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免费的底层逻辑:为什么企业愿意“赔本赚吆喝”?

第三眼界 2021-03-15 16:18:54

产品免费的思考:天下到底有没有免费的午餐?

随着互联网打法的不断渗透,除了“低价”“补贴”,“免费”也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我们所熟知的百度搜索、QQ、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快手、360安全卫士等各类产品,莫不是免费的典型代表。

按照商业逻辑,一切产品/服务皆有成本,收费天经地义;不收费,便有点不合常理。然而总有一些创新,会跳出人们的思维惯性,以“反常”形式席卷整个商业世界。毋庸置疑,“免费”便是一项极具颠覆性的商业创新。

如果你深入了解商业史,便会发现,早在100年前的美国就出现免费模式了。当时,有人想出“买剃须刀片送剃须刀架”的点子,通过“剃须刀架免费,剃须刀片收费”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同样是作为耗材产品,柯达仅靠卖胶卷便一跃成为胶片相机时代的行业霸主,并且保持了多年的王者地位。

如今,商业世界遍地开花,免费模式早已不新鲜。尤其在行业发展初期,凭借着“免费”这把大杀器,各大企业纷纷“赔本赚吆喝”,烧钱补贴不止,以时间换用户,迅速完成用户量的原始积累。共享单车、网约车、外卖、共享充电宝以及热议不断的社区团购等,莫不如此。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免费换电、免费充电、终身免流量等卖点和噱头,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特斯拉、蔚来等车企走出了发展初期的泥沼。

要说免费的典型案例,非盛大网络的《征途》和周鸿祎的360安全卫士莫属。《征途》开启了免费网游时代,360安全卫士则革了收费杀毒软件市场的命。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免费模式的广泛存在,已然成为商业世界的一道奇观。

然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却常常疑虑重重。尤其在经历无数次“先免费,再(变相)收费”的教训之后,对于打着“免费”旗号出现的新产品,我们时常心存芥蒂:“免费”真的免费吗?会不会只是幌子?会不会一开始免费,后面就开始收费了?

1.基于商业模式的免费

要理解企业免费的底层逻辑,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

要不要免费?免费到什么程度?何时收费?通过什么方式收费?通常是一系列复杂的决策过程。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考虑那些狡黠的免费小伎俩(比如体验单薄或服务垃圾等名不副实的免费),而主要探讨一下企业基于自身商业模式的免费策略。

在商业层面,免费模式之所以行得通,且被不少企业所推崇,离不开一套名为“三级火箭”的商业模型:

“免费”无疑是实现第一级火箭最快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只有完成了第一级火箭,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第二级、第三级火箭的助推,最终实现商业闭环。

如此,你便能理解,为何有些互联网企业,大手一挥,便以免费模式,大军杀入某个行业。他们在意的不是一城一池一时的得失,而是更长远的未来。

为了胜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先圈住市场和用户,再去考虑未来盈利的问题。尽管这未来未必能生长出一套有效的商业模式,但是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边试错边修正,却成为很多企业的“圣经”。

以此考察谷歌、百度、搜狗、腾讯、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你便能理解他们“免费”的逻辑了。

拿字节跳动来说,旗下的今日头条和抖音都算是免费高频应用。

对今日头条而言,它的商业模式主要靠卖广告,其余还有商业合作、电商等;

而对抖音来说,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抖音商业模式越来越丰富,除了广告、商业合作、电商、直播等,目前又新增了本地团购等新业务。

凭借着聚合新闻和短视频这两大高频免费应用,今日头条和抖音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互联网“杀手级”产品。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两大现金牛业务,今天头条和抖音也给字节跳动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畅销书《免费》的作者安德森认为:免费的本质,是让钱在不同的产品之间,不同的人之间,现在和未来之间,没有花钱的客户与付费客户之间进行有利于商家的转移。

我们都知道一款产品用户量越大,往往也意味产品价值越大,慕名而来的广告商也越多。虽然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是免费的,但是企业却可以从广告商那里赚钱。比如百度的搜索广告、今天头条的信息流广告、视频网站的贴片广告等。

企业通过免费的产品引流消费者,之后再通过广告、合作等手段,实现商业成本的转移,从而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实际上,很多免费模式也属于“直接交叉补贴”的定价策略:通过有意识地以优惠甚至亏本的价格出售一种产品,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盈利更多产品的目的。即“引流品+利润品”的逻辑。

可以简单理解为两步:

第一步,赚流量:手持产品找用户,免费产品是引流品;

第二步,卖产品:手持用户找产品,广告、合作产品是利润品。

互联网企业说白了就是流量生意,流量越大,价值越大,越有商业价值;反过来,价值越大,用户越多,流量越多。企业以此不断形成“飞轮效应”,开启无限正向循环。

这便是现在大家所谓的“网络效应”。

2.基于“鱼塘理论”的免费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客户比作游动的鱼,那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找鱼塘,再放诱饵,接着钓鱼,这便是著名的“鱼塘理论”。

“先免费,再(变相)收费”便是基于此理论的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不少企业的免费模式,便来源于此。

从消费者心理来说,在不知道一款产品好不好之前,免费使用自然是一个没有什么成本和损失的好办法。而商家也迎合用户的这种心理,先用“免费”作诱饵,让消费者“愿者上钩”。

比如上面提到的特斯拉和蔚来,在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之后,特斯拉便取消了免费流量业务,改为按月收费;而蔚来的新车主也不再享有无限次终身免费换电的服务。

安德森说,现在的免费是为了改变消费者的付费习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每一个免费后面,隐藏着更大的商业利益。

很多产品也多在推广初期采用免费模式,当用户逐渐形成习惯和依赖的时候,便开始收费。所谓“放长线钓大鱼”,此时用户会抱怨,用户量也会有所流失,但对于那些“刚需”用户,面对企业的“冷酷”,常常会“乖乖就范”。

如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软件和手机APP几乎都是免费的,而免费必然有代价。这代价便是各种广告的打扰,或者隐私数据的被收集。如果想要体验更好的服务,你只能乖乖掏钱。

这类产品往往表面看似免费,但其实不过是披着免费“外衣”的付费产品。

当然,免费用户可以继续用,但成为付费用户则能享受更多的权利和服务。典型的如各大视频网站,看似人人平等,可一旦建立了会员体系,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的体验往往差别巨大。为了享受同等的权利,一些免费用户便会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付费用户。

在网游产品方面,这类套路其实更为赤裸裸。

表面上是免费网游,但横亘在人民币玩家和普通玩家之间的沟壑,却常常是无法通过刷时间和刷经验抹平的。

因此,这一由《征途》开创的“免费游戏,收费道具”的先河,即成为中国网游产业繁荣的催化器,也成为无数玩家氪金不止,并被社会不断诟病的肇始。

当然,并不是所有基于“鱼塘理论”的企业都是为了后期“剥削”用户。尽管商业世界不存在情怀一说,但是我们仍愿意相信,有些企业初心是好的,免费会员和付费会员没有明显的阶级差异。免费会员的权益够用,而付费会员的权益,也并没有高级到哪去。

作为一款十分好用的云端笔记软件,印象笔记十分“克制”,不会有各种广告和强制用户买会员。由于口碑好,2010年会员便突破3000万。

他们发现,只要有1%的人转化为付费用户,就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而实际上,2012年时,印象笔记的付费转化率便达到了4%。

尽管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成绩算不上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免费确实为印象笔记带来了巨大的用户量,让资本市场看到了企业的未来增长潜力。

此外,还有一些免费游戏,收费项目也还算克制,比如《开心消消乐》。

你不买道具也能慢慢过关,但偏偏有人愿意花费了数十万元。对于付费率低(人均月充值仅为一元)的休闲消除类游戏来说,这样的现象着实让人惊叹。

尽管《开心消消乐》月付费用户平均仅为5.91%,且过半付费账户在游戏中的付费金额低于6元/年,但2017年一年,仅一款《开心消消乐》,便为乐元素带来高达14.58亿元的营收。

3.基于竞争策略的免费

在商业竞争策略方面,免费逻辑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1)“土豪撒钱式”免费

这类企业往往依托雄厚资金,进行碾压式的巨量投入。通过免费圈用户,快速占领市场,并和同类竞品贴身肉搏,比拼耐力。谁先顶不住压力,资金耗尽,谁便退场。坚持下来的人,便能独享整个市场的价值。等清除了对手,再慢慢酝酿商业模式。

比如共享单车早期,小黄车和摩拜打得不可开交,双方通过“免费骑行”无限让利用户,彼此抢夺地盘。为此,不少用户享受了长达1-2年的免费骑行。

(2)颠覆式创新免费

企业选择免费,本来就不是为了将来收费,而是通过颠覆性创新打法,革新现有的商业模式,对竞争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典型的如微软和网景的浏览器之战。

微软通过将IE浏览器内嵌、捆绑到Windows系统里,以免费、装机量大等优势,迅速打败了采用收费模式的网景浏览器。

上面提到的360安全卫士也是此类模式的典型样本。

周鸿祎凭借一己之力,把金山毒霸、卡巴斯基、瑞星杀毒等众多收费杀毒软件,纷纷干趴在沙滩上。从此,PC界再无“收费杀毒软件”一说。

(3)侧翼战式免费

这种情况通常是竞争偏弱的企业,面对强敌的坚不可摧,而采取的具有侵略性的、“破釜沉舟”式的策略。

既然打不过对手,索性自断财路,同时也让对手流血不止;“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反而有可能起死回生。

基于此的免费,表面看似“损人不利己”,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很高明的“怼死人不偿命”的竞争策略。这种策略来源于著名的“通用电气矩阵”模型。

“通用电气矩阵”可以看作是“波士顿矩阵”的进阶版,它分别针对行业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将各类业务进行拆解,并绘制成九宫格。

针对行业吸引力低,同时竞争实力偏弱的业务,企业通常只有两种较为明智的选择:要么快速退出,要么作为攻击性业务。

所谓攻击性业务,便是看准竞争对手的死穴,一拳砸下去,宁可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

典型的例子如苹果的iWork(一款类似Office的办公软件)。

因为市占率很低,且办公软件行业发展缺乏吸引力,故2017年苹果宣布iWork完全免费。这一招操作下来,舆论拥护一片,而要价不菲的Office则进退两难。

之前Office还一次付费,终身可用,如今升级后的Office 365却变成年付费,看似价格低了,但是累积下来,反而较以往更贵了,这更引发了不少人的吐槽。

无独有偶,谷歌Chrome OS桌面操作系统,面对微软Windows的霸主地位,也采取了免费的策略,直接攻入微软的腹地。

没想到经过10年努力,Chrome OS终于逆风翻盘,成功占据全球10.8%的市场份额,超越苹果mac OS的7.5%,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操作系统。

尽管距离Windows的80.5%市场份额仍有不小差距,但对于既无先发优势又缺乏完善的软硬件生态系统的谷歌来说,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结语

综上来看,“免费”其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商业策略。它既有自身商业逻辑的考量,同时也有市场和竞争策略的考量。

对于企业来说,“免费”通常只是跳板,它本身不是目的,“免费”之后所获得的流量、市场地位以及由之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才是企业的心之所向。

尽管“免费”策略很奏效,但仍要提醒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产品都适用。并且即便有条件采用这种策略,也要视情况而论。通常而言,在产品发展初期和衰落期才适合采用,而发展期和成熟期却不太匹配。如果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跟风,反而容易得不偿失。

事实上,因为“免费”而倒下的企业和产品不在少数。同样是“免费”,企业秉性、产品特点、行业差异、时机选择等种种因素的差异,往往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结果。

所以,要不要免费?哪些产品免费?以及什么时候免费?其实是一件需要从长计议的事情。

你是想学谷歌、搜狗和360,打造自己的“三级火箭”,学特斯拉、蔚来的“放长线钓大鱼”,还是想给竞争对手“致命一击”?

只有想好了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商业逻辑,才有可能把免费模式运用得炉火纯青,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16

第三眼界

简介: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