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流放朝鲜的皇帝:晚年孤独终老,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5-03-07 04:53:05

前言

可以说在权利的斗争中向来是成王败寇,但凡是在政治权利中失败的人,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尤其是遇到那种手段冷酷的皇帝更是,能够善终的失败者少得不能再少了。

说到历来皇帝手段冷酷的不得不说的就是朱元璋了,是以朱元璋会如何对他失败的竞争对手我们也是能够想象到的。实际情况并非是这样,面对陈友谅之子陈理的时候朱元璋却罕见的网开一面,饶过了他一命。

遗憾的是陈理自己不珍惜,最终被朱元璋流放,陈理后半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种种原因

元朝末年整个天下大致分为三方势力,分别是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是最大的,并且他的兵马也是最强壮的。张士诚虽说势力不如陈友谅,但是他却占据着南方,地理位置和经济上有优势。

不过和陈友谅的雄心壮志相比张士诚就没有这么远大的志向,所以在朱元璋进行统一大战的时候也是将陈友谅当成自己首要的对手。陈友谅虽说势力大,但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狂妄自大,他正是败在了这上面。

并且此前陈友谅也就已经预示到了自己胜利的结局,于是他早早就登基称帝了,遗憾皇帝并未当多久。

虽说在和朱元璋对战中陈友谅被杀了,但他还有存活子嗣,是以他的部下就将他的儿子陈理推上了皇位,这时的皇位对陈理来说确实算不上一个好位置。

当前整个国家都成什么样子,陈友谅的大败已经彻底地动摇了国家的根基,并且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几乎是倾巢出动,是以战败后这些剩下的军队战斗力也是堪忧的。此时的陈理年纪还小,他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能是听身边这些父亲昔日的部下。

这不在大家的鼓动之下,陈理也坚定了要和朱元璋硬碰硬的决心,这决心是值得赞赏的,遗憾的是实力支撑不起他的野心。当朱元璋真的要和他打的时候陈理当即就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于是审时度势地决定投降,还能够保全自己和身边人的性命。

此时应该怎么处理陈理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虽说周边很多人都劝说朱元璋将他杀了以绝后患,但朱元璋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将陈理留下,当然朱元璋作为政治和军事手段同样出色的皇帝,他肯定也是有自己思量的。

首先就是处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当前大明才刚刚建立根基不稳,并且虽说是建立了大明,但并未实现统一。在这些势力中陈理是其中最识时务的,他是第一个投降的君主,朱元璋对他的处置方法也就是一个信号。

当前中原大陆上还有其他的割据势力,简单来说若是将陈理给杀了,直接就等于是告知其他人,无论对谁,我老朱都不会心慈手软的。这些势力定会觉得自己即使是投降了也不过就是被杀这一条路,那还不如和朱元璋决一死战。

不仅会给朱元璋的统一增加难度,甚至会让这些势力联手对抗朱元璋,这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朱元璋要是不杀陈理,其他的势力一看朱元璋这样的仁义,或许也就能够答应投降了,有利于朱元璋之后的统治。

不要忘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陈友谅战败整个政权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毕竟还是有些残余势力的,要是留下陈理也就能让这些陈友谅的旧部为朱元璋所用,他们见到朱元璋的仁慈后,替朱元璋办事也能够用心很多。

相反要是朱元璋将陈理给杀了,这些人极有可能会降而复叛,大明当前本就内忧外患,可不能再节外生枝了。并且在陈友谅战败之际他和长子也就是太子都死了,这两人才是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此时的陈理不过十几岁。

并且因之前有他的哥哥他也不是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他的能力有限,即使是在陈友谅的余部中也没有什么声望和地位。

他对于朱元璋的威胁只有他的身份,但此时朱元璋根本就不惧怕陈友谅的旧部。放过这个尚且年少的孩子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仁义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二、礼遇

可以说最初朱元璋对陈理还是很优待和礼遇的,朱元璋将陈理封为了归德侯。也不仅是封了陈理一个人,就连陈家的其他男丁也都进行了册封。像陈理的那几个叔叔也都是个个有爵位,甚至就连自己所痛恨的对手陈友谅朱元璋都进行了追封。

足以看出朱元璋为了局势稳定所做出的贡献,当然最初陈理对于朱元璋的恩典还是很感念的,但整日无所事事的陈理也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陈友谅之前的部下就开始找到陈理,向他说明当年陈友谅起兵的时候是多么的艰辛,但最终却落到这样的下场。

朱元璋就是他们的敌人,在这些人的挑动之下陈理对朱元璋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朱元璋对他的优待在他的眼中就成为了羞辱。此时的陈理的心中也满是愤恨,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毕竟当前的他只不过是一个亡国之君,是一个阶下囚。

陈理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和身边的人发发牢骚,说说朱元璋的坏话,这些事情朱元璋难道不知道吗,根据朱元璋的掌控力整个国家都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只不过是当前朱元璋腾不开手来处理陈理,并且他说的这些不痛不痒的话对朱元璋的影响也不大。

朱元璋对他的纵容竟然让他变本加厉了起来,在那之后他竟然不满足于说朱元璋两句坏话,甚至开始和身边的人筹谋复国大业。要是说这朱元璋那可就忍不了了,身边的近臣也劝说朱元璋赶快将陈理给处理了。

但此时也不能将陈理直接就给杀了,毕竟师出无名还会显得朱元璋不近人情,经过深思熟虑后朱元璋决定将他送到高丽,不杀他,让他远离政治中心。并且在高丽有高丽王看着他,他要是想东山再起也是天方夜谭。

三、流放生涯

在大明的绝对武力值下,高丽对大明也是言听计从的,是大明忠实的小弟。在接到朱元璋命令后,高丽王当即就接手了陈理。被送到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陈理也消停了不少。高丽王对他确实是不错,也给了他一个王爷当当。

并且也不是一个空有称号的王爷,高丽王还给了他应该有的土地和仆役,是以最开始他的生活是很惬意的。高丽王害怕他因为语言不通顺在当地生活艰难,还找人教导他当地的文化和礼仪。

惬意的生活过够了后,要是出现变故就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了。并非是陈理有了变故而是高丽的局势有了变故,导致陈理的生活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原本的高丽王朝被推翻了,李成桂建立了朝鲜王朝。

李成桂虽说还承认陈理的王爷身份,但也仅仅是身份而已其他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陈理又没有什么自主生活的能力,是以只能依靠那些财宝坐吃山空。在朱元璋逝世后陈理的生活就已经很艰难了,大明当然是不会管他的生与死。

永乐六年,陈理在疾病和贫困中逝世了。在他逝世后他的子孙后代渐渐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中,并且和当地居民通婚,后形成独立的家族,陈氏家族在朝鲜繁衍生息,这些陈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在特殊的日子依旧会去祭拜陈理。

结语

纵观陈理的一生也是很值得唏嘘的,要是当年在大明他能聪明一些也不会被朱元璋流放到高丽,让晚年的自己在贫困交加中逝世。

0 阅读:0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