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象棋,还是围棋,当坐在棋盘两端时,就要身处棋盘之上,就要行君子之事,全然以棋力论胜负。
古代有一个皇帝在和侍卫下棋时,在快输的时候,随便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
过了数日,故地重游时,却看到侍卫的尸体……
少年天子这个下棋“耍赖”的皇子并非什么昏君,他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创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玄烨。
作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他登基的时候并未出现“九子夺嫡”的激烈情况。
而且在顺治帝的去世的时候正在闹天花,那时候还没有天花疫苗,只要染上,身体素质差的很难熬过去。
即便在紫禁城里养尊处优的皇子,也很难熬过天花的侵袭。
顺治皇帝临终前,担心继位的小皇帝得天花暴毙,会影响朝堂动荡。
而当时,只有六岁多的玄烨得过天花,并且顺利活了下来,顺治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可能是天选之子。
就这样,六岁多的玄烨稀里糊涂地坐上了皇位。
刚登基的时候,他年龄尚幼,对朝政之事不甚了解,所以处理朝堂大事的重任只能交给托孤大臣。
比起刘备托孤诸葛亮一人,顺治皇帝担心这些大臣一人独大,临终前给小康熙找了四个辅佐大臣。
都说一人当家难,两人当家吵,三人当家打,那四个人同时成为清朝的“家主”时,那就不是光打了。
当时最强势的就是鳌拜,他利用自己的职权,不断压榨其他三个人。
打压其他大臣就算了,按照顺治皇帝留下的遗诏,等到小康熙长到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收拢朝政权力了。
可是,当时的鳌拜并不想放权,为了“震慑”小康熙,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杀死了另一名顾命大臣。
这件事让康熙怒不可遏,自己刚刚掌权,鳌拜就敢如此以下犯上,假以时日,岂不是有夺权篡位的想法?
可是这时候,他刚刚登基,还没能拥有属于自己力量。
不过康熙也不慌,既然鳌拜敢擅自谋害朝堂重臣,那他也没必要惯着对方。
于是,他也随便找了一个由头,写下圣旨,让鳌拜只身入宫,商议朝政。
在鳌拜刚进皇宫,他立马让几名忠心耿耿的侍卫持刀冲出,将其五花大绑,押入死牢之中,禁止任何人探视。
康熙深知,虽然抓到了鳌拜,但对方在这七年内,早已将势力蔓延到朝堂各处。
为了防止横外生枝,他施展雷霆手段,将其一众亲信全部捉拿归案,并逐渐掌握朝政,重用贤臣。
这样一个贤明的君主,怎么可能在下棋“耍赖”?
功成狩猎除掉鳌拜之后,康熙过了几年平安日子。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南方三个汉人藩王见小皇帝权柄手段一般,便萌生了谋反之心。
其中动作最频繁,权势最大的便是藩王吴三桂。
吴三桂本就是明朝大将,深受崇祯皇帝喜爱。
如果不是李自成率先攻破北京城,还掳走爱妾陈圆圆,那吴三桂也不可能投降清朝,清军也很难攻破山海关南下。
在清朝建立后,吴三桂和其他两个汉人将领便来到南方,做了三个藩王。
没想到在吴三桂晚年之际,又开始伺机造反。
别说异姓藩王造反了,就算是同姓藩王,也是皇帝头疼的事情。
面对三藩造反,康熙并没有施展怀柔手段,而是采取雷霆手段,命令大军南下攻打贼寇。
经过数年的攻打,三个藩王被彻底铲除,清朝迎来真正的稳定。
在得知清军攻破昆明,康熙皇帝拍手叫好,大肆奖赏有功之臣,并大赦天下。
再后来,他下令让清军继续开疆拓土,清朝的疆土面积得到进一步扩张。
因为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粮草剧减。
不巧的是,因为气候变化,中原大地突然大范围旱灾,加重了百姓们的生活负担。
为了祈雨缓解旱灾,康熙皇帝决定进行狩猎,用亲手打来的猎物来供奉上天。
在清朝,皇帝有专门的围猎场。
这些围猎场往往建在北方的山野之间,其间有草原,也有小山,动植物比较丰茂,方便皇帝打来各种猎物。
康熙皇帝率领一众亲信来到围场,开始长达数日的狩猎活动。
这次狩猎过程非常顺利,仅用两三天,康熙便猎来了一大堆野物,但因为常年处理朝政,缺乏运动,很快就感到疲倦。
他们骑着高大的马匹,来到一座小山坡上,放眼望去皆是大清国土,康熙心中感慨万千。
以天下为棋盘,以文武百官为棋子,执掌天下的感觉,确实非常不错。
于是,他命人取来棋盘,打算在这山峦之上,苍天之下,与臣子们对局几番。
寻常百姓下棋就是自娱自乐,官员们下棋就可能伴随着尔虞我诈,但和皇帝下棋,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因为皇帝需要常年处理国事,对棋术的掌握肯定不如臣子。
所以,臣子与皇帝下棋时,既要随时观察皇帝一言一行,又要随时盯着棋盘,不可过度放水。
皇帝也不是傻子,如果臣子频出昏招,有让子的嫌疑,也是要被问罪的。
但更不能全力以赴,把把“杀”的皇帝寸子不留,可能“杀”到最后就把自己杀了。
所以,陪皇帝下棋可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普通臣子根本不敢接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这些臣子中,谁敢站出来与康熙皇帝对弈?
对弈之妙首先出手的自然是康熙皇帝身边的宠臣李光地和纳兰明珠。
这两个人常年和康熙为伴,不但知道皇帝的棋力几成,还十分了解皇帝的脾气秉性。
结果下了几盘后,康熙也看出来两人都在让自己,心情顿时低落了几分。
他直接将两人赶离棋盘,然后对身边的侍卫说:“和他们两个老油条下棋实在无趣,尔等谁懂棋盘之术?”
这时候,众人谁敢上前一步?
一旦在这时候出风头,不仅会惹怒两位大学士,稍不小心再被皇帝骂一顿,日后的升官之路就别想。
康熙见众人皆后退,便大喝一声:“今日尽情游乐,不要惧怕,谁能今日胜过朕,重重有赏!”
有一位颇通棋术的侍卫有些动摇,因为出身卑微,他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好几年了,一直升迁无望。
如果能赢下一局,那自己就可以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了。
越想越激动,他身子不禁晃动了一下。
康熙见他动了,手指一抬,金口一开,点名让他过来下棋。
侍卫见状,心说这又不是自己主动站出来的,既然是被皇帝钦点的,那就尽情下吧。
输了也能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脸熟,赢了还能升官加爵。
在这种想法驱动下,侍卫开始施展毕生所学,在棋盘上不断压着康熙走。
康熙也没想到这个小侍卫这么强,不觉额头冒出一层细汗。
此时为首的老太监慌了,要是皇帝输了大发雷霆,那他们不得遭殃?
这时候,山脚下突然窜过一条小鹿。
老太监急中生智,对康熙喊道:“皇上,刚才跑过去一只猛虎,您不是要猎虎吗?”
康熙一听有猛虎,自然无心下棋,便对侍卫说:“你留下守着棋盘,千万别让棋子动了,等我猎虎归来接着下。”
康熙说完,就带着一众人下山了,只留下侍卫一人独守棋盘。
而康熙下山后,追了半天也没见到猛虎,见天黑了,也就悻悻而归,在营帐中睡下了。
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狩猎活动也即将结束。
康熙回想这几日的经历,心中总觉得有一件事好像忘了,便询问身边亲信。
这时候,老太监才说出半月前的棋局之事。
当康熙骑上马,重新回到那座小山坡的时候,那名侍卫正僵硬的半跪在地上,死死护住棋盘,没了呼吸。
康熙不禁叹息,自己食言在先,而此人也太不懂变通。
最后,他派人将侍卫埋葬,赏给其家人一笔钱,同时还写下一首诗,还告诫自己日后不要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