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出征,只收获一顶绿帽子,一文看完最失败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食铁兽和柏拉图 2025-03-13 10:51:04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埃德萨被赞吉攻陷,在十字军国家乃至整个西欧引起了恐慌。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是福尔克的妻子梅丽森达,是耶路撒冷的唯一一位女国王。

埃德萨失守后,梅丽森达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于是她请求当时的罗马教皇尤金三世组织新的十字军。尤金三世将组织十字军的想法告知当时著名的修士克莱尔沃的贝尔纳,让贝尔纳去西欧各国游说布道。

在第一次十字军篇中,我们讲过了因为当时法王被绝罚,德皇和教皇敌对,所以第一次十字军是由当时诸侯所领导的。而这一次,贝尔纳没有把诸侯当做游说对象,而是径直来到了法王的宫廷。

法国国王是中世纪历史上著名的绿帽子国王路易七世。路易七世是前法王路易六世的次子,按照传统早年被送往修道院,打算未来成为一名高级神职人员。结果路易的哥哥意外死亡,路易就接替其位成为了王太子,并在路易六世死后成为新的法王。

在修道院多年的生活把路易七世培养成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路易七世的妻子是当时法国最大的公爵领阿基坦的女公爵埃莉诺。两人性格截然相反,路易行为矜持,清心寡欲,埃莉诺则热情奔放,举止大胆,两人结婚后生活并不美满,这导致后来两人婚姻的破裂。

路易继位后,经常和周围诸侯争夺领地,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惨剧。王室军队在巴黎以东的一个村庄作战时,放火焚烧了一座教堂,烧死了在其中避难的1000多名教士和平民。

教皇对此感到震怒,于是下达了神职休止令,即命令法国境内全部神职人员停止工作,这导致当时的法国无论是婴儿的洗礼,还是年轻人的婚礼抑或者老年人的葬礼都停摆了。

而当时王后埃莉诺恰好怀有身孕,如果没有教士洗礼,那么这个孩子就名不正言不顺,未来就没有办法继承大统。于是路易夫妇求助于贝尔纳,让贝尔纳请求教皇撤销惩罚。贝尔纳当时在欧洲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教皇在贝尔纳的劝说下,撤销了在法国的神职修士的惩罚。

不久后,埃德萨陷落的消息传到了西欧,贝尔纳应教皇之请前往各国游说,贝尔纳首先来到了法国宫廷。

路易七世本来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自从王军犯下残杀基督徒的过错,尤其是被教皇处以惩罚后,路易七世一直报着赎罪忏悔的心,此时贝尔纳来访自然欣然应允参与十字军东征。

而王后埃莉诺在法国宫廷一直觉得委屈无聊,也决定参与东征,当然遭到了路易七世的反对。然而埃莉诺除了法国王后这个身份外,还是法国最大公爵领的女公爵,手中兵力并不逊色国王。于是她不顾路易七世的反对,率领阿基坦的骑士作为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也参与了东征,在埃莉诺的队伍中有很多女兵,身着神话中亚马逊女战士的服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了国王和王后的带头作用,法国的各路诸侯,像图卢兹伯爵、香槟伯爵、弗兰德斯伯爵也纷纷出兵响应,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法国十字军。

光有法王出兵还不够,贝尔纳又东行进入了德意志。此时德意志国王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三世,康拉德三世一直和韦尔夫家族做斗争,一直没能掌控德意志的全境,尽管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是没有得到教皇的正式加冕,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贝尔纳以此为由,劝说康拉德三世组织十字军,并允诺东征归国后,让教皇为其加冕。就这样,德皇也被贝尔纳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

第一次只有诸侯参战,就收复了圣城,建立了四个十字军国家,这次西欧最强大的两位君主参战,人们都相信这一次十字军一定能取得更辉煌的成绩,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1147年5月,康拉德三世率先出发,据估计德军总兵力达到了2万人,仅骑兵就超过了2000人,这一数据超过了第一次十字军的总兵力。康拉德的侄子腓特烈也在这支庞大的十字军之中,后来他成为了德意志新的国王,即大名鼎鼎的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和第一次十字军路线差不多,德国也要到拜占庭,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小亚细亚,然后南下进入十字军国家领地。

德国十字军进入拜占庭境内,和当地守军发生并不算激烈的军事冲突,但同样引起了双方的敌对。德国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后,拜占庭皇帝依据第一次十字军时的惯例,让康拉德签字宣誓效忠。康拉德是罗马皇帝,让他向另一位罗马皇帝宣誓效忠,无异于奇耻大辱。

然而康拉德还是忍着怒火,签下了名字,因为要想让两万大军渡过海峡,少不了拜占庭海军的帮忙。

尽管拜占庭皇帝希望再借第二次十字军收复小亚细亚的领地,但是他也不希望因此与突厥人产生直接冲突,于是和突厥人达成秘密合约,约定在十字军与突厥人的战斗中保持中立。这就意味着小亚细亚再次回到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的状态,突厥人占领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

为了防止十字军深入敌境遭遇危险,拜占庭皇帝建议德国十字军不要深入小亚细亚内陆,而是沿海岸线南下。康拉德三世并不知道拜占庭和突厥人之间的停战协议,拒绝了拜占庭的建议,坚持沿第一次十字军的路线前进。

结果德国十字军在行进至多利留姆时,遭遇了突厥人的伏击,损失惨重,康拉德本人也身负重伤。

第一十字军曾在多利留姆大败突厥人,然而半个世纪后,结果却反了过来。一方面是因为突厥人已经习惯了欧洲重装骑士的作战方式,再一个就是德意志十字军和法国十字军单独行动,导致德军被伏击时不能像第一次十字军时那样得到友军的支援。

康拉德三世在拜占庭皇帝的邀请下,退回君士坦丁堡接受治疗,而剩下的十字军则由其侄子腓特烈继续率领跟随法国十字军继续向南行进。

法国十字军比德国十字军稍晚出发,在君士坦丁堡同样无奈地接受了对拜占庭皇帝的宣誓效忠。

法军同样没有接受拜占庭皇帝的建议,在渡过波斯普鲁斯海峡后,进入小亚细亚,在尼西亚和多利留姆惨败后的德国十字军会合。

根据拜占庭的记载,法国十字军比德国十字军装备更精良,训练更有素,所以在进入小亚细亚后并没有遭遇像德国十字军那样的决定性惨败。

然而在行进路途中,法军也时常遭遇神出鬼没的突厥骑兵的袭扰,战斗减员情况越来越明显。

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后,法国十字军终于在1148年进入安条克公国。此时安条克公爵是来自普瓦提艾的雷蒙德,从辈分上算是王后埃莉诺的叔父。

雷蒙德长得高大英俊,同时富有吟游诗人的才华和浪漫,这和路易七世的古板迂腐形成了强烈对比。埃莉诺一见钟情,不顾伦理爱上了自己的叔父。

而在作战计划上,雷蒙德和路易七世产生了分歧。雷蒙德认为应该先进攻穆斯林的重镇阿勒颇,从而收复被夺取的十字军国家埃德萨,而路易七世却决定直奔圣地。

在雷蒙德和路易的分歧中,王后埃莉诺站到了雷蒙德一方,路易七世不得不命人强行把埃莉诺带出安条克城,这让法王和王后之间关系进一步恶化。

法德十字军从安条克撤走后,安条克公爵无力对抗突厥人,最终兵败被杀,使得埃莉诺对路易七世的怨恨达到了极点,最终促使二人婚姻的破裂。

法德十字军到达圣地后,与十字军国家领导人商定后,决定先进攻大马士革。大马士革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城防坚固,兵力充足,而十字军又没有配备足够的攻城器械,所以围攻了几日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而不久后,阿勒颇的领主怒拉丁(赞吉之子)就率军驰援,向围攻大马士革的十字军袭来。法德两国十字军恐落入穆斯林的内外夹击之下,便慌忙撤退了,第二次十字军便以这样的结局草草收场。

德皇康拉德三世率先离开圣地,回到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堡疗伤期间,康拉德三世和拜占庭皇帝结为朋友,使得东西两个罗马帝国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友好关系。

法国国王路易则由海路,借道南意大利的西西里王国。西西里的诺曼人和拜占庭关系始终不睦,而路易七世也认为第二次十字军的失败和拜占庭的消极有很大关系,于是二人谋划共同进攻拜占庭。然而这个计划直到半个世纪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才得以实现。

返回法国后第二年,路易七世和埃莉诺离婚。埃莉诺随后嫁给了日后成为英国国王的亨利二世,使得阿基坦公国并入英格兰,导致英法两国漫长的领土争端。

0 阅读:11
食铁兽和柏拉图

食铁兽和柏拉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