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子吐槽银行窗口问题,8个窗口,6个不营业。
这么个“并不奇怪”的现象,竟然登上了热搜。
在银行排过长队的人应该不难理解这句“并不奇怪”。现象一直存在,从来如此,且从未改变。因为类似的吐槽和意见,对于银行而言,不痛不痒,毫不在意。
换句话说,你嫌弃8个窗口只开了2个,可你还不是得来存钱、取钱。除了嘴上说说,你能有什么办法。
虽然很无力,但这是个事实!
排队其实是个相当痛苦的事情,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如果是真的“没有办法”之下的排队,那自然不能算作“浪费”。然而关掉可用窗口的操作显然不在此例之中。
有正能量大v在热搜里洗,下面的评论都出奇的没那般顺风顺水。有人就骂,你知道个屁,他们就是故意不安排员工,故意让人排队。还跟银行共情上了。
看到没,天下苦秦久矣!
这种现象不会得到改变,至少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即便上热搜,有舆论。因为普通人压根就没法仅仅以此判定“银行有错”,并且银行本身没那么在乎客户的想法,他们之间的竞争力,还是相当小的。
换成超市、饭馆之类,口碑问题就很重要了。
对于所有这类的“单位”,都是如此,这叫“基操”。
这两天有条新闻挺震撼三观的,据媒体描述,是重庆一业主曝光出来视频,他家里的燃气管和燃气表不断抖动,发出“突突突”的声音,看上去挺吓人的。业主赶紧联系燃气公司,说怕出事,“万一出事爆炸可能要死人的。”
然后工作人员怼他:“死了国家会赔的,不要担心。”
直接用钱衡量人的生命,毫不掩饰。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愚弄,更是对普通人的嘲讽。
两件事何其相似,连性质都是一样的。说白了,燃气公司不在乎你一个客户。甚至可以说,就算燃气公司不在乎你这个客户,难道你还能不用燃气了?你那一个片区都是他们家的管道、管线,就算你想换一家,换得了吗?
他赤裸裸的讽刺你“死了国家会赔的,不要担心”,然后呢,接受,并且继续使用他们的燃气。没有另一个选择。
嚣张,无所谓,不外乎底气足够。还记得去年当地燃气多次被曝计价异常的事情吧,连续登上了热搜不知道多少天,被骂“盗窃、诈骗,装都不装直接抢”,最后是说会处理、整改等一系列操作。
多可笑,上个星期“重庆燃气整改不力,胡乱收费”的消息又登上热搜了,你看嘛,央视新闻这条报道里写得也算清晰了: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应收费异常……
哦,原来是“整改不力”啊。可为什么整改不力?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说,“整改”、“处理”,在一些事情上可能有用可能有意义,但在另一些事情上,纯属搞笑。因为你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对方只会看着你的“发难”而冷笑连连。
你的意见,并不重要。
问题不解决,就衍生新问题呗,这是常识。表数乱转、乱收费,无可奈何;8个窗口只开2个,让你排队,无计可施。
那些爱好宏大叙事的人必然相当不屑,不就多收点燃气费的钱,不就让你排个队吗,忍一下要死?
前两天,一个老人在银行排队办业务,他取的是001号,办理2个小时还没办完,突然瘫倒,2天后去世……这条新闻下面的热评,“银行窗口很多,但大多数开一两个。”
这是多数普通人,共同提出的问题。以及其中有人,付出了代价。讽刺的是,这种猝死并不想工作人员所回复的那般理所当然,它大概率是没有赔偿的。
办理业务,越来越繁琐。刨根究底,一个服务性质的机构,恨不得都要调查清楚你在哪里工作,月收入多少,家里几口人以及每周有几次性生活。这本就已经极其荒诞,可对应的是,服务的质量还变差了。
难道不该在意吗?
然而在意也没用,是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
这是一个冷酷的事实:普通人所面临的种种不公与不便,很多最终都只能是“习惯”。无论银行窗口不开放,燃气公司态度冷漠,还是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能改变的,几乎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态和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