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留下遗诏,列出五个人名让乾隆予以照顾,但仅有两人结局不错

熊玲历史 2025-01-09 15:45:40

雍正留下遗诏,列出五个人名让乾隆予以照顾,但仅有两人结局不错

天子一诏,重若千钧。雍正皇帝驾崩前夕,留下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诏,特意在其中点出五个重要人物的名字,叮嘱太子弘历要善待他们。这五人分别是和亲王弘昼、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

世人都说乾隆是个明君,在位六十年,创造了"康乾盛世"。可谈到这五人的结局,却令人不禁唏嘘。据史料记载,这五人中竟只有两位善终,其他三人或被贬逐,或受打击,或饱受羞辱。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雍正皇帝如此郑重其事地托付,乾隆却似乎并未完全遵从父命?这五个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们的命运为何会如此迥异?

一、雍正临终遗诏的深意

雍正十三年九月,紫禁城内一片肃穆。雍正皇帝在养心殿召集心腹大臣,手持朱笔,亲自拟定了这份千钧重的遗诏。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皇帝疲惫却坚毅的面容。

当时在场的大臣中,就有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位重臣见证了雍正写下遗诏的全过程,也看到了皇帝在提到这五个人名时,那份难以掩饰的深意。

雍正对五人的评价,可谓是知人论世之典范。他将和亲王弘昼与太子弘历的关系比作"同气至亲,实为一体",足见雍正对这对兄弟情谊的重视。弘昼虽然性格跳脱,但从不觊觎皇位,这一点让雍正十分放心。

说到庄亲王允禄时,雍正用了"心地醇良,和平谨慎"八个字。允禄是康熙十六子,在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中保持中立,这让他在雍正朝得以善终。雍正虽然提到允禄"遇事少有担当",但仍将他列入遗诏,可见雍正对这位兄弟的信任。

对果亲王允礼的评价最为特别。雍正称他"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却又提醒后人"气体清弱,不耐劳瘁"。这番话里既有赞誉,又有体恤,显示了雍正对这位皇兄的了解之深。

最令人瞩目的是对张廷玉和鄂尔泰的评价。雍正特意提到要让这两人"配享太庙",这是何等殊荣!在清朝历史上,能获此殊荣的汉臣寥寥无几。

雍正的用意很明显:他希望乾隆能够善待这些亲近之人和功臣。为此,他还特意在遗诏中写下"亲正人,行正事,闻正言"的箴言,既是对太子的期许,也是对这些大臣的托付。

遗诏写就后不久,雍正便驾崩了。当太子弘历继位,这道遗诏便成了他施政的重要参考。乾隆初年,他确实也按照父命重用了这五人。弘昼得以继续享受荣宠,允禄和允礼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更是位居军机要职。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朝廷局势渐渐起了变化。这五个人的命运,也将随之转向意想不到的方向。权力更迭之下,一场场政治风云即将在紫禁城内上演。

二、乾隆初年的权力格局

乾隆登基之初,朝廷内外局势微妙。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新帝,面临着一个庞大帝国的重担。在他身边,既有父亲留下的这五位重臣,也有渐渐崭露头角的新贵。

登基大典结束后的第三天,乾隆便在太和殿召开了第一次朝会。殿上群臣林立,新旧势力交错。这一天,乾隆宣布了他的第一个重要决定:保留军机处制度,并任命允禄、允礼、张廷玉、鄂尔泰为军机大臣。

有趣的是,这四位大臣的座次安排颇有讲究。允禄和允礼作为宗室亲王,位居上首;张廷玉和鄂尔泰虽为军机重臣,却要坐在下首。这种微妙的座次安排,体现了满汉区别的政治传统。

乾隆元年三月,一场重大变革悄然展开。新帝下令整顿军机处章程,规定今后宗室王公不得入军机处办事。这道看似平常的旨意,实际上暗藏玄机。

要知道,在雍正朝,宗室王公入军机处是常事。允禄和允礼作为亲王,本可以凭借血缘关系左右朝政。但这道新章程出台后,他们虽仍挂着军机大臣的头衔,实际上已经无法参与军机处的日常事务。

这一变革带来的影响很快显现。原本热闹非常的军机处,宗室王公的身影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进大臣,他们大多是乾隆亲自提拔的人才。

同时,朝廷内部也开始出现了新的权力分布。张廷玉和鄂尔泰虽同为军机重臣,却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政治圈子。张廷玉倚重汉臣,与科举出身的文官交好;鄂尔泰则与满洲贵族来往密切。

这种分化在一次议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乾隆二年,关于西北用兵的问题上,张廷玉主张稳扎稳打,而鄂尔泰则提出速战速决。两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下,最终不得不请乾隆裁决。

此时的权力格局,就像一盘精妙的棋局。乾隆作为执棋者,正在谨慎地调整着每一步棋子的位置。他一面要平衡满汉势力,一面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

而在这盘棋局中,雍正留下的这五个重臣,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军机处的改制,不过是一个开始。更大的变革和考验,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三、朝堂暗流的涌动

乾隆三年春,一场看似普通的御前奏对,却暴露了朝堂之上潜藏的暗流。这一天,张廷玉在军机处处理公文时,发现了一份来自山东的奏折,其中提到鄂尔泰亲信在地方上的几件不当举措。

谁知这份奏折刚送到乾隆案前,鄂尔泰便率先上书,指控张廷玉私下结交科道言官,暗中收集对手的不利消息。一时间,满朝哗然。

这场风波的背后,实则是"张党"与"鄂党"之争的冰山一角。张廷玉倚重汉臣,其门生故吏遍布六部九卿;而鄂尔泰则与满洲权贵交好,在八旗子弟中威望甚高。两派势力此消彼长,让乾隆朝廷蒙上了一层微妙的色彩。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学士朱轼在一次廷议中,公然指出军机处权力过重,建议效仿明朝"内阁制"。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张廷玉的支持,而鄂尔泰则坚决反对。

朱轼此议看似针对军机处,实则暗含深意。要知道,当时军机处大权在握,而鄂尔泰作为满洲重臣,在军机处中话语权最重。若改为内阁制,汉臣便可借此夺回部分权力。

这场争论最终以朱轼被革职告终。但从此以后,满汉之争更趋激烈。张廷玉的支持者多在六部任职,常以章程条例相掣肘;鄂尔泰的亲信则大多把持军机要职,动辄以军国大事压人。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乾隆四年正月,太和殿举行新年朝会时,张廷玉和鄂尔泰竟然同时告病不参加。这在清廷历史上极为罕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朝堂上的紧张氛围。

更有趣的是,此时的宫廷里,一些新贵已经悄然崭露头角。年轻的大学士刘统勋就是其中之一。他既不倚附张廷玉,也不靠拢鄂尔泰,而是直接向乾隆献策,建议裁撤各种议政机构,将大权收归内廷。

乾隆五年,一场意外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鄂尔泰在巡视东北期间突然病逝,让满洲一系元气大伤。张廷玉似乎就此得势,但实际上,新任大学士傅恒已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乾隆的心腹。

这场暗流涌动的政治博弈,最终导致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不论是张党还是鄂党,都未能真正主导朝政。随着乾隆逐渐收紧权力,新的政治格局正在形成。

四、五人命运的转折点

乾隆六年夏天,紫禁城内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和亲王弘昼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竟然醉酒闹事。这位皇帝的亲弟弟不仅衣冠不整,还口出狂言,说自己才是最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这一闹剧让乾隆十分难堪。但有趣的是,弘昼不但没有受到严惩,反而在第二天就获得了一份厚礼——御赐的金樽美酒。这份反常的恩宠,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就在同一年,庄亲王允禄的命运却急转直下。一天,他在军机处值班时,对一份关于西北用兵的奏折提出异议。这本是寻常事,但当时新贵傅恒立即出面反驳,称允禄"不懂军务,妄议国策"。此事过后没多久,允禄就被免去了军机处的职务。

更令人意外的是,允禄被罢官后,曾多次在宫中遇到其他王公大臣,却总是闭口不谈政事,只说些园林花草的闲话。这种刻意回避的态度,反而让他的处境更加尴尬。

果亲王允礼的结局则来得突然。乾隆七年春,他正在主持修纂一部佛经,却突然病倒。虽然乾隆立即派御医前去诊治,但允礼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一个月后,这位饱学的亲王便与世长辞。

允礼去世时,他主持编纂的佛经才完成了一半。乾隆特意下旨,命人将这部未完成的佛经收入皇家藏书楼,以示对这位叔父的敬重。

张廷玉此时的处境也很微妙。虽然他仍掌管军机要务,但新贵傅恒的崛起,让他的地位渐渐动摇。一次廷议上,张廷玉建议重修《明史》,却遭到了傅恒的当面反对。傅恒认为,此时应该先修《清实录》,再议其他。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张廷玉的提议被搁置,而傅恒主持的《清实录》编纂工作却迅速展开。从此,张廷玉在朝中的话语权明显减弱。

至于鄂尔泰,他的结局倒是最为体面。在他去世后,乾隆不仅追赠他太保衔,还下令为他修建祠堂。但是,鄂尔泰的政治班底很快就被打散,他曾经扶植的满洲官员也大多被调离要职。

这五个人的命运转折,恰恰反映了乾隆朝政治风向的变化。随着新贵势力的崛起,雍正留下的这批老臣,正在逐渐淡出权力中枢。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五、最终结局的深层原因

乾隆十年,一场意味深长的场景在太和殿上演。这一天,乾隆召见了所有在京的大臣,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从此以后,军机处章奏必须经过御前大臣审阅才能上呈。这道看似简单的旨意,实则标志着皇权进一步收紧。

在场的大臣中,已经很难看到雍正遗诏中提到的那些面孔。和亲王弘昼虽然还在,但早已不问政事;庄亲王允禄虽未获罪,却也淡出了朝堂;果亲王允礼已经故去;鄂尔泰也已经离世;而张廷玉虽然健在,却已经很少出席朝会。

这种变化绝非偶然。翻开乾隆朝的档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乾隆在位的头十年里,几乎每年都会颁布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新规定。比如规定奏折呈递的时间,限制王公觐见的次数,调整军机处的章程等等。

这些零散的规定串联起来,就会发现一个清晰的脉络:乾隆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将权力收归自身。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乾隆八年时曾下令,所有大臣上书必须使用统一格式,不得加入个人意见。这看似是规范公文,实则是在限制大臣们的言论空间。

同时,乾隆还培养起了一批新的政治力量。以傅恒、刘统勋为代表的新贵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依附于任何派系,只对皇帝负责。这些人逐渐取代了雍正时期的老臣,成为朝廷新的中坚力量。

乾隆十二年,一件看似偶然的小事,印证了这种变化。当时有人发现,在皇宫的一处角落里,竟然还挂着一幅雍正年间的"廷臣像"。这幅画像上的大臣,正是当年雍正倚重的几位重臣。乾隆得知后,立即下令将画像移至库房收藏。

这个细节颇具象征意义。它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雍正遗诏中那五个人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他们的结局各不相同,但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原因:乾隆朝廷正在发生深刻的权力转型。

到了乾隆十五年,朝廷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新的制度体系已经建立,新的人事布局也已经形成。雍正当年留下的那五个重臣,或去世,或退隐,或失势,已经很难在朝廷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种变化反映出一个历史的必然:随着新君主的成长,一个全新的政治格局正在形成。而这五个人的结局,不过是这个大时代变迁中的一个缩影。

0 阅读:19
熊玲历史

熊玲历史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