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是新冠20倍的“X疾病”可能暴发?国家疾控局回应

泽庆健健 2024-03-12 03:59:09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近日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警告

称新的病原体和流行病的暴发

“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暴发的问题”

国家疾控局:可以防范和应对

在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表示,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

国际社会对“X疾病”高度关注。王贺胜解释,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一种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X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致命、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来进行预测。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王贺胜表示,国家疾控局将坚持底线思维,认真总结借鉴新冠疫情的防控经验,会同相关部门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防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平急转换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传染病风险评估,提升早发现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演练,做好相关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科学防控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推进传染病大流行的前瞻性研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五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控体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基层治理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全面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水平。

从国际合作来看,王贺胜表示,传染病流行没有国界,防范应对全球传染病大流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同行。国家疾控局将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流行条约》缔结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订,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X疾病”概念2018年就已提出

据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X疾病”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引起全球对新出现的病原体或变异病原体的重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它们对人类的危害。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与“X疾病”最相似。因此,我们要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及时总结,这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应对“X疾病”。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病原体变异的不定向性,我们很难准确预测未来“X疾病”的出现时间,但从长远来看,未来“X疾病”一定会在某地发生。

呼吁疾控部门强化监测预警网络

赵卫强调,公众无需担心“X疾病”。但是,由于“X疾病”具有未知性,流行初期可能存在传染源或传播途径成谜的情况,第一时间就确定最适当的个人防护方法是相对困难的。

正如王贺胜局长所说,应该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疾控部门要强化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提升早发现的能力。作为公众,可以及时关注疾控部门的公告,一旦发生“X疾病”,按照相关指引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早期感染。

赵卫表示,“X疾病”的病原体具有未知性,增加了预防和治疗的难度。因此,疾控机构首先需要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包括建立未知病原的检测技术,形成更敏感有效的监测预警网络,储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其次,提升医务人员的临床救治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够应对突发的医疗需求激增的情况;最后,提升新疫苗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能够在“X疾病”暴发后在人群中快速建立免疫屏障。

3月9日,王贺胜局长也介绍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个小时,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所有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都具备了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的能力。

这个系统可以使传染病监测预警更加灵敏,相关数据上报得更及时,实现传染病防控的早发现、早控制,降低传染病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对于公众来讲,除了养成关注疾控机构公告的习惯外,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可能减少接触野生动物。

来源:南方网综合中国新闻社、南方+、红星新闻等

0 阅读:0

泽庆健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