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十八日,尹嘉铨因冒失请求将父亲的牌位送进孔庙,被判处凌迟。然而,就在断头饭的那一刻,尹嘉铨依然能吃下两块肉,喝下三杯酒,乾隆皇帝得知后,最终下令将刑罚减为绞刑。尹嘉铨出生在一个逐渐走向中兴的仕宦家庭。他的父亲尹会一是当时有名的大学者,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品。尹嘉铨本身虽然学术水平一般,但官运却不差,曾任大理寺卿。
然而,他的“名气”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完全是因为“请谥获罪案”。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一场惊天大案悄然拉开序幕。当时乾隆皇帝西巡五台山,路过尹会一的老家保定。已退休在家的尹嘉铨送出两份奏折,明确指出父亲尹会一的学问和人品冠绝当代,完全有资格进孔庙享受天下人的顶礼膜拜。同时,他还要求乾隆皇帝给父亲定个谥号。这在当时无疑是异想天开的举动。尹嘉铨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请上父亲的牌位,当然可以光宗耀祖;即便请不上,也能借此机会让皇上知道他的存在。然而,他忽略了乾隆皇帝当时的心情。乾隆皇帝西巡五台山,一路接受各地官员的热烈欢迎和奉承,心情自然是愉悦的。但尹嘉铨的另类奏章,却让乾隆大为不悦。
折子一递上去,从东汉开始,配享孔庙的不过172人而已,这些人中除了孔子的弟子们之外,全都是像诸葛亮、李纲、文天祥、陆秀夫、朱熹、程颢、王守仁这些举世公认的牛人。尹会一虽然学问不错,但与这些大儒相比,无疑还相去甚远。乾隆皇帝读了尹嘉铨的奏章后,批道:“谥乃国家定典,岂可乱求!”打发他了事。如果事情到此结束,也就算了。谁料尹嘉铨还有折子,这折子更是将娇撒到了极致。在第二封奏章中,尹嘉铨纵横古今,臧否人物,说自己请谥是为了弘扬父亲的道学,深层次上是维护皇上的尊严。乾隆皇帝读了这封奏章,勃然大怒,批道:“竟如此狂吠,不可恕矣!”随即下令将这个不安分的退休官员捉拿到京问罪,同时还指示直隶总督严厉查抄尹嘉铨在保定的老家,刻有他作品的石碑也被磨平了。
尹嘉铨虽然已退休,但在北京仍有住所。因此,除了保定老家的查抄,乾隆还用“日行六百里”的急件,星夜发往北京,要求留守的内阁大学士英廉“即速前往严密查抄,毋任丝毫隐匿寄顿”。面对如此严格的命令,英廉不敢怠慢,迅速行动,将尹嘉铨在北京的住所彻底搜查了一遍。尹嘉铨被押解到京师后,完全傻眼了。他认罪态度非常坚决,连呼:“我糊涂该死,更有何辩?”但乾隆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尹嘉铨的请求是对自己的巨大侮辱。
联合办案的吏部、刑部看乾隆的脸色行事,最终定了一个极刑中的极刑:凌迟。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之一,被处以凌迟的人,通常会被一刀刀切成碎块。尹嘉铨年已古稀,面对如此残酷的刑罚,他竟然在死囚牢中表现得非常平静。断头饭的时候,他还能吃下两块肉,喝下三杯酒,显得从容不迫。尹嘉铨的这种表现,引起了监斩官的注意。监斩官在报告中写道:“尹嘉铨年已古稀,仍能从容面对断头饭,显见其并无恶意,只是行事不当。”乾隆皇帝在审阅这份报告后,心中逐渐起了波澜。
他虽然对尹嘉铨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也意识到,对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施以如此残酷的刑罚,未免过于无情。最终,乾隆皇帝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将尹嘉铨的刑罚减为绞刑。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毕竟,尹嘉铨的行为已经触及了乾隆皇帝的底线。但乾隆的宽容,也彰显了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气量。
一位老臣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叹道:“皇帝陛下真是英明,既能维护朝廷的尊严,又能彰显仁慈之心。尹嘉铨虽有错误,但终究罪不至死。”尹嘉铨被判处绞刑后,仍然心存感激。他在临刑前,对前来告别的家人说:“我虽然糊涂,但最终还是能感受到皇恩。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都要忠诚于国家,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走上绝路。”家人们泪如雨下,纷纷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