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一年,因为在2024年12月份,国家就宣布2025年养老金会继续上涨,并且是双增长,是指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都会增长,那么在今年两会中,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已经确认上涨方案,但职工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未公布,根据往年的发布流程看,今年很有可能会提前发布方案,因为往年都是在3月份的时候发布通知,6月份发布调整方案,7月底之前会补发完毕所有差额,今年发布消息的时候比往年哪一年都早,所以在4、5月份的时候发布具体方案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么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哪些人涨钱会更多?哪些人会更划算呢?从今年的通知看,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提出养老金调整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那么什么是中低收入群体呢?从字面理解就是低收入人员,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国人均养老金大概在3500元左右,但这个是全国平均水平,还不代表本地的实际人均水平,所以如果养老金低于3500元,或低于本地人均养老金水平的,都应该算是为中低收入群体的。那么今年反复强调说,调整要向中低收入倾斜,那么这类人是否会涨的钱更多,更划算呢?我们下面从养老金的调整方式上分析一下。

目前我国养老金的调整方式,还是三个方面相结合,即定额+挂钩+倾斜三个方面。定额部分是统一固定增长的金额,也就说不管退休身份、年龄或者养老金高低,大家涨的钱都是一样的;挂钩部分则是跟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相关,这两部分挂钩调整都是正向增长的,也就是说养老金水平越高,涨的钱越多,缴费年限越长或说工龄越长,那么涨的也越多;倾斜部分,是指要向高龄退休人员和在边远艰苦地区的人员,额外有补贴增长,一般这两类人员都是有明确领取条件的,一般70周岁及以上的算是高龄退休人员,小部分地区65周岁及以上的也有额外补贴。
那么了解了养老金的调整方式后,我们可以举例子分析下,不同养老金水平的涨幅情况是如何的,比如李大哥,工龄40年,养老金4500元;赵大姐,工龄30年,工资2500元,两人均无高龄补贴;假设定额部分增长30元,养老金挂钩比例1%,工龄挂钩每年涨1.5元,那么:
李大哥=30+4500*1%+40*1.5=135元;
赵大姐=30+2500*1%+30*1.5=100元;
从公式看,李大哥整体涨了135元,涨幅比例为3%,赵大姐整体涨了100元,涨幅比例为4%,所以李大哥涨的钱多,但赵大姐涨幅更划算,比例更高。

综上,养老金调整中养老金水平越高,工龄越长,涨的钱就越多,但是这是由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金制度所决定的,也是为了鼓励和激励更多人能多交、长交,而中低收入人员涨幅确实是更划算的,涨幅比例高,尤其今年强调的还要向中低收入倾斜,那么定额部分和工龄挂钩部分预计还会有更合理的涨幅,以保证中低收入人员的涨幅更高。现在执行的养老金调整方式已经相对很成熟了,基本能覆盖各种情况的退休人员,既能保证多缴多得的激励性,也能照顾到对低收入人员的高比例涨幅,这种调整方式也能给各省市提供基本设计思路,充分的让各省市能结合本地特点制定合理上涨方案,所以我们就期待本月能传来更多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