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去年国庆前,他和发小在上海玩儿。晚上吃饭的时候,两人决定换个口味,遂找了西餐馆。
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筷子,乍一下用刀叉,不太习惯,两人便叫服务员拿筷子来,这在西餐馆也很正常。不料旁边的人却笑了,笑的令人很不舒服,仿佛在说:看,那个乡巴佬用筷子吃西餐呢!
其实,不管西餐还是中餐,都是吃饭而已,只要吃的舒服就好,用筷子或者刀叉还不都一样嘛!难道用刀叉就比用筷子高尚吗?
当然不是。
且不说笑话别人本就不对,只说刀叉,也是咱们先人玩剩下的。
手抓和刀叉
陶器发明之前,对于肉类,先民们一般是用石刀切割,然后穿在树枝上烤着吃;对于小麦、稻米等,则是放在石片上烤,烤熟以后,就直接用手抓着吃。
手抓是早期人们重要的取食方式,至今在印度、非洲等地仍存在。
印度人的手抓
陶器出现以后,人们从此可以煮粥、煮肉吃了。煮粥不便于用手直接抓着吃,聪明的先民就用“匕”来取食。
匕是薄而细长的骨片或木片,根据刀发展而来,既可以切,也可以捞,早期两者也极为相似。
骨“匕”
后来,匕的捞和切两种功能分开,就形成了餐刀和餐勺。餐刀负责切割,餐勺负责捞,不过仍称为匕。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匕”,就是一个形象的餐勺。
甲骨文和金文“匕”与青铜匕
除了餐刀和餐勺外,还有餐叉。餐叉的历史同样很悠久,早在5000年前,人们就已经把餐叉、餐刀和餐勺配套使用。
骨刀、骨叉和骨匕,距今5000多年
具体怎么用,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先用匕捞肉,再用刀切肉,最后用叉取肉而食,和今天的西餐一样。
其实,西方人用刀叉的历史并不长,300多年前,他们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手抓饭,甚至包括一些贵族。
陪衬的筷子
再说筷子,筷子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
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贵族人吃肉为主,属于“肉食者”,取食工具主要就是刀和叉;而穷人奴隶基本是手抓饭,故而使用筷子的并不多。
筷子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个陪衬。
筷子
汉朝时期,汤饼(面条)出现。汤饼是把面团揪成拇指大小,放在锅中煮熟,用筷子吃非常方便。
随着汤饼的流行,筷子开始普及。
不过,从汉朝到唐朝,筷子和匕都是并用的,二者分工明确:匕用来喝粥或者吃米饭,筷子只能用来夹菜。
独霸餐桌
唐末五代时期,随着高足桌椅的使用,人们开始围着一个桌子吃饭(此前是一人一案的分餐)。
宋代时,合餐十分流行。围着一张大桌子吃饭时,筷子较刀叉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单手就能操作,控制的范围远,实在不行甚至可以站起来。
唐朝《宴饮图》
另一方面,从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讲究饮食要精细。宋代以后,炒菜流行,肉类切碎与菜一起炒,自然也是用筷子夹着吃更方便。
就这样,筷子最终取代了刀叉,成为人们的主要取食工具,刀叉则退出餐桌,回到了厨房。
从与刀叉并用,到独霸餐桌,筷子一步步完成了逆袭。筷子地位的变化,反应的是中国饮食的变化。
不管怎样,筷子并不比刀叉高贵,刀叉也并不比筷子优雅。它们,都只是取食工具,仅此而已。
只是其中的变化,可能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深远,令人意想不到的,绝不止筷子地位的变化。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以下这些问题:
我们常吃的馒头、面条何时出现?
3000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做米饭的?
葡萄、石榴、黄瓜何时传入中国?
唐朝时期,如果吃了鲤鱼会怎样?
宋朝能吃到玉米、花生、土豆吗?
上面的问题,如果孩子问起,你能否回答上来?现在,只要翻开这本书,你就能得到答案。
让你意想不到的中国饮食
为什么要推荐本书?
1、写实的画风、准确的知识本书画风偏写实,为了保证真实,许多画面参考了对应朝代的壁画、名画以及文字资料等。
比如汉代的烧烤,穿肉、扇风,烧烤,这些过程和今天一模一样,是不是意想不到?
汉墓出土《庖厨图》(局部)
汉代烧烤
2、以朝代为时间线,讲述各时期饮食。先秦时期,贵族人吃肉的时候,便如今天的人们吃西餐一般,先用刀把肉割成小块,然后蘸着酱吃。
秦始皇、汉武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吃不到馒头,因为馒头要到三国时期才能出现,当时也不是用来吃的哦。
为了帮助理解,本书一共放了10个动画,贯穿始终,你只需要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能看到。
唐代以前,因为没有高足的桌椅,所以吃饭都是一人一案。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随着高足桌椅的使用,人们开始围着一张桌子,坐在一起吃饭,这便是今天的合餐。
玉米、土豆、辣椒原产地在美洲
至于辣椒、土豆、玉米、红薯、芒果,明朝之前都是没有的。那要到明朝中后期才传到中国。
3、这不仅是一部饮食的书。喜欢看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各个时期,人们的服饰是不一样的。从史前时期的兽皮衣,到魏晋宽袍大袖,再到唐宋的圆领袍,清朝的长袍马褂,各有特色。
本书中,每个朝代的服饰都严格考证。
即便是发型、帽子、桌椅板凳以及出现的建筑,我们也都做到了还原。
商朝玉人发型
商朝人物发型
在这过程中,插画师精工细作,精雕细琢,从找图、参考到线稿、上色,一张图常常要几天才能完成。
最后要说的是,本书耗时一年,先后由历史老师、考古学者审核,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