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市,位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一座城镇化率很高的城市,留存的古村落不多,但在中山市与珠海市交界的三乡镇,有一座800年历史的古鹤村,村里不仅保存着岭南古村常见的宗祠和石板街,还有一座中山最美的石牌坊,以及两座古色古香的闸门。作为中山市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古鹤村都有哪些看点,不妨走进这座古村去看一看。
祠堂、民居、石板街,这三样基本上是岭南古村的标配,古鹤村除了这三样,还有一座140多年历史的“乐善好施”牌坊,是村中最大的看点。
古鹤村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相传古时有许多雀鸟在山林中栖息,众多鸟类中以白鹤居多,由此得名“古鹤”。
古鹤村位于香山县城通往澳门的岐澳古道上,数百年来,都是香山人远赴重洋和西方文化经澳门进入内地的必经之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鹤村得风气开放之先。
清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1839年9月2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经过古鹤村的岐澳古道,前往澳门巡阅海防,当时关闸前百名葡澳官兵列队欢迎,“番乐齐奏”,场面隆重。
而作为香山县人的孙中山先生,更是多次走过古鹤村的石板街,最热闹的一次当属1912年5月26日,当时孙中山回乡省亲,古鹤村民搭彩牌楼、鸣炮舞狮夹道欢迎,孙中山到达南洋庙时,用当地方言向民众发表演说,宣扬“三民主义”。
悠久的历史,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也收获了不少“国字号”的名头,例如“中国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
古鹤村是完全免费的,游览可以从南边的大闸门开始,闸门相当于村门,是进村的标志。
眼前这道闸门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当时是由乡里筹集资金,投标建成,但13年后的道光七年(1827年),当时建造的大闸门石墙被拆,四分之三的石块用于修筑学校和公园的拦水坝。
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村民又重修闸门,门额上还嵌了一块石匾,正面阳刻“古道循行”,背面阴刻“鹤声高迥”。这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道闸门,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了。
走进村中,长长的石板路贯穿整座村庄,新旧民居混杂在一起,依然保留着许多晚清至民国的建筑。
转入小巷,可以看到古渡口的标志,如今的古鹤村虽然已经没有了河流,但在旧时,这里曾有渡口,可以由此出海。
河流虽已不在,但渡口的格局依旧,石板斜坡和阶梯,数百年的大榕树,可以想象,多少人从这里出发远行,在那个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人一走可能就是一辈子。
村中的蚝壳墙也说明这是一座曾经靠近海边的村庄,只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如今这里已经离开海边几十公里了。
古鹤村有郑、陈、许、曾、冯、霍等29个姓,澜海郑公祠是村中保存最好的祠堂,“支分莞水、源溯莆田”,说明郑姓是从福建莆田到广东东莞,再来到中山三乡镇的。
古鹤村所在的三乡镇这个地方的方言很有意思,有的村庄讲闽方言,当然由于经历了数百年的同化,这种闽方言并不纯粹,也加入了粤方言的特征,所以三乡镇也是中山市三大闽语区之一,但一支源自莆田的古鹤村,却并不讲闽方言,究其原因,应该是数百年来移民较多,所以大家都讲白话。
语言是历史的见证,像三乡镇很多村庄一样,在一个远离闽方言大本营的小地方,居然一直保留着先祖的方言,这种情况被称为“方言岛”,是历史上的移民运动的见证。而像古鹤村这种多姓氏融合的村庄,则只能抛弃先祖的方言,靠广东的普通话“白话”来沟通。
古鹤村地处交通要道,多姓氏融合,得开放风气之先,这样的地方容易出名人,中国第一位麻省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张文湛,就是古鹤村人。
张文湛是香山茶商之子,1877年通过考试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成为麻省理工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不过此人后来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印迹,也许与他只活了36岁有关。
村庄不算大,石板路总共1800米,主路应该不到1000米,大概十来分钟就能走到村子的另一头,这里有一座北闸门和石牌坊,闸门上石碑正面阳刻“步接青云”,背面阴刻“祥迎紫气”。
石牌坊叫做“乐善好施”坊,如今已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山市现存八座古代石牌坊中(详见公众号“驴游记”《中国唯一用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现存的八座石牌坊!》),颜值最高的一座。
这座牌坊四柱三间三楼,高约8米,柱下镶嵌抱鼓石,坊额四周均有人物花卉雕刻,虽然经过了140多年的风吹雨打,但保存完好,非常精美。
牌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为表彰古鹤村善长仁翁郑有庸遵母命赈灾有功而建。
清朝末年,战乱频发,灾民流离失所,郑有庸将百亩良田无偿提供给灾民,让他们有安身之所,还带领家人在村口支起饭台,每天给过路的灾民无偿提供粥饭。
他的事迹层层报给朝廷后,朝廷下达圣旨给郑有庸树立牌坊,表彰他的善行。
由于当时的光绪皇帝年少,慈禧太后又不能亲笔书写圣旨,所以一切都由李鸿章操办,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牌坊上的落款是“李鸿章”,这也是十分罕见的历史遗迹。
古鹤,村名已是诗情画意,而古村的一景一物,见证历史,承载历史,书写着一座岭南小村庄的故事。
古道循行、鹤声高迥,自沧海桑田形成陆地以来,古鹤村便有人在此烧窑建房定居,而到了清顺治年间,正式立村,而目前全村户籍人口1300多人,常住人口8000多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也超过3000人,是典型的侨乡和打工地,村外就是中山通往珠海的旧105国道和大片的工厂和店铺,喇叭和机器的嘈杂间,转入古村,寻得一片隐于车水马龙旁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