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神寄托,唯独不可以是人

仓嘉对了 2025-02-20 14:41:41

《百年孤独》里有一句话非常经典,也引人深思。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

人活着,如果没有精神寄托,灵魂便无处安放。

但是,最好的精神寄托应该是自己,千万不要把精神寄托在任何人身上,等于是把人生主动权交给了别人。

心字很好写,人心很难懂,如果往坏里想,即使今天能暂时为你遮风挡雨的,也可能在将来让你不见天日。

人,天性善变,这是基因,刻进骨子里的,所以把人作为精神寄托,那就是在赌人心,赌人性,十有八九会落空。

宫崎骏曾说:“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加坦然一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像流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当你走进黑暗的时候,连你的影子都会离开你,更何况人?

但不要对此抱怨或者不爽,因为没有人有义务要满足你的期待,包括你自己也不会无限满足别人的所有期待。

命运,就像是一条长河,众生皆苦,不要指望任何人来做你的摆渡人,你想活得真正的自在,就要学会自渡。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书籍、运动、工作、风景,唯独不应该是人,因为前者不会背叛你,不会欺骗你,也不会伤害你。

音乐,可以放松情绪,愉悦身心。

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升华认知。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毅力。

工作,可以收获成就,经济独立。

风景,可以心旷神怡,放松舒畅。

终其一生,你都是一个人,除了自己,谁都有可能会离开你,这是事实,并不悲哀,也不需要有过多联想和情绪。

想通这一点,你就会从自身出发,向内求,多修身,时刻提升自己,注意完整自己。

当你精神世界强大、经济条件独立的时候,就不会一味期待别人来满足你。

不管你是创业者,还是打工人,不管你是男子汉,还是大女主,最核心的任务是让自己变好,自己的能量充足了,就能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这世间什么都可能是假的,把尘世功名利禄看轻些,把人际喜怒哀乐看浅些,能治愈你的并不是时间,而是你内心的那份释然和明白。

人活着,一定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学会独立前行和适度休息,珍惜你现有的东西,敬畏生命,热爱生活,拥有独立获得幸福的能力。

回首曾经的自己,似乎有些好笑幼稚,甚至有点痴傻无知,但没有当初的经历,又怎会有后来的成长呢?

终有一天你会静下心来,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灵魂出窍般回顾自己的故事,然后笑着摇摇头,释怀了,对自己说“浮生不过梦一场”。

你不妨时常告诫自己,能保持这样心境和心态,生活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事情有好的结局是意外和惊喜,事与愿违才是人生常态,所以要坦然面对,关关难过关关过,唯有让今天得以继续,明天才有可能会更好。

为什么有些人活得那么轻松,而有些人却过得那么累?

就是因为前者从心底里清楚:人若不能释怀,自我疗愈,看开放下,怎么能更好地前行?

记忆是滚烫鲜活的,但大部分的回忆,只是用一种警醒的方式在提醒着你:别回头看路,释怀往前走。

人生如戏,你想演什么样的角色,都是自己定的,至于能不能成功、什么时候成功,只能交给命运。

把往事从你心里释放出来,把别人从你的故事里过滤出来,你在意什么,什么就折磨你,你计较什么,什么就困扰你。

即使别人没达到你的期待,即使你被别人伤害了,也无须埋怨和不忿。

大多数人做出的不良行为是因为恐惧与焦虑,不是只针对你一个,换了别人在你这个位置,照样倒霉遭殃。

你的所思所想不会自动被别人理解,别人没必要照顾和体谅你,你能做的只是闭嘴,或者平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你这一辈子,无须跟别人攀比,无须寄托于别人,只需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行,努力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更好地做你自己。

你学会了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来源于你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你知道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时而愚蠢,时而恐惧,时而迷茫。

每个人都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草台班子,你与其寄托于别的草台班子,还不如寄托给自己的草台班子。

0 阅读:8
仓嘉对了

仓嘉对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