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经济业务
编造业务凭证:造假者会凭空编造一些根本没有发生的经济业务凭证。例如,虚构销售业务开具发票,或者虚构采购原材料的入库单等。他们可能会制作假的合同、假的发票、假的出入库记录来支撑这些虚构的业务,以达到虚增收入、虚增资产或者其他非法目的。
利用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企业之间虚构交易来操纵财务数据。比如,两家关联公司互相开具没有真实货物或服务往来的发票,虚增双方的营业收入,使财务报表看起来更加“好看”,误导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
篡改原始凭证内容
修改金额:这是比较常见的手段之一。将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数字进行篡改,通常是通过刮擦、涂改等方式修改小写金额,然后再伪造大写金额与之匹配。例如,在报销凭证上把原本较小的金额改大,从而骗取更多的报销费用。
变更日期:改变凭证上的日期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将已经过期的发票日期修改为有效期内,或者调整业务发生日期来符合企业内部规定的报销时间范围,或者为了操纵财务报表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确认。
篡改业务内容:对凭证上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修改。例如,将招待费发票的内容涂改为办公用品,以符合企业对招待费的控制政策,或者在采购发票上修改商品名称和规格,用于掩盖真实的采购用途。
伪造凭证
伪造发票:利用现代印刷技术伪造发票。假发票可能在外观上与真发票相似,但在细节上会有差异,如没有真实的发票代码和号码、缺少防伪标识或者防伪标识无法通过验证。一些不法分子还会模仿正规企业的发票格式和印章来制作假发票。
假冒签名和印章:模仿相关人员的签名或者伪造印章来使凭证看起来合法。例如,在自制的原始凭证上伪造负责人的签名,或者在发票等凭证上伪造发票专用章,以此来通过审核流程。
克隆凭证:使用高科技手段克隆真实的原始凭证。例如,对一张真实的发票进行扫描复制,然后修改其中的关键信息,如金额、日期等,再打印出来作为假凭证使用。
以次充好或张冠李戴
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凭证:在采购业务中,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商品的凭证作为合格品的凭证入账。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有质量问题,但为了减少损失,仍然使用合格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入库单来记录这批不合格品,从而掩盖质量问题。
将个人消费凭证用于企业报销:员工将自己的私人消费凭证(如餐饮、购物等)混入企业的报销凭证中,冒充企业业务支出进行报销。比如,将个人旅游的机票和住宿发票作为企业出差费用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