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为什么要汉化改革?是补丁或是真心,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

历史调查室 2024-11-20 15:21:56

蒙古人建设的四大汗国的兴衰,历来是文人们喜欢探讨的问题,尤其忽必烈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将如何建立元朝自己的体系,最终结果又如何?一直争论不休。

忽必烈在藩王时代对汉文化表现出了兴趣,网罗了刘秉忠、元好问、张德辉等一批文士。在处理地方事务时,不得不长期处理以汉族为主的辖区事务。此外,蒙古帝国逐渐分裂,他需要寻求新的合法性解释。

忽必烈在汉地的经验成为其制度调整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他不仅要担任漠北的汗位,还要肩负起漠南皇帝的责任,无论是迁都还是定国,这些都是转型的产物。

要想有效统治,光靠名字和首都是不够的,还要建立有效的行政格局。元代中央由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组成,其中枢密院负责天下军事,御史台负责监督,中书省负责具体执行。

除此之外,大片领土又该怎么办?忽必烈继位之初,以中书省的经验,任命各大重臣到当地总督管理。但随着战争的结束,国家承平后这样的临时机制需要固定下来。

所以在忽必烈晚期,临时派出逐渐成为定制。既是中书省派出的常设一级行政机构,也是地方最高政府职能部门。全国有陕西、甘肃、辽阳、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河南、江北、临北等11个单位。

可以说,原大部分地区的行政变革具有明显的汉化色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没有设计,那就是吐蕃。早在蒙古灭金之后,当地首领抓住机会,带着12岁的侄子罗虎洛泽在付凉州会见蒙古使臣,表示愿意归顺。

四年后,这个小侄子成了新领导,被称为巴斯巴。不久之后,忽必烈行军到六盘山,发现当地广而嫌远,民广而好斗。他召见巴斯巴。经过一系列友好的谈判和会谈,双方就如何深化吐蕃地区改革达成共识。

忽必烈高度赞扬了巴斯巴的知识和智慧,并封为其为国师。1264年,忽必烈命令巴斯巴负责总志愿者。忽必烈还在当地设立了史、司、督、元帅府三名宣尉。

这种制度在事实上参考了中国古代的羁縻制度,他的主官由朝廷直接任命,负责实施的各种制度,包括人口检查、纳税和驿站设立。

由此可见,这位元世祖在执政上有别于其他蒙古大汗,强调制度设计、权力制衡、行政统一,使整个国家看起来庞大,但组织清晰,不会造成混乱。若执行得当,就有可能建成一个优秀高效的帝国。

但是历史上没有如果,制度的执行也不能靠制度本身,执行的人尤为关键。据元17年户口调查,蒙古人和色目人仅占全国总户数的3%,而北方和南宋统治的汉族则接近97%。

蒙古以军事立国,不允许汉人掌握过多军队,军官里除了少数色目人,都是蒙古人。仅凭这一点,也许不足以让巨大的王朝瞬间倾覆,但裂缝最终会成为千里之堤崩解的根源之一。

忽必烈改革虽然对中国行政影响极远,然而对自己却出了事,高层民族割裂,前期还能运行,之后就是自治,蒙古王公在上面混吃等死,蒙古色目官员下来巡视就是走走流程,地方完全被“刀笔吏”还有汉人大地主们把持。

因为科举半废,读书人只能作曲和下海经商,东南海洋贸易十分繁荣,矛盾冲突在南方也尤其严重。所以元末南方义军横行而且自己内战,却难见到平叛元军的影子。

再者因为汉人官员难以掌兵,导致元廷北遁漠北后北方中原权力出现巨大真空,所以朱元璋在南边先慢悠悠地把其他义军收拾后,北上出淮河仅仅一年左右就攻破了元大都,几乎无大战,成就了唯一北伐中原成功的壮举。

如此乱世,相比南北朝于晋末,五代十国于唐末,元末北方竟然连一个强有力的军阀都没有形成。与之对比的北魏,北魏汉化虽然因为六镇鲜卑贵族大暴动而失败,但胡汉杂糅的关陇集团在北方最终完成统一和对军队的掌控。

任凭东西魏,北周齐在北方打成一锅粥,南朝梁陈却根本无法完成北进之举,反而逐步萎缩,领土被蚕食得越来越小,最后被一波端平。

忽必烈统一战争里,确实有大量作战主力是汉世侯领导的汉军,如张弘范,史天泽,李璮,这批人不仅手握大量军队,甚至有自己的辖区和自给自足的财政收入,在北边攻击阿里不哥和南边灭宋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攻宋前期,李璮造反(李璮之乱),他虽未得到其他大多数汉世侯们响应,自己也被史天泽平定并斩杀,但仍给忽必烈造成了巨大冲击,随之他便逐渐削弱汉世侯们的权力,并对此心存忌惮,自然不可能真正放手改革。

对于元代行政管理,朱元璋评价过其“以宽纵失天下”:“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今将相大臣,宜以为鉴,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取充位而已。”可以说是说到点子上了。

0 阅读:26
历史调查室

历史调查室

每天一篇评说热点,力求冷静、专业还原分析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