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举的岳父王子牟出逃,伍举为避免牵连出逃晋国,其好友助其归国

史海撷英 2025-02-17 18:40:30

班荆道故,也作“班荆道旧”,意思是说将荆条在地面铺开,坐在上面互相叙述旧情,形容朋友久别重逢,共叙旧情。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参与蔡国太师子朝交好,两人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往来走动。久而久之,两家的关系愈发亲密,到后来伍参的儿子伍举和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号声子)也成为了好朋友。

楚国自楚庄王以来便一直保持着由公子担任令尹的传统,然而这些公子把持朝政大权,势力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王权。楚康王为收回大权,遂推动内政改革,诛杀了令尹子南、车裂了观起,开始从世族中挑选人才担任令尹。

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年),鉴于楚国的内部动荡,伍举的岳父王子牟出逃楚国,当时楚国人都说是伍举放走了他,伍举担心受到牵连,便也逃出了楚国,打算北上通过郑国逃到晋国去。

这天清晨,伍举正在郑国都城郊外行走,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回头一看发现原来是好友公孙归生。多年不见的两人能够在异国土地上相逢,心中都十分高兴。“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公孙归生本就奉命出使晋国,遂与伍举一起前往了晋国。公孙归生完成出使任务,回到蔡国后不久,又奉命出使楚国,并受到了楚国令尹屈建(字子木)的接见。

屈建知道公孙归生自晋国归来,便向他询问了一番晋国的形势,又问道:“晋大夫与楚孰贤?”公孙归生回答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屈建闻言,又问:“夫独无族姻乎?”公孙归生回答说:“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归生闻之: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诗》曰: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也。故《夏书》曰: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惧失善也。《商颂》有之曰: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此汤所以获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将刑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此以知其畏刑也。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礼之大节也。有礼无败。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

公孙归生继续说道:“子仪之乱,析公奔晋。晋人置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 ‘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晋遂侵蔡,袭沈,获其君;败申、息之师于桑隧,获申丽而还。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春秋形势图

之后,公孙归生又列举了雍子出逃晋国,帮助晋国在彭城击败楚国,导致楚国失去东方附庸;子灵出逃晋国,使得吴国与晋国交好,帮助吴国人提升国力牵制楚国;贲皇逃亡晋国,帮助晋国在鄢陵之战大败楚国等事例。

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屈建自然无法反驳,只能承认公孙归生所言正确。公孙归生继续说道:“今又有甚于此。椒举娶于申公子牟,子牟得戾而亡,君大夫谓椒举: ‘女实遣之!’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 ‘庶几赦余!’亦弗图也。今在晋矣。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

屈建听罢,的确担心伍举会受到晋国的重用,连忙入宫劝说楚康王赦免了伍举,又增加了伍举的爵禄,并派人前去迎接他回国。于是,伍举重新回到了楚国,伍举的儿子便是伍奢,而他的孙子便是伍子胥。

0 阅读:9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