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外历史上关于胡子的趣闻

写乎 2025-04-14 09:01:55

作者:曾昭安

胡子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是个独特而有趣的存在。它不仅仅是男性面部的毛发,更像是一部记录着不同文化、风俗和历史故事的生动史书。古今中外,关于胡子的趣闻不少。

在中国古代,胡子可是男子气概和尊严的象征。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胡子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被精心呵护。例如关羽,他那一把美髯须,长及腹部,被人们赞为“美髯公”。他的胡子不仅是他外貌的一大特色,更是他忠义、英勇形象的一部分。

在中世纪的欧洲,胡子的样式常常与社会地位和职业相关。贵族们往往留着精心修剪的卷曲胡子,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而一些学者和神职人员则有着长长的、未经修剪的胡子,仿佛胡子的长度和他们的学识成正比。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胡子是男性成熟和智慧的象征。例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他那浓密的胡子就像他深邃的思想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胡子虽看似平常,但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散落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的天空中。

我国南朝诗人谢灵运是东晋名臣谢安的后裔,堪称大才子。可他恃才傲物,还参与刘宋王朝的政治斗争。政治这东西,文人若逞性去玩,没有不玩出血光之灾和杀身之祸的。谢灵运的脑瓜子再灵,运气再好,也不例外。临刑前,他提出一个十分怪诞的请求:愿将自己那部大胡子割下来,施舍给南海祗洹寺,塑造维摩谙罗汉像时可以派上用场。一直到唐代,谢灵运的胡子都在罗汉像的颌下安安静静地吃灰尘。后来,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一一她可是一流的荒淫霸道的主儿一一听到这个传说,欲将天下奇物据为己有,便派人不远千里去将这部美髯从罗汉像上狠狠揪了下来。至于美髯到手之后,安乐公主究竟是拿它作了拂尘,还是作了别的什么玩意,就再无下文,不得而知了。

我们都知道,唐朝很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很强大,但我们很少知道他的胡子更强大。除了茂盛,李世民的胡子很有韧劲,人称“虬须”。据《酉阳杂俎》记载,李世民当着众多文臣武将的面,用自己的胡子当弓弦,表演射箭。胡子射箭!这里面传达的信息那是简约而绝不简单,明摆着是“朕还行”,甚至“朕很牛”的意思。试想,看见胡子坚韧若此,又怎能认不清这皇帝老子身强力壮的形势。由此,胡子释放出来的信号在政治的显微镜下放大,的确吓倒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心。胡子的力量还真是不可低估!

宋代的寇准年轻时也打过胡子的主意。皇帝很看好他的学问和能力,只是跟其他人聊天时随口说起小寇很是块宰相的材料,只可惜太年轻了点,提拔起来难以服众。为了迅速改变局面,让自己的脸最好像秋风扫落叶一般萧瑟,越老气横秋越好,于是寇准四处淘换偏方,最后找到了好办法一一就着何首乌吃白萝卜。都说偏方治大病,此言一点不假,寇准的胡子很快变白,整张脸呈现出一副值得托付重任的样儿,顺利爬上了宰相之位。

张勋上演复辟丑剧,康有为也要去北京,临行前,他剃掉长须。“康圣人”的胡子可是奇货可居,一丝千金啊!那位理发匠颇有经济头脑,将这部美髯精心梳理好,携往美国,标价10万美金。在当年,10万美金可是个天文数字,这不能不吓洋鬼子一跳!待到此人川资将尽,心慌意乱了,只好以跳楼价1万美金将宝物卖给了纽约博物馆。

苏联讽刺小说家左琴科写的《列宁与哨兵》中,虚构了一个“留小胡子的人”,小胡子蛮横粗暴,列宁严厉地训斥了他。斯大林认为这个“留小胡子的人”就是指的他。作家一不留神儿就得罪了大人物。于是左琴科消失了,连同我们的版本里只剩下了“工作人员”,而不见了“小胡子”。

一位贵夫人傲慢地对莫泊桑说:“你的小说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说真的,你的胡子倒十分好看。你为什么要留这么个大胡子呢?”莫泊桑淡淡地回答:“至少能给那些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人一个赞美我的东西。”

1937年,卓别林在美国一家报纸上,郑重其事地指控希特勒有偷窃行为。其理由是希特勒那种胡子“是我第一个发明的这种胡子!我要控告希特勒偷了我的胡子。”卓别林这一幽默的控告,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法西斯大独裁者希特勒知道后,气得全身发颤,七窍冒烟,咬牙切齿,顿足大骂:“卓别林,你……你这个该枪毙的犹太人!”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在加拿大的卡姆林市得改成“嘴上无毛,娶妻不成”了。在这座著名的“胡子城”,凡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都要开始蓄胡子以示成年,姑娘们找对象的第一条件就是看男方有无胡须,没有胡须的男人甭想找到意中人。如果你想用假胡须蒙骗她们,可得小心,诡计败露后等待你的不仅仅是公众的谴责,还会有法律的制裁。

法国和英国据说都曾征过胡须税。

据说法国国王佛朗索瓦一世有一次喝酒后玩雪球打仗,不小心打伤了嘴唇,为了掩饰伤口不得已蓄留了胡子。国王留了胡子,全国就上行下效起来了。但胡子岂是人人可以留的?于是规定只准贵族可以自由留胡须,一般老百姓想留胡须就必须缴纳胡须税。1553年更颁布了法令,规定凡没有资格留胡须而又不缴纳胡须税的人,罚劳役。英国胡须税的详情尚不知道,但听说在与佛朗索瓦一世大概差不多时候的亨利八世当上国王之后,就取消了这个税收,因为这个国王碰巧自己留着一把络腮胡。两个国王,一个因为留胡须而向臣民征收胡须税,另一个则因为留胡须而取消胡须税,可见征税真是国王随心所欲的事情。

也许令人难以置信,胡子也能引起战争,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136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与阿奎丹公爵的女儿埃拉诺结婚时,后者得到法国南部两个省的陪嫁。当时路易七世脸上长有一副漂亮的胡子,令王后非常喜欢。路易七世从十字军中回来后剃掉了胡子,并不愿意再留胡子了。王后认为没有胡子的国王没有以前漂亮了,开始冷落他,并最终于1152年与路易七世离婚。埃拉诺不久嫁给了英国安茹伯爵亨利(1154年继承王位的亨利二世),并要求路易七世将两个省的嫁妆转还给她的新夫。路易七世不肯交出,亨利二世便对法国宣战。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

0 阅读:3
写乎

写乎

历史原创平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历史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