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成为第一位秘密立储而登基的大清皇帝,这是大清第六位皇帝,乾隆在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是这么说的:“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那一年,他才25岁。乾隆的意思就是如果能在位六十年,我就退位,肯定不会超过祖父康熙,乾隆就是这么一说,群臣就是这么一听,没人当真,乾隆口头上这么说,就是因为他知道不可能,毕竟寿高85岁,这实在是可望不可及。
然而,乾隆真的就是在位六十年,梦想成真的了。此时退位的问题,对于85岁高乾隆来说真的很尴尬,当年已经昭告天下了,不退位肯定不行,但乾隆又心有不甘,这真的是如鲠在喉无法言表。
乾隆六十一年2月9日,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一,是乾隆约定好要退位的日子。乾隆此时身边只有永璇、永瑆、永琰、永璘四个皇子。乾隆决传位给皇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嘉庆皇帝。乾隆对此无可奈何,心有有苦说不出,将帝国的最高权柄拱手相让,他还是感觉惶恐不安,自古以来,没有哪一朝的太上皇有个好下场的,等待他们的是难以适应的冷清,而结局基本都是抑郁而终,乾隆显然不显想如此,始终掌控权柄应该是乾隆此时的想法。
为此退位前乾隆明确表示,将那些琐事杂务、祭祀礼仪等通通交给嘉庆来完成,至于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方面,自己还要亲自处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朕归政后,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嘉庆)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至错误。”意思就是,孩子还小,还需要我这个当爹的教导。可这个娃已经35岁了。新皇帝嘉庆仍是空有皇帝之名的储君,嘉庆作为皇帝,连住进皇帝专用的“办公室”养心殿的资格都没有,他还是住在原来的毓庆宫。要说嘉庆不恶心那是不可能的。
军机大臣也根据乾隆的暗示,而明确规定,太上皇对大臣训话时仍可使用“朕”自称,凡遇奏折行文涉及太上皇的,均需排在皇帝前面,以示尊重。所有即将上任的文武百官在离京赴任前,除了需要到皇帝跟前聆听训话外,还需要面见太上皇,说白了就是,乾隆政治规格都要高于嘉庆。
对于这一切,嘉庆皇帝没有任何异议,他一再表示,太上皇的一切行为都是应该 ,必须的,一切都以太上皇的指示为准,毕竟在嘉庆看来,时间毕竟站在他这里,他需要的就是等待。
嘉庆元年正月初四,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千叟宴在紫禁城宁寿宫皇极殿如期举行。这是乾隆退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千叟宴的延续,其实是乾隆为了昭示自己事事都效仿皇祖父康熙而举办的一场大型耆老宴会。在宴会的形式、乾隆也力求与康熙无限接近。此次赴宴的老人达8000多人,其中不乏年过百岁的老寿星。但这实际已经是乾隆最后的辉煌,也是大清最后的灿烂。
就在千叟宴成功举办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嘉庆元年正月初七,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在湖北宜都、枝江一带爆发。白莲教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前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清运动,白莲教徒以一己之力,成功地撕破了史上最虚伪无耻的盛世——康乾盛世的遮羞布。白莲教苦于胡虏暴政,以“官逼民反”为名,或以“兴汉灭满”为号,宣扬虏朝“气运已衰,天心不顺,已归我汉家之天下”,各地教首率众反清,这场毫无预兆的大起义,无疑狠狠地打了乾隆嘉庆父子的脸。
对于这场带有宗教色彩的叛乱,满朝文武最初还意图隐瞒乾隆,嘉庆只是让湖广总督毕沅带兵火速镇压,之所以满朝文武并没有引起重视,就是因为在乾隆三十九年,白莲教曾发动过一次叛乱,当时的乾隆仅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剿灭了匪患。如今白莲教故技重施,所以在大清高层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嘉庆元年的清王朝与乾隆年间的清王朝相比,国力已经是大幅衰退,而形势更加复杂,这次起义规模更大,更严重的是,当时除了白莲教起义之外,还有位于湘、川、黔交界的苗民以“逐客民,复故土”为口号,发动苗民起义,与白莲教众遥相呼应。
此次白莲教起义蓄谋已久,当起义信息传开后,各地白莲教众纷纷以“官逼民反”为由加入起义队伍中,顿成燎原之势,没多长时间,这场原先局域性的白莲教起义,一下子就演变成波及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河南五省的大起义,这下嘉庆蒙了,他不明白为何老爹在位时候天下太平,为何自己一登基就烽烟遍地,莫非天不佑我。
嘉庆帝迅速派人查明原因,原来是贪官敛财,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纷纷加入白莲教,眼看白莲教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嘉庆认为与其镇压不如先除掉贪官,除掉那些激起民愤的官员,然而社会矛盾激化已久,被欺骗数次的老百姓已不再相信朝廷。白莲教的阵势越来越大,嘉庆最后只能选择武力镇压。
白莲教叛乱超出了朝廷原先的设想,嘉庆不得不向太上皇乾隆做了工作汇报,对此嘉庆心情真的是惴惴不安,得知消息乾隆也是十分震惊,立即让当时的大清第一宿将,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领兵平叛,此时的他正在贵州处理苗民起义等善后事宜,可万万没有想到是,乾隆的旨意还未送达福康安,嘉庆元年五月,福康安因积劳成疾在军营中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这令原本焦灼不安的乾隆更是悲痛万分,乾隆当即下旨,福康安被追封为嘉勇郡王,与其父傅恒共同配享太庙,并得到建立专祠的荣誉。 十一月,福康安与和琳(和珅哥哥)的灵柩被送回京师,乾隆帝亲临祭奠。
由于战事规模越来越大,湖北战场的清军数量急剧增多,以王聪儿为首的襄阳义军转战四川,此举使得川楚白莲教徒迎来了一次“大会师”,声势更盛从前。乾隆于是又命福康安堂兄明亮等人全力主持剿匪。即便如此,清军在对抗白莲教起义仍处于战略劣势地位。
白莲教起义无疑给乾隆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人们突然发现那个曾经精神抖擞的太上皇突然变成了有些痴呆的老人。在乾隆皇帝的太上皇生活中,最让他不安的便是白莲教起义,这场无法平定的战争,伴随着他的生命走向终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的精力一再减退,体力亦大不如前。以往能亲自发号施令的他,也不得不将这项动作交予其最信任的大臣和珅。此时的和珅迎来了自己地位上的巅峰,也是他最终败亡的开始。
在清代,“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巧的是,凭借掌控实权的太上皇信任,和珅不仅出任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更身兼朝廷各部门要职。嘉庆二年,因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逝,和珅顺利继任,他极擅于揣摩乾隆心思,因此,位高权重之下,还一度成为太上皇的首席代言人,有二皇上之说。
当时,全力围剿白莲教仍是朝廷统治天下的要务,故而在嘉庆、乾隆身边经常能听到有关于白莲教剿匪进展事宜,从湖广总督毕沅到明亮等人,乾隆为了围剿白莲教用尽了全部心思,但收效甚微。但乾隆颇有自知之明,他并没有责怪嘉庆,反而认为罪在于己。
当陕甘总督宜绵向乾隆举荐得力干将勒保时,乾隆毫不犹豫地将其调往湖广战场,主持白莲教剿匪工作。勒保并不是吃素的,在实地考察了双方战况后,提出起用乡勇代替日渐堕落的八旗和绿营官兵,配合坚壁清野政策,以确保白莲教众在攻下城池后,无法再获得补给。
在勒保的苦心经营下,嘉庆三年八月,白莲教其中一支的首领王三槐被杀,白莲教势力受挫。乾隆精神为之一振,头号功臣勒保晋升公爵外,而凭借揣摩圣意的高超技艺,和珅也以“赞襄机宜”之功,同列公爵。这让嘉庆恨恨不已。
嘉庆三年春,乾隆的玄孙爱新觉罗·载锡已年届15岁。作为乾隆长子永璜的后人,载锡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身份——乾隆系长房长玄孙。在乾隆八十多年的人生中,他有幸见到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亦有幸在退位前迎来了自己的玄孙辈。此时嘉庆皇帝及王公大臣们也开始奏请乾隆,开始预备在嘉庆五年为乾隆举办九十大寿庆典,乾隆对此十分高兴,不难看出,连他自己都觉得活到九十不成问题。
可到了嘉庆三年年底,乾隆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卧床不起。嘉庆四年正月初四,实际执掌清朝大权长达64年的乾隆皇帝驾崩了。但那场一路伴随太上皇乾隆的白莲教起义却愈演愈烈,从嘉庆元年开始的白莲教起义直到到嘉庆九年才被彻底剿灭清朝的衰落不可避免,嘉庆对此表示。我用了九年时间消灭了乾隆朝的白莲教,但却背负一身骂名。
这一切,正如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团访华时,马嘎尔尼的断言,“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但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 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