的美景,还写下了优美的诗篇。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書紳書闢處,一带绾淇河。 鄭渾遗陂在,郦元轶註多。 平湖浮夜雨,逝水到春波。 砥柱非夫子,狂瀾奈爾何!

西昌後學王愈擴經魁”

还有一首诗也描绘了淇河的景色:

“文匯遙通静静溝, 一湾恰送夕陽筹。 莫言绅带清輝遠, 練影猶傳厲字秋。 淇河今涸,秋漲湖水仍西流。”

可是,岁月总是无情的。到了清末民初,黄河突然泛滥,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冲破了堤坝。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淤泥汹涌而来,淇河遭受了灭顶之灾。那些淤泥无情地填平了淇河,让淇河的河水渐渐干涸。而且淇河的东西两侧,东边有龙河、闸河截流南下注入汴河,西边有岱河、萧濉新河截流南下濉水,这就像给淇河的命运判了死刑。没有了人工的挖掘干预,淇河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河头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人云游至此。他看到淇河的河水清澈而灵动,周围的景色宛如仙境,便决定在此停留片刻。这位仙人坐在淇河河畔,手中拿着一根柳枝,轻轻一挥,便在河岸边种下了一颗神奇的种子。这颗种子迅速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巨大的梧桐树。这棵梧桐树可不一般,它的枝叶繁茂,能够散发出奇异的光芒。每当夜晚来临,光芒照亮了整个河头村,村民们都视这棵梧桐树为神树。

还有一个传说,在淇河还未干涸的时候,河底住着一位河神。河神守护着淇河,也守护着河头村。有一年,村子遭遇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村里的一位老者在梦中得到河神的启示,只要在淇河的源头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祈求上天降雨,干旱就会解除。村民们按照老者的话去做,果然,不久之后天空就降下了甘霖,拯救了整个村庄。

尽管淇河已经干涸,但是它留下的痕迹却永远不会消失。如今,在孟镇寺还能看到古老的石桥遗址,那是淇河曾经存在的证明。河头村的村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见证了淇河的兴衰。关于河头村的名字,村民们也一直在猜测。既然村庄三面环河,那这个“河头”到底是哪条河的头呢?运粮河虽然有着自己的流向,但是它似乎与“河头”这个名字联系不大。而淇河,它曾经是那样独特地存在着,从东向西流淌到河头村。所以啊,村民们都觉得,这个“河头”很可能就是淇河的头。尽管淇河现在已经干涸,但它曾经的辉煌和与村庄的联系,就像一个深深的烙印刻在了河头村的名字里。

北泉村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挖掘。这一挖掘仿佛是在唤醒古老的记忆,因为这件事在嘉靖萧县志中还有记载呢。淇河在历史上的位置也被明确地记载着,它在今安徽萧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睢水”条下也提到:淇河“东北流经杨家集,又经旧县西南,而东北会于两河口”。这些记载就像是一把把钥匙,帮助我们一点点解开河头村名的谜团。

而淇河与颛孙子张墓的传说,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被人们口口相传。即便淇河已干涸,村民们每当路过颛孙子张墓时,都会想起那段传说。老人们会指着墓前那片曾经淇河流过的地方,对小孩子们讲述着往昔的故事:“孩子啊,这里曾经有一条淇河,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陵墓。当陵墓建成的时候,淇河就像是受到了先哲的召唤,泛起的涟漪就像是它在行礼,那闪烁的光芒是它对先哲的敬意啊。”小孩子们听着,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敬畏,仿佛能看到那曾经波光粼粼的淇河和庄严肃穆的陵墓相互映衬的画面。

每到祭祀颛孙子张的日子,村民们在清扫陵墓周围的时候,也会怀着特殊的情感望向淇河曾经流淌的方向。他们觉得,虽然淇河消失了,但它的精神仿佛还在,就如同颛孙子张的智慧和品德一直影响着后人一样。淇河与颛孙子张墓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河头村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村民们对先人的敬重、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这种情感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河头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这个古老的村庄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河头村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而村名背后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后人去不断地探寻和发现。

个人简介:

刘长权,号醉翁,笔名刘尧醉翁,男 ,汉族,中学语文老师,已退休。 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刘窑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江淮诗书画院女子诗词学会顾问,淮北市诗词学会学术指导,淮北市杜集区刘开渠故居诗词书画社社长。诗词赋发表于中华诗词网络平台及各诗词网站,散见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安徽卷》、《江淮诗书画研究》《淮北日报》、《淮北文史》、《春风十万里文学》、淮北市诗词学会会刊等。星瑞集团2021年国庆诗词征文大赛”《鹧鸪天•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三等奖。

0 阅读:2
醉翁刘尧

醉翁刘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