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说说诗词中“红旗”的意象,让我们更加理解国旗历史渊源

快乐鉴骚词 2024-10-02 04:19:53

说起“国旗”的红色,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象征了革命,其实是象征了烈士的鲜血和牺牲。今天,我们要说说“红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中国人喜爱“红旗”,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在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了吉祥、喜庆和尊贵。同时,“红色”在心理学上代表着热情、激动和轰轰烈烈的情感,它能够鼓舞勇气。所以,在中国历史中,各王朝就非常喜欢使用“红旗”作为军旗。

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这种对“红旗”的使用,在唐代最为广泛。

1.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苏颋

虽然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黄色”是天子之色,但是,皇家也很喜欢“红色”。比如,唐代天子出行,仪仗队里就挂满了“红旗”。这首唐代诗人苏颋的《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就明确表现了大唐王朝对“红旗”的喜爱: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御道”,皇帝車駕所走的道路。“翠辇”,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帝王车驾。

在皇帝车驾所经过的道路上,红旗飘飘的仪仗队首先出现了;装饰华丽的帝王车驾,在美丽园林中游览。

这里的“红旗”,象征了皇家的尊贵、吉祥和喜庆,同时,也象征了队列的规模宏大。而“翠辇”,则象征了皇帝的最贵。

最后一句,“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谁能明白穆天子的心思,只是对白云秋天的景色空留赞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起喜欢出游的天子,那周朝的穆天子名气最大,但穆天子只知道赞美天地景色,而不知道治理国家,只有我们当今的天子,才是治理国家的能手,而不是只知道赞赏美景。

所以,中国人喜欢“红色”和“红旗”,是从国家到民间都喜欢。

2.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王昌龄

大唐军旗喜欢使用“红旗”,几乎所有的边塞诗人都在代表作中提到过“红旗”。比如,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大漠风尘日色昏”,形容的是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因风沙而变得昏暗。“红旗半卷出辕门”,则描绘了前线军情紧急,唐军迅速出击的情景。“红旗”是军队的标志,而“半卷”可能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或是隐蔽行动,使敌人难以发现。“辕门”指的是军营的大门。

在这里,“红旗”就是唐军的象征!

另一位伟大的边塞诗人岑参在其代表作《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首诗写得非常壮观宏大,“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纷纷暮雪下辕门”形容的是傍晚时分,大雪纷飞,飘落在军营的门前。“风掣红旗冻不翻”则形容红旗因为冰雪冻结,即使风吹来也不再翻卷。

一句,“风掣红旗冻不翻”,象征了大唐的军魂,即使是天寒地冻,军队的意志也是“冻不翻”,永远耸立在人们面前。

这两首诗的特点都是一样的,不直接写军人,而是以“红旗”来指代,“红旗”的精神,就象征了军人的精神,军队的精神。

3.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孟郊

在大唐,除了边塞诗人爱写军队,爱写“红旗”,那些非边塞诗人也爱写。比如,诗人孟郊,不是以“边塞诗”闻名,但也有这首《送郑仆射出节山南》,写到了“红旗”: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倾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国老”指的是年高德劭的老臣,这里特指郑仆射,他被派往外地担任军事长官。“出为将”意味着他从中央政府的文职岗位上被派到地方去做将领。“红旗”通常指的是军队的旗帜,这里可能象征着军队或者某种权威和荣耀。“入青山”则描绘了红旗在青山映衬下进入战场的画面,青山也可能指代边远的山区。

一位资深的老臣被任命为将领,带领着军队(红旗象征着军队)进入青山环绕的边疆或战场。

中唐诗人陈羽也在《从军行》中写道: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横笛闻声不见人”意指在风雪交加的战场上,虽然能听到横笛的声音,但却看不到吹笛的人。这里的“横笛”是军中常用的乐器,声音通常用来传递信号或提振士气。“不见人”则描绘了大雪纷飞,视线受阻的环境。“红旗直上天山雪”则形容在白雪皑皑的天山之上,红旗迎风招展,直指山顶。这里的“红旗”是军队的标志,象征着军队的士气和决心。“直上”表现了军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

所以,在唐代,以“红旗”象征军队,是很普遍的事情。

4.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窦庠

在传统文化中,历代的中原王朝都崇尚“红色”,以“红旗”为军旗,这是区分中原军队和游牧军队的一个最为明显的标识。中唐诗人窦庠在《灵台镇赠丘岑中丞》中写道: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

近来胡骑休南牧,羊马城边春草生。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天刚刚亮了,天山脚下大雪过后,才半晴半阴,外面的景色很不好识别;但那“红旗”招展的地方,哪怕是是远远的望去,就知道那一定是汉军的营地。

而在文学家韩愈的这首《赠刑部马侍郎》,又是以“红旗”来区别是朝廷军队还是叛军的:

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

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阙致时康。

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

“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红旗”指的是军队的旗帜,“照海”形容其威势之大,甚至可以映照到海上,“压南荒”则意味着军队的威力足以平定南方的荒远之地。“徵入中台作侍郎”中的“徵入”意为被征召,“中台”指的是中央政府的高官职位,“侍郎”是古代的一种官职,通常指副职,这里指的是刑部侍郎马总被征召入朝,担任侍郎的官职。

韩愈所处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朝廷经常要通过军队讨伐各地割据军阀。

也有以“红旗”象征了政府的,比如,这是诗豪刘禹锡的《寄杨八寿州》:

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

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

桂岭雨馀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

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

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

“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在寿春城中,风中红旗飘扬,全城的人都在载歌载舞,迎接着装饰华丽的车驾。这反映了当时寿春城的繁荣景象和对官员或贵族的尊敬。

5.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

李贺是非常向往军旅生活的,比如,他在《南园十三首》中写过名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而这首《雁门太守行》,也是他的代表作: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半卷红旗”意味着战旗被半卷着,这通常是为了减少风的阻力或是在隐蔽行军时的做法。“临易水”则表明军队已经到达了易水河边,易水是位于今天河北省的一条河流,这里也是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出发的地方,因此这句诗也隐含了悲壮的意味。“霜重鼓寒声不起”则形容夜晚寒冷,重霜覆盖,连战鼓的声音都因为寒冷和霜冻而变得沉闷,不再像平常那样响亮。这里的“鼓”是古代战场上用来鼓舞士气的工具,而“声不起”则形容鼓声因为寒冷而变得低沉。

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充满了盛唐的大气和豪气,整首诗,一点都不输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

而唐代诗人张祜的这首《观徐州李司空猎》,也一点都不输大诗人王维的《观猎》: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一句,“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写出了军队打猎的气势。“红旗”猎猎,向着太阳的方向前进;白马呼啸,飞速的向着北风而去。

可以说,只要我们从唐诗中看到到唐军,就会看到“红旗”,就会看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唐代的军魂,唐代的“红旗”,又到了今天,依然被我们中华儿女所继承,我们将又开创一个盛世。

6.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

到了宋代,已经没有了唐代那种睥睨天下的军魂,但流淌在中华血脉中的“红旗”精神,却在民间得到了传承。宋人喜欢观潮、弄潮,而弄潮儿的队伍,其核心是手持“红旗”的那位。北宋词人潘阆在《忆馀杭十首·其十》中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涛儿”指的是那些勇敢的弄潮儿,他们敢于在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头站立,展示他们的勇敢和技巧。“手把红旗”则形容他们手中握着的红旗在波涛中依然能够保持干燥不被水打湿,这既体现了弄潮儿的技艺高超,也象征着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如果我们看过钱塘潮,就可以知道,弄潮跟军队打仗没有太大的差别,都需要勇敢、毅力和智慧,特别是,都把“红旗”作为象征。可以看到,唐代的传统,被民间的中华儿女完整的继承下来了。

北宋词人黄裳在《减字木兰花·竞渡》中写道: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这首词写的,又是一项宋代民间喜爱的运动,“赛龙舟”。它也体现了军中的竞争和合作精神,也是唐代军魂在民间的传承。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这里的“红旗高举”意味着竞渡的龙舟上高高地挂着红旗,“飞出深深杨柳渚”则形容龙舟从柳阴深处的水洲迅速出发,如同飞出一般。

宋代重文轻武,大唐军魂在宋军中,可以说是消失殆尽。不但没有开疆扩土,甚至连已有的国土都保护不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宋军虽然没有了唐军的军魂,但大唐军魂却在民间被完整保留了下来,“红旗”精神依然在中华民族传承,没有丢失。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代,又被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发扬光大。

7.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王圭

中华民族的“红旗”精神,不止在宋代民间得到传承。也有不少的宋代文人,心中藏着一把火,喜欢传统的“红旗”精神。北宋诗人王圭在《闻种谔米脂川大捷》中写道: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疋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宋代真是绝大多数时候是“无人能报国”啊!只有少数时候,才有“红旗行去取凉州”,才有少数如岳飞这样的英雄,高举“红旗”,直去凉州,夺取凉州。

宋代诗人曹勋的《塞下曲二首·其一》,也重现了大唐边塞诗的辉煌:

天声未畅威穷发,将军已过长城窟。

红旗半捲夜归来,马蹄踏碎天山月。

红旗半捲夜归来,马蹄踏碎天山月

一句,“将军已过长城窟”,宋代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在曹勋的诗歌中才能看到。一句,“红旗半捲夜归来,马蹄踏碎天山月”,是唐诗所特有的豪迈。一句,“马蹄踏碎天山月”,比得上岳武穆的那句,“壮志饥餐胡,笑谈渴饮匈奴血”。

大词人辛弃疾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红旗”精神,他在《水调歌头·其七》中写道:

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

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

种柳人今天上,

对酒歌翻水调,醉墨捲秋澜。

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

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

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

谁唱黄鸡白酒,

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

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

“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

“谁唱黄鸡白酒”,用以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黄鸡和白酒是古代文人墨客用来象征闲适生活的事物。“犹记红旗清夜”,则是回忆起往昔战旗飘扬的清冷夜晚,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词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千骑月临关”,则描绘了月光下,千军万马整装待发的壮观场面,体现了词人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无限怀念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虽然宋代重文轻武,但中华民族的“红旗”精神,仍然在不少胸怀大志的文人身上传承,这也是中华民族“红旗”精神永垂不朽的另一个根源。

0 阅读:2
快乐鉴骚词

快乐鉴骚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