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音乐感悟:乐坛折叠

粽眼观天 2022-01-04 23:56:11

本来,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定了个“正常更新”的节奏,想着是不是要每天都发一篇文章。

虽然这样很累,但鉴于过去两年的更新量和频率自己也不甚满意,作为一个自认为认真写文的人,这样有些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读者。

于是试图用这种硬性的方式来给自己一些压力,也给关注这个专栏的读者一个交代。

但转念一想,写文章和其他的创作方式一样,都应该从心而发,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动力,那就不写呗,何必要跟完成KPI一样去硬写呢。

于是今天本来打算休息一下。晚上看了一个视频,表情银行的“德国乐迷心中最佳中国2021新歌”,忽然又有些话想说了。

Julian和Max这两位外国朋友,想必关注《乐夏》和《德国乐迷看乐夏》这两个节目的观众都不陌生。表情银行的思雨和通通则是《德夏》这个节目的发起人和编纂者。

值得注意的是,思雨和通通都是华裔,他们之前已经回到了国内,一边巡演一边和各类乐队朋友聚会已有一年时间了。

这期节目里,通通思雨筛选了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推荐的国内独立音乐,让Julian和Max来评选各自心目中的Hot 5。

这有点像《乐夏》的模式,也弥补了部分乐迷心目中去年夏天没有《乐夏》的遗憾。

听了以后,我有以下几个感触:

一是音乐的质量很高,不仅类型广泛,表现形式多样,连制作方式、技术指标等都明显比过去有进步。通俗的说,就是水平与我们通常意识上的“西方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了。

二是,大多数的歌手/乐队我都没听说过。这个不能说是别人的问题,只能说是我孤陋寡闻,因为我确实很长时间没有去关注独立音乐和音乐人了。而通通思雨自己就玩乐队(表情银行),对独立音乐有较深刻广泛的了解也是正常的。

三是,这些音乐很多并没有让我有过于“炫技”、“流于形式感”或者如GAI所说的“为超前而超前”的问题,反而能感受到它是根植于自身的生长环境、文化土壤的。这里要说到我对其他几个“圈”的宿怨或者说执念,就是很多圈子内部的孤芳自赏、不接地气和脱离大众、自说自话已经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虽然说某种程度上,文艺作品不一定要拥抱最广泛的人群,但如果一个圈子大部分都如此,甚至以此为荣,那恐怕确实出了些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讨论。总之,看完视频后我总结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当前中国的独立音乐水平发展很快,超过我的认知。

二是,为什么我没有注意到这些音乐?

联想到一个月前TMEA的“年度十大热歌”发布时,被网络群嘲的现象,我惊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些被短视频、流媒体和资本推到我面前的音乐,和一群独立小众音乐人自己弄出来的音乐,居然都与我,一个当下社会的普通人无关。

说起来,我这个公号/ID还是以评论音乐起家的,甚至如果没有国内延续十几年的音乐选秀,都没有我这个ID/不叫这个名字。

而当下的音乐,不管是所谓的主流/流行还是独立/小众,居然都与我这个曾经十分关注音乐的人无关。好像有它们没它们,我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所以看到视频中的思雨问Julian和Max:“有人说华语乐坛要完蛋了?”Julian和Max都是一副“What??!!”的表情。似乎“有这么多好音乐,怎么可能玩完呢?”

这让我也思考起来。

首先,“一个诞生了这么多好音乐的乐坛不可能玩完”这个观点是否一定是对的,我本身持保留态度。但先不讨论这个事。

我先来说另一个问题,就是“有这么多好音乐,并且这音乐并非是跟时代无关的,为什么没有传播到更多人那里?”

这儿,我还是先得承认,确实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因为我确实有很长时间没有有意识地去寻找新歌听了。

但是我却越来越相信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在我做出“平民选秀已终结”的论断时已经形成,就是“音乐对我们来说越来越不重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听到一首喜欢的音乐,或者听说有一首流行的音乐,必须打开来收听这么一个诉求,似乎离得很远了。

在稍年轻一些的时候,流行音乐对我们的文化生活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首新歌,如果你没听过,甚至都不知道的话,那是绝对的落伍。

而今天,当996席卷我们的生活时,不仅流行音乐,甚至是“流行”这个概念,也在离我们而去。这恐怕并不是我个人的认知偏差,如今,真正有“流行得非让人知道不可”的,恐怕只有“卷”、“躺平”这样一些“梗”、网络用语,也就是说他们越来越只具有符号、标签的作用,而背后指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味越来越不明确。

第二,为什么在“流行音乐”不再那么“流行”的时候,好音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增长呢?

这一方面可能是技术主义还在贯穿着音乐从业者的生活,至少是部分。虽然TMEA榜单让人感叹“乐坛倒退二十年,越倒退水平越高”,但独立、小众音乐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样也是事实。

这可能有物质条件提升的原因,也有文化条件的提升,而市场的深耕可能也功不可没。我们知道,自从《乐夏》之后,国内音乐live市场是可见的热了,不仅人多了,票价也上去了。

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玩法。穷学生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看一场音乐节,虽然短期利益受到了损害,但乐队、音乐人的收益多了,自然有动力去用更好的设备,花更多的精力去打磨作品,由此进入一个正向循环。

但这显然也是需要导引的,不然就像“主流”音乐一样,一群粉丝不论好赖一律用数据养着,结果水平每况愈下。

但根子在于,兜里的钱并没有更多,而用于娱乐的花费总体上就那么多。那么,如果音乐、电影、其他的吃喝等消费里非要让你选一样或者放弃一样,那么各人肯定有各人的选择。

对我来说,如果非要选一的话,我可能只能放弃音乐,转而选影视剧或者综艺。这里面决定性的因素倒也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和精力。

虽然听一首歌也就是3到7分钟顶天了,但是在当下音乐越做越复杂的情况下,首先我要花时间来筛选出我感兴趣的音乐,其次需要用大量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音乐来打底,形成对这类音乐的基础认知,然后我才能“真正”地欣赏这类音乐,也就是说为了欣赏所做的准备工作可能几倍于听这首歌本身。

这样一来,听这类音乐对我来说,性价比并不高,第一是越复杂的音乐,要达到听感和情绪上的高阈值(“爽”)的门槛越高,而这比起影视剧或综艺来说,入门就造成了障碍。第二是,即便是一首最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带给我的愉悦感可能都不如一部平均水平的商业电影或者综艺。

那么两相比较,我可能还是会选择电影或者综艺,并且他们的门槛要低得多。

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随着独立音乐的发展,水平越高,能吸引的受众反而越小。这与影视或者综艺的逻辑是相反的,在素材一样的情况下,一般投入越大,技术水平越高受众也越多。

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乐坛折叠。“主流”流行音乐被一群数据民工般的粉丝盘踞、霸榜,独立音乐门槛又太高,让人摸不着方向。大家在各自的圈层里自得其乐,相互鄙视,即便是同一大类里面,各种小类也有各自的“壁”,相互之间说不上话。

我不知道这样的现象什么时候才能有新的变化,也许圈层化是所有艺术门类最终的归宿,“爆款”、“国民流行”是属于上个时代的过时概念。

另一方面,“专属性”也确实是可以带来另一种欣赏愉悦的,这有点像恋爱一样,如果你知道你的男/女朋友把对你的爱意也一样放在别人身上,可能你的愉悦会瞬间减少一半或者更多。这也就是之前很多独立小众音乐的粉丝有“私心”,不愿意自己心爱的乐队或歌手“出圈”的真实心理。

但这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吗?技术性,音乐水平与普适性真的是对立的吗?我喜欢的东西被更多人喜欢,难道不是另一种快乐吗?

恐怕也并非如此,但如果一个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要被剥夺,在疲惫的节奏里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恐怕很难容纳复杂的,更需要沉淀和细心品味的文艺作品存在。

所以,最终的解决还是回到了时间。乐坛折叠,只是时间被折叠的副产品。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许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新的音乐,以及新的欣赏方式。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