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之耻:97辆坦克冲不过一条山谷,弄清志愿军兵力后欲哭无泪

癸妹聊历史 2023-06-07 10:22:40

在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敌人开着坦克在我军阵地上,肆无忌惮,横冲直撞,把我军阵地切割包围,使我军各部首尾不能相顾。

面对这些“铁甲虫”,我军战士,会在火力掩护下,近距离靠近它,把点燃的炸药包,扔向坦克,把它炸掉,自己也壮烈牺牲。

(炸坦克)

那时候,敌人的坦克数量不多,这种方法很奏效。但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上,美军每一个师,都配有坦克营,坦克数量达149辆之多。

坦克防护能力好,机动力强、火力猛,在战场上,坦克集群,战斗力呈指数倍上升,老方法不适应新情况了。

趾高气扬的美军,依仗自己的优势,挽回了不少败局,长津湖战役中,他们本已经被我军包围,但他们凭借着坦克开道,成功突围。

(美军从长津湖撤退中)

但他们没有想到,在文登川,他们的坦克营,遭遇了“滑铁卢”,97辆坦克,打了24天,愣是没有冲出一条仅9公里的山谷。

让他们裹足不前的志愿军部队,到底是如何打败美军的坦克冲锋的呢?还是让我们回到那精彩的战场上去看看吧。

一、文登川坦克之战,美军的滑铁卢

20军团68军204师610团,是负责阻击美军坦克营的志愿军部队。611、612团是他们的后卫,担任纵深防御任务。

(抗美援朝宣传画)

文登川这个地方,是朝鲜人民军在驻守。志愿军是来换防的。进攻文登川的美军是10军第2师,它有70辆坦克。

1951年10月10日这一天,我军刚接防没两天,周围情况地形还不熟悉,美军跟在几十辆坦克后面,就耀武扬威地冲进来,我军将士一看,这还了得,就用手中的步枪手榴弹机关枪,一起向坦克开火。

但这些火力,对坦克来说,就是挠痒痒,根本造不成伤害,坦克照样大摇大摆冲过去,形势异常危急。

(战斗中的我军)

这时前沿阵地的战士们,接到命令,不打坦克,打坦克后面的步兵。战士们调整策略,瞄准坦克后面的美军士兵,一阵狂轰滥炸后,坦克一看后继无人,不敢往前冲,乖乖地退了回来。

第一次较量,我军侥幸成功。

美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吸取昨天的经验教训,改变了自己的部署,这次人多坦克少,用10辆坦克两个营的兵力,第二天,又气势汹汹地来猛攻了。

(我军缴获的美军坦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志愿军也调整了自己的战术,成立了反坦克大队,把全师的火箭筒、野炮等重武器全部集中到610团,供他们打坦克用。

志愿军手里有了杀器,看见美军坦克,那是分外眼红,一顿火力猛轰后,还是看到了5辆坦克,朝着他们的反坦克阵地,冲了过来,只有3辆趴窝,2辆炸毁。

还是埋伏在山谷两侧的战友,用机关枪猛扫坦克后面的敌军,把敌军挡在了山谷之外,让坦克落了单,坦克才退回去,没有冲到他们阵地。

(美军坦克)

第二次战斗,我军险胜。

美军又来攻击了。这次可是拼上了家当。一次性出动48辆坦克,还让航空营、重炮营也来参战。

航空营出动飞机,对我军阵地轮番轰炸。炮兵营动用大炮,对我军阵地炮击。阵地上,尘土飞扬,火光冲天,硝烟味,焦糊味充斥在空中。

一个多小时后,美军以为我军一定损失惨重,48辆坦克在大量步兵的拥簇下,准备冲锋。

其实,在敌机轰炸我方阵地时,战士们在坑道中躲藏,看敌机的热闹。等美军进攻时,我们的战士出场了,大炮怒吼了。

(装备齐全的美军)

我军火炮不炸坦克,专炸坦克后面的步兵。埋伏在山谷两侧的战士,在大炮的掩护下,抬着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把前面的坦克炸伤,堵住后面的坦克,然后炮击坦克群。

但敌人也很聪明,马上轰击两侧的公路和山坡上的我方阵地,掩护坦克冲锋,一部分坦克还真冲了出来,几乎冲到了指挥所。

(志愿军战斗中)

关键时刻,反坦克大队,把野炮拉到美军坦克对面,与他对射,把领头的几辆坦克摧毁。美军没有见过这种对决法,其它的坦克吓得掉头就跑。

这天,美军从上午打到下午,始终无法突破志愿军的防线,被迫撤回。这次进攻,美军出动48辆坦克,被击伤击毁18辆。

此后,美军又组织了不少次冲锋,皆被志愿军轻松化解。一直到11月初,美军一共报废40辆坦克,也没能跨出一步,越过文登川。

(行进中的美军坦克)

这场让美军记忆深刻的战斗,在了解了我军的兵力部署后,简直是无地自容,欲哭无泪。

二、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

我们先看看美军的兵力部署。

美军一个师都配有炮兵团,炮兵团有4榴炮营,每营拥有18门炮,共72门。还有一个师直接管辖的高射炮营,装备64门当时最先进的自行高射炮。

每个师下有3个步兵团,每团有一个重迫击炮连,一个反坦克连,配炮少则12门,多则16门。

(美军在给坦克补充炮弹)

每个团下属的营中,也有一个直属迫击炮排和无后坐力炮排,有4门炮。每个连队,也编制有轻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班,有3门炮。美军的火炮,真是装备到了极致。

美军的师团,都有1个坦克营。一般情况下,美军一个师配备的各式各样的大炮,高达352门。

美军一个师,还有一项特权,随时要飞机,对对方进行空中打击。美军在轻武器方面,以7.62毫米的步枪、卡宾枪、机枪为主,全师装备m1加兰德步枪、阻击型步枪等等,各种各样的枪支数万支。各个作战单位,还配有火箭筒546具。

(志愿军在二次战役中歼敌场景)

相比于美军,我军装备的情况,实在是不值一提。

我军每个师有2个炮兵营,一个是只有12门炮的炮兵营,一个是有12门重迫击炮的迫击炮营。

师部还有1个火箭炮营和1个直属榴弹炮团,各配炮9门、16门。每师下有三个团,每团直辖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炮兵连。炮兵连配4门92式步兵炮,迫击炮连配炮可多可少,多时配6门,少时就4门,规格一般为81/82毫米。

(美军坦克群)

每连下属一个炮机炮班,配60毫米迫击炮2门。算下来我军一个师共有333门迫击炮,108门直射炮,190门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

我军一个师没有一辆坦克,更没有一架飞机,还面临着后勤供应不上的窘境。我军装备的轻武器,基本上还是解放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步枪,手榴弹,机关枪、冲锋枪很少。

从双方的火力配置来看,我们和美军在此方面,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特别是迫击炮的炮弹,我国不能自给自足,主要靠从敌人那里缴获,经常出现断炊的现象。很多时候,战士们都不舍得用大炮,除非非常关键的战役,才会使用火炮。

(前进中美军装甲部队)

从美军的火力配备上,可以看出美军火力配备远近结合,层次分明,曲直交叉,体系完备。难怪美军在战场上这么自信。

但在此次炮击坦克之战中,美军在飞机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出动一个师的兵力,我军真正与之交战的,仅仅是610一个团。

难怪美军了解我军兵力配置真相以后,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也许从那一仗之后,他们和中国人打仗,就没有了信心。

(美军坦克)

装备再先进,武器的威力再大,也有致命弱点,人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战争的胜利,将领的英明指挥,起着关键的作用。204师的师长曹玉清就不是等闲之辈。

三、一代将领,战功卓著

作为一名将领,曹玉清具有《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说的素质:将者,智、信、仁、勇、严。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曹玉清将军)

而他的这些素质,都是从战争中培养出来的。曹玉清,湖南新晃县人,侗族,出身贫苦家庭。为糊口1924年参加国民党军。

1929年,曹玉清率部投奔黄公略领导的红军部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后来由于负伤,被编入15军,进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还参加了那里的反围剿斗争。

曾参加西路军西征,失败后被捕,后国共合作,才被释放,回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抗日战争中,参加和领导了开辟洪湖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曹玉清与夫人合影)

中原突围前,他任1旅3团团长。中原突围后,他的部队和苏北的新四军会合,在苏北,他参与指挥了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和两淮保卫战。

1945年底他任1旅副旅长,后1旅改为新四军独立师,他任副师长,参加了孟良崮战役。

1948年,他任晋冀鲁豫14纵队41旅旅长,1949年7月14纵改为70军,他任70军209师师长。率部参加解放安阳、新乡、邯郸战役。

(淮海战役中缴获的国民党坦克)

直到1951年,他入朝作战,任志愿军68军204师师长。他如此丰富的作战经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参加了淮海战役的孟良崮之战。

正是在这个战役中,他有了打坦克的经验。他清楚地记得:他的部队针对坦克的弱点:履带底盘容易破坏,战术指挥缺乏重点,车内乘员训练水平较低,自创“挖眼揪耳”战法,用泥巴糊住坦克的瞭望镜,拔掉坦克的通讯天线。

淮海战役后期,杜聿明集结10坦克,企图跳出解放军包围圈:解放军先打掉坦克后面的步兵,卸掉坦克的铠甲,使坦克变成了“光腚”铁龟。

这些经验,都给他打美国坦克奠定了基础。此次炮击坦克之战中,美军在飞机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出动一个师的兵力,我军真正与之交战的,仅仅是610一个团。

四、文登川之战留名战史

(志愿军痛打美军宣传画)

文登川是通向朝鲜北部的咽喉要道,美军要往北进发,是必经之路。否则,就要绕很远的路,时间就是战机,战机稍纵即逝。

美军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夺这个地方,我军抢先占领公路两侧的高地,阵地上还有防空袭的坑道,这些对我们非常有利,可以补足我们武器装备的不足。

一旦和美军交起手来,只要根据战场上情况的变化,调整战术,打败美军的几率,是很大的。几十年的作战经历,使曹玉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战机,这是他的能力强项。

(志愿军取得胜利)

事实也证明,曹玉清在这次战斗中,指挥得当,时机把握准确。战士反击及时,作战效率高,成果显著。

陈毅元帅在《鲁南大捷》这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坦克都成废铁堆。…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将贼应垂泪”,来形容此时此刻的美军,也很形象贴切。

致敬志愿军的将士们!

32 阅读:9875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