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背影(唐山遵化市清东陵)

黑风夜话吖 2024-08-22 01:49:43
王朝的背影(唐山遵化市清东陵)

清东陵

从清东陵游客中心乘坐观光车,沿着数公里的孝陵主神路前行,石牌坊、大红门和顺治神功圣德碑楼都一闪而过,大红门右侧有一片茂密的松柏林,林间的陵寝建筑若隐若现,此为未开放的昭西陵,陵主即孝庄文皇太后,这就引出了大清王朝“孤儿寡母来,孤儿寡母去”的传奇故事。

孝陵石牌坊

大红门

孝陵神功圣德碑楼

昭西陵已处于清东陵主陵区的风水墙外,因紧临大红门,像是守陵的门卫。孝庄作为皇太极的妻子,却不愿和丈夫合葬,给出的理由是先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她希望能永远地陪伴自己的儿孙。皇太极的昭陵在沈阳,孝庄葬于关内,便成了昭西陵。当年,正是孝庄领着六岁的福临(顺治),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帮助下入主京城,是谓孤儿寡母来,没想到二百六十八年后却是孤儿寡母去,隆裕太后领着六岁的溥仪(宣统)宣告退位,而主政的是摄政王载沣,历史演义了一个完美的轮回。

上世纪初的昭西陵(资料照片)

《昭西陵晨景》画作

清东陵是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古代帝后陵墓建筑群,它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此后二百多年不间断地建造,基本和清王朝同步。东陵陵区以孝陵为中心左右展开,共建有帝陵五座,后陵四座,妃园寝五座,公主陵一座,埋葬五个皇帝,十四个皇后,一百三十六个妃嫔。五座帝陵分别为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四座后陵除了昭西陵,还有孝东陵、普祥峪定东陵(慈安)和普陀峪定东陵(慈禧)。

孝陵石像生

孝陵龙凤门

目前清东陵开放游览的区域主要是裕陵和普陀峪定东陵,孝陵、景陵的地上建筑也可参观,但不开放内室和地宫。观光车终点站已非常接近裕陵小碑楼,这样就错过了裕陵圣德神功碑楼和石像生。东陵内除了孝陵,只有景陵和裕陵有这种规制,定陵和惠陵就没有了。

裕陵小碑楼

裕陵隆恩殿

裕陵隆恩殿前丹陛石

康乾盛世堪称王朝之巅,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六十年再加三年太上皇,统治时间数一数二,因此他们的陵墓修建时间长、规模大、工艺水平高。重檐歇山顶的裕陵隆恩殿以青玉彩石为先导,殿宇庄严肃穆,穿过大殿便是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和地宫明楼。裕陵地宫精华之处体现在内壁和券顶的石雕上,而陪葬的珍宝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

裕陵隆恩殿

裕陵陵寝门

裕陵石五供和明楼

裕陵地宫呈主字型,由九券四门组成,一道石门两侧雕刻四大天王,他们手持琵琶、宝剑、宝幢、宝塔,威武雄壮;门洞后的明堂券两侧雕刻“八宝”等图案,券顶为五方佛。二道石门后为穿堂券,两壁刻五欲供。从第一道门到最后的金券,平水墙、券顶、月光石全都布满佛教题材的图案和文字,仿佛一个庄严的地下佛堂。

裕陵地宫

裕陵地宫

金券内设有石制的须弥座形棺床,弘历和孝贤、孝仪二皇后及慧贤、哲悯、淑嘉皇贵妃棺椁分居其上。在裕陵西侧还有一座裕妃园寝,废后乌喇那拉氏和容妃(香妃)等都葬于其中,影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中斗得热火朝天的大主小主齐集一堂。

裕妃园寝

普祥峪定东陵和普陀峪定东陵外观一模一样,但殿内装饰不可同日而语,慈禧太后普陀峪定东陵的地上建筑其工艺水平是整个清陵中最高的。

普祥峪定东陵和普陀峪定东陵

慈禧陵号有“石、木、金”三绝。隆恩殿前的丹陛石,采用透雕工艺,凤在上,龙在下,构成罕见的凤龙戏珠画面,丹凤凌空,蛟龙出海,神态生动,栩栩如生。隆恩殿周围的六十九块汉白玉栏板都雕有凤引龙追,七十四根望柱柱头采用一凤压二龙的格式,暗喻慈禧辅弼两位幼主。

慈禧陵前丹陛石

慈禧陵隆恩殿

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木构架全部采用海南黄花梨木材,海黄木产地偏远,成材缓慢,晚清时期已极为稀少,三殿的柱子除隆恩殿七米高的中柱为包镶外,其余均为直径一米,高三点六五米的独根原木。古代用这样黄花梨木建殿堂的唯此一处。

慈禧陵隆恩殿

慈禧陵隆恩殿

慈禧陵三殿的金饰极为奢华,扫金的墙壁,贴金的彩画,镀金的盘龙,整个殿堂金碧辉煌。三殿六十四根明柱的上半部分盘绕着镀金铜龙,借助空气流通,每条龙的龙须均可摆动,流光溢彩的金龙盘玉柱,活灵活现。

慈禧陵配殿贴金彩绘

慈禧陵黄金装饰

如此奢华怨不得贼惦记,慈禧完陵不到二十年,便被军阀孙殿英挖掘,大量珍宝不知所踪,连三殿贴金的天花板也未能幸免,据说只留下五块半原物。

慈禧陵地宫

慈禧陵明楼

慈禧陵明楼

慈禧陵明楼朱砂碑

远眺慈安陵

清东陵中唯一没有被盗取的是孝陵,原因之一是顺治帝采用了火葬的方式,没有厚葬,这也引发一些充满想象力的传说。看一个王朝的背影,由俭入奢,由强转弱,风水轮换,似有天成。奇珍异宝拥有不了,唯有充满劳动者智慧的宏伟建筑,和自然山川一起,成为人类不朽的遗产。

裕陵老照片(摄于1979年)

1979年清东陵导游册

0 阅读:1
黑风夜话吖

黑风夜话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