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臻楚文
编辑 ▎臻楚文
1988年随着蒋经国去世,蒋氏父子时代彻底宣告结束。
与此同时,被蒋介石囚禁长达54年的少帅张学良,终于在1990年重获自由之身。霎那间,曾经那位名震一时的将门虎子,如今也已进入耄耋之年。
张学良被释放后曾接受过记者采访,当问到他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是谁的时候。他未加思索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三个人名。
张学良一生桀骜不驯,那么能让他佩服的三个人究竟是谁?这三人又有何出彩之处,会得到张学良的赞誉?
相见恨晚的周总理说起来周总理,张学良与他不过仅仅只有八天的交情,但却让两人深感相见恨晚。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家危亡之时,蒋介石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军的侵华行为不予抵抗。随着东北地区的相继沦陷,张学良深知救亡图存任重道远。
为了与我党共商救国之路,张学良希望能与毛主席开展会谈,经中央多番考虑,决定派周恩来同志前去展开会晤。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开启了历史性的会面,本来紧张严肃的氛围一下就被周总理打破。短短几句话,便了解到两人皆师从张伯苓,说起来也算是同门师兄弟了。
经此一面,张学良被周恩来的谈吐抱负折服,在讲到联合抗日时更是对周总理流露出敬佩之情。
双十二事变,张学良连同杨虎城共同发动兵谏,随着周总理赶赴西安,两人再度见面。周总理表示非常赞同张学良此时的对蒋方针,但对蒋介石的处理上要十分慎重。
经过几天相处,张学良与周总理共同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
1936年12月25日,针对蒋介石回南京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不同意见。张学良唯恐出现不测,于是决定与杨虎城共同送蒋介石离开此地。
周总理得知张学良这一想法后,多次提醒他蒋介石必不会就此作罢,还是小心为妙。但这番好意却依旧没能阻拦的了张学良,乘上飞往南京的飞机后,张学良与周总理就此天各一方。
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周总理多次向国军提出释放张学良的请求,结果蒋介石横插一道,将张学良秘密押解到台湾。
随着国共谈判的再次破裂,当时以张治中将军为首的国军代表团欲回南京述职,周总理苦苦相劝,同时讲道“我已经对不起一个张姓朋友了,不能再让另一个张姓朋友深陷困局”,在周总理的努力下,才避免张治中将军重走张学良的老路。
1961年周总理为了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亲自邀请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人的家属。
时任我国海军参谋长的张学思是张学良的弟弟,讲到张学良已经被幽禁几十年时早已泪流满面。周总理一直喜怒不现于色,可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
在席间高度赞扬张学良身为千古功臣,如今被限制自由实为可悲。
张学良被监禁的这些年,周总理曾托人为其带去一封信,信中“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有期”短短十六个字,寄托的全都是周总理的良苦用心。
直到周总理逝世之前,还不忘自己这位台湾故人。
1990年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在与人谈到周总理时,张学良对这位仅有数面之缘的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东北王”张作霖北洋军阀张作霖作为乱世枭雄,众人对他的评价皆是褒贬不一。当张学良从口中说起自己的父亲时,反倒可以对张作霖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
张作霖出生于光绪年间,自小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张作霖习得一身手艺。先后干过兽医,当过木匠,走街串巷卖过货。
甲午海战爆发后张作霖投身绿林,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形成自己的一方势力。
先后担任过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一跃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在他的带领之下,取得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后,代表中华民国行使最高统治权力。
在其位谋其事,他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一生中也有不少传奇往事。
略施小计,开启戎马一生
张作霖生逢乱世,遭受挫折后与土匪为伍多年,期间几次想要招安但苦于没有门路,多次斟酌之后他便布下一计。1902年,张作霖意外得知盛京将军曾祺的家眷出行要途经某地,于是待确定时间后,张作霖派人将其劫下。
属下完成任务后,张作霖却装作一副不知情的样子,将人悉数解救完后,还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向曾祺夫人赔礼道歉。
闲聊过程中,张作霖故意表达出自己是多番无奈之下,才被迫上山为匪,并流露出自己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之意。
曾祺的夫人深知,丈夫在此地为政十分艰辛,倘若能将张作霖为首的土匪招安为她丈夫所用,反而也是好事一桩。张作霖又有投诚之意,为人看起来也较为可靠,于是同意在曾祺面前为其美言。
没过多长时间,张作霖就被顺利招抚,一届土匪头子当上了清军巡防营的管带,开启了他领兵打仗的一生。
张学良与其父亲相比,他从出生开始就注定属于人中龙凤。而自己的父亲,则是完全靠自身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枪林弹雨中成为奉系主帅,又哪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据张学良描述,自己父亲之所以能成为一方主帅,与其极高的情商脱不开关系。
1918年,张作霖得知德国因战败,急需对外出售一批兵工器械。于是立马派时任兵工厂厂长的韩麟春前去购买。可谁也想不到,韩麟春不仅没买到兵工器械,倒把购买资金全部在赌场输光。
韩麟春自知罪孽深重,便给张作霖写了一封信,打算跳进黄浦江一了百了。
得知消息的张作霖此时却气的不行,直接破口大骂“妈拉巴子的,孬种!输了就输了嘛,要寻短见”。接下来直接让军需处长给韩麟春汇了一百万,让其一半用于买机器,一半去把输的钱捞回来。
收到钱的韩麟春一鼓作气,不仅在赌场捞回本,还赢了几倍之多,并将所有的钱全部用于买机器,自此之后,成功的把沈阳兵工厂打造成为中国的克虏伯。
寄托“半仙”现父子情深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仅剩张学良带领的队伍幸存。远在异地的张作霖听到他人说,张学良生死不明。
听到此张作霖瞬间茫然无措,找到军中一个会算卦的参谋就慌忙跪下,连磕好几个头之后请求人家算一算张学良到底是生是死。
这个参谋看到大帅给他下跪,吓得扑通一声与张作霖相对磕头。就因为张作霖这一跪,在军中广为传扬,从上至下都感动至极。
除这些之外,张作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从1922年开始,创办了一大批学校,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同年10月开创东北大学,为当时东北的重工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
在军事、政治方面张作霖虽然是封建军阀,但他始终知晓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为先。尤其是他对待日本人的态度,表面上四面迎合,可在原则问题上却分毫必争。
曾经他手下的兵与日本人发生争执被打死两人,张作霖十分生气找到日本方面讨要说法,谁知日本直接一人赔了500两银子了事。
拿到钱的张作霖并未就此作罢,反而找手下上街打死三名日本兵,日本军官气不过前来质问,张作霖直接拿出1500两银子,并回复按照你们的惯例。
张学良认为,自己的父亲戎马一生,无论功过是非,在他做儿子的眼中看来,自己始终无法企及。直到张学良继承父志,才明白张作霖的每一步走的有多艰难。
终生遗憾,未见毛主席张学良一生从未见到过毛主席,但是早在1936年左右,他就萌生过想要与毛主席见面的强烈心愿。
美国记者斯诺曾告诉张学良,采访完毛主席之后,才明白毛主席并非如蒋介石宣传的那样可怕,而他所带领的共产党更是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切。
同时向张学良建议,最好去见毛主席一面,才会明白为老帅报仇的方向应该朝哪边走。
斯诺的一番话,引起了张学良的好奇,他不明白毛主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基于多种情况,张学良决定开启陕北之行,与毛主席开展会谈。但就在张学良到洛川之后,得知此次会面,改为周恩来代替毛主席参加,虽然没能顺利见到毛主席,张学良却与周恩来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期毛主席有意与张学良再次展开会谈,但由于张学良对蒋介石施行兵谏,从而导致他们的见面不能实现。
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受到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毛主席向张学良致意如何迅速解决,他们一边用电报联系,中共中央一边派周恩来赶赴西安出手相救。
在中央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基础,也让张学良成为了一介爱国将领。
其实早在西安事变之前,毛主席给张学良写过一封信,首先肯定了张学良在抗战过程中,所占的位置举足轻重,其次希望张学良能在国共两党之间进行调和,为共同抗日做准备。
可毛主席却不知,此时的张学良已是有心无力,还没等张学良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就在国民党高官会议上声明,倘若有人私自联系共党,一律按军法处置。
就这样,张学良百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发动兵谏。
如今看来,道不同不相为谋,正是因为毛主席与张学良都存有爱国之心,才能得到双方的互相支持。
此外张学良与毛主席之间还有着不一样的缘分。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得知有三个孤儿要求苏联求学,他便主动出资供其读书。
直到1994年张学良定居美国后,他才意外得知,当时自己送到苏联的三个孤儿中,有两个竟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无意中的善举注定了张学良和毛主席之间的缘分之深。
晚年时的张学良才明白,国民党所到之处人人喊打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少的考虑国家和人民。而毛主席带领的中国共产党,是真真实实的为百姓谋福祉。张学良作为爱国将领,与毛主席志向相投,虽从未见过面,但却是他一生坚守的榜样。
尾声张学良本是一名少年郎,父亲惨死后,他不得不承担起家国重任,看到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初心,他方知自己的历史使命,事情往往身不由己,当他坐上飞往南京飞机的那一刻,万事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