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贸易战又被重新拿了起来。十几天前,2月4日就已经对中国加了10%的关税。
据说,4月1日左右,美国将对进口产品继续增加关税到25%以上。这次,连在中国生产的“苹果公司”都没有被豁免。
特朗普称,他的上一个任期给了苹果机会,这次不会再给。
其实美国总统这么干,意思很明确,逼苹果公司把大量的生产链搬回美国,把就业的机会提供给美国人。
关税这东西大家也知道,说白了就是美国的商家从国外进口商品,就必须多出25%的钱给美国政府。美国的商家为了不必承担这个损失,自然要去选择不加关税的国家或者企业合作。相反,被增加关税的国家,将面临大量产品出口难度增加的局面。
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就不会再接到新的订单。上游没有新的订单,下游就会面临失业的问题——停工停产。
相反,如果特朗普的操作生效,一些美国的普通人则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为此,2月4日特朗普新增10%的关税后,中国进行了几个反击的动作。包括:一,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二,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三,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四,在世贸组织起诉;五,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然而就在这种时刻,一位经济学家洪灏(hào)站了出来,他在节目上宣传称: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伤害远远大于中国,如果这次贸易摩擦加剧,美国经济将付出更大代价。
一言既出,让大量国内网友瞬间激动不已。坏事成了好事,丧事又一次成了喜事。周敦颐独爱莲,美国人独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这类“专家”,他们专说“别人的问题”或者“别人的困难”,通过这种“外国的做法很落后”或者“外国官员的方案不行”,来反面衬托出“我们很行,我们的官员很行”的逻辑。
这种专家是市场上“尤其受欢迎”的,一方面官员们喜欢他,另一方面那些被蒙在鼓里的普通人也喜欢他。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人,感到讽刺,感到荒唐,却又无可奈何。
你可以看到,评论区里问“那为什么还要提醒美国,为什么还要对等反制美国”、“让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更好”的人,只能得到非常少的点赞。
因为这样的质疑,弱了士气。
可有没有发现,这不是历史中出现过的可悲现象吗?把自己关起来,自娱自乐。在“何不食肉糜”的可悲中,完全看不见普通人的不易。
事实上,这样的专家绝不可能只提出一次“糊弄欺骗普通人”的观点,相反,当他们可以胡说八道一次,就会继续胡说无数次。
因为底线一旦没了,就很难再建立起来。
比如洪灏,1月份他刚传递过另一种雷人观点:年轻人不要太担心亏损,亏损完了什么都没学到才最可怕。
何其可笑啊,年轻人不用担心亏损?把家底全都投进去创业,亏得精光,以后吃什么喝什么?
这样的专家,站在温室里说寒冬腊月暖如春,满口胡言的忽悠人,压根就不在意老百姓信了他的话,会有怎样的后果。
相比所谓的专家,一些普通人讲出来的话,虽然平平无奇,反而更像真理,更对周围的人存在启发性。比如前两天有个邻居在群里说,“这两年有点上进心的人,全都负债了,大家想创业想投资,还是要先观望观望。”
一句普普通通的话,瞬间得到了群里很多人的认可。
普通人或许没有华丽的口才和背景,但他们的经验和感悟,往往更贴近生活,更能触及人心。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这种时候,不必昧著良心去骗人。
总之,不管是特朗普的关税,还是那些站在象牙塔中的“专家”言论,最终的受害者都是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
在这场游戏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谁又是最终的输家,恐怕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多思无益,还是好好想想怎样才能在这场漩涡中保住自己的立足之地,才是唯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