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在且留题(长城系列·山海关孟姜女庙)

黑风夜话吖 2024-08-23 02:35:45
望夫石在且留题(长城系列•山海关孟姜女庙)

眺望长城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甫定,八年动乱一朝平息,年轻的玄烨终于有时间回东北老家去谒拜祖陵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奔向关外。二月的北国风雪凄迷,和皇帝年龄相仿的侍从纳兰容若一时手痒,献上一首新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一次轻松的回乡郊游硬是写成了留恋京城的相思曲,成为不朽的经典,如此功力,不服不行。

望夫石

皇帝和纳兰一路赋诗,写诗要有感而发,这样,山海关外十几里地的孟姜女小庙就成了最好的题材。康熙写诗:“朝朝海上望夫还,留得荒祠半仞山。多少征人埋白骨,独将大节说红颜。”纳兰赋词:“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君臣二人都把诗的焦点聚到望夫石上。

孟姜女苑

凤凰山

姜女坟(绥中止锚湾)

望夫石村的孟姜女庙由来已久,古村东南数里的海上有几块礁石,被人当作姜女坟,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明万历年重修小庙改作贞女祠,但当地人还是喜欢称其为娘娘庙。北方农村一直有“四月十八,奶奶庙上祈娃娃”的说法,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前后,姜女庙前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庙会

演出

购物

108级台阶

正赶上恢复后的第三十一届庙会,望夫石村的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舞龙、舞狮、秧歌、旱船,热闹非凡。检票处闸门大开,庙会期间景区免票,人群蜂拥着攀爬一百零八级台阶,进入庙区参观游览、上香祈福、欣赏表演、采购货物。

贞女祠

贞女祠(摄于1982年)

贞女祠本身并不大,山坡上的殿宇仅前后两进,前殿立孟姜女像,童男童女侍立左右,两侧壁上镶有碑刻,都是皇帝们的题词,有清一朝竟有四位皇帝光临小庙,可见这里是他们返乡必经之路。祠内楹联道:“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从底层百姓的角度,他们愿意统治者能爱惜民力、维护家庭团圆,孟姜女哭的是怨恨,哭的是贞烈,哭泣中饱含着对社会稳定的向往,也许这才是孟姜女故事能千载流传的原因吧。

对联

孟姜女庙更著名的对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联中七个朝字有朝、潮两重意思,七个长字也有长、涨两个读法,因此断句的不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境。云卷云舒,潮涨潮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简单的文字游戏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们在回味文字的同时,也会回味这里的主人。孟姜女是传说,好像又不是传说,她已然是五千年华夏女儿的缩影,渴望幸福、追求美好、勇敢坚强、忠贞不渝,她也因此而“万古流芳”。帝王短暂,百姓永恒。

观音殿

振衣亭

古杏树

孟姜女庙第二进为慈航普渡的观音殿,人间的传奇还必须和佛界的香火相结合。殿后的望夫石有一天然的凹坑,正可印证孟姜女踩踏的足迹,一棵古杏,顽强不倒,似乎要为传说作证。信徒意犹未尽,又筑起了振衣亭,视之为孟姜女更衣梳妆处。

秦宫

水榭

孟姜女苑

海眼

四十多年前造访贞女祠就到此为止了,记得当年出山海关城后并没有车辆可达,一家人走了十三里路赶到姜女庙,完成游览后再走回山海关。如今景区已经扩展,新辟孟姜女苑,筑秦宫楼台,起烟水亭榭,情景再现了孟姜女千里寻夫的生动场面。一尊孟姜女跳海铭贞塑像高立岩头,海眼二字代表此处连通大海,正可谓“寒涛日夜女郎祠”。善良的人们守住了望夫石,还再造了一具旺夫石,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孟姜女的故事永流传。

旺夫石

孟姜女庙(摄于1982年)

0 阅读:0
黑风夜话吖

黑风夜话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