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烘托渲染。把它借用到写作中,就是指那些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2)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3)它不尚华丽,只求务实。
所以,一说到“白描”手法,我们一定会想起大文豪苏轼对大诗人王维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果一首诗中用到了“白描”,那一定是“诗中有画”。比如,宋代诗人翁卷《乡村四月》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就是一种典型的“白描”手法。又如,南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是一种典型的“白描”手法。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用到“白描”手法的诗词很多,就像苏轼评价的,王维用到“白描”手法的诗词也很多。比如这首《淇上田园即事》中的“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再如这首《渭川田家》中的“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但虽然很多诗词都用到了“白描”手法,但是全诗都是“白描”,却很少见。我们再以王维的这首《渭川田家》为例,它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就是一种抒情,而不是“白描”手法。所以,苏轼评价他的诗是“诗中有画”,是非常恰当的。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首诗,它的全诗都是“白描”,没有一点抒情的句子?如果能满足全诗都是“白描”,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诗即是画”,而不止是苏东坡所评价的“诗中有画”。除了“诗即是画”的要求,我们再加上全诗都是描写风景,而没有抒情的要求。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我以为只有两首“唯二”的“五言诗”。
第一首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代表作《终南望余雪》,但这首诗只是勉强符合要求: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遥望终南山,它的北岭特别秀丽;皑皑白雪,聚集在山顶,就好像是飘浮在云间一样。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大雪过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这首诗,首先满足了全诗都是在写景,没有抒情。当然,说它勉强符合要求,是因为第一句“终南阴岭秀”中的“秀”字,带了抒情成分。但一句“终南阴岭秀”还是在描写终南山北岭的风景。
然后,它满足了全诗都是“白描”,就是所谓“诗即是画”。能满足这个要求的诗词,其实还有,比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全诗也都是“白描”。但它不满足全诗都在写景的要求:因为“天寒白屋贫”中“贫”字带有抒情的成分;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句带有人类活动,不是完全写景的诗句。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我们再回过头看这首《终南望余雪》,当读完“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是不是我们总觉得诗人意犹未尽?这首诗要是大诗人王维来写,断然不会这样。比如,我们读他的代表作《使至塞上》,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总以为这首诗该结束了,可以让读者以沉浸在这壮丽风光中而掩卷了,但他却没有,却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结尾。这当然有他的道理,它是和第一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的。
但这首《终南望余雪》,却是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结尾最好,因为开头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也就不需要什么抒情的诗句来呼应它了。如果是再往下写,我以为,还是写景好,任何抒情的句子,就显得画蛇添足了。但如果继续往下写景,就像诗人自己说的,写“终南望余雪”的意已经尽了,没有可以再写下去的内容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而最满足全诗都是“写景”,而且都是“白描”的古诗,则是南北朝诗人吴均的这首《山中杂诗》,它完美的满足了所有要求: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际见来烟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非常完美,四句诗都是“写景”,而且也都是“白描”,不带一点抒情成分。你再也找不到第二首诗是这样的,除了祖咏的那首《终南望余雪》勉强可以一比。
竹中窥落日
“白描写景”的诗词不是没有,而且很多质量也很高。比如,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也都是“白描”,也都是“写景”。只有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包含了深深的抒情成分。
这首诗,虽然是“白描”,但“动静结合”写得非常妙!第一句,“山际见来烟”中,“山际”是静,“来烟”是动;第二句,“竹中窥落日”中,“竹中”是静,“落日”是动;第三句,“鸟向檐上飞”中,“檐上”是静,“鸟飞”是动;第四句,“云从窗里出”中,“窗里”是静,“云出”是动。一静一动,非常完美。
鸟向檐上飞
这首诗不但是写景,而且是选取景物也非常特别。“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里”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这些,无不显示了诗人的用心,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演,精心的选择自己的镜头。
关键是这首诗,虽然句句写景,但又句句似乎在抒情。比如,第一句,“山际见来烟”,“烟”和“云”一样,在传统文化中,是自由的象征;第二句,“竹中窥落日”,“竹”,则是君子和归隐的象征;第三句,“鸟向檐上飞”,“鸟”也是自由的象征;最后一句,“云从窗里出”,“云”毫无疑问象征了自由和归隐。
云从窗里出
还是套用清末大儒王国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无一不是在表达诗人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感!
这种不动声色,寥寥几笔写景,就把诗人心中的理想表达了出来,和国画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诗词中,有很多“写景”非常好的。比如,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这首诗,除了“寂寞小桥”、“和梦过”,带了抒情成分,其他就是完全的“写景”了。再如,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只有第三句,“今夜偏知春气暖”,带了抒情的成分,其他写景都非常美!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但这首诗,就完完全全是写景,没有一点抒情的成分,在中国诗歌史上,非常罕见,几乎找不到第二首这样的诗词。
同样,我们读这首诗,读到“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总感觉诗人意犹未尽,总觉得后面还要再说点什么,但诗人就是这样结束了。不得不让人有点惋惜,就像“断臂的维纳斯”,虽然惋惜,却让人永远记住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