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原志愿军首长去内蒙视察,发现一流浪汉竟是牺牲多年的战

奋发小史书 2024-11-03 10:04:37

1963年,原志愿军首长去内蒙视察,发现一流浪汉竟是牺牲多年的战友

1963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内蒙古赤峰市美丽河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身着军装的首长专程从北京赶来,为的是寻找一位失联多年的战友。当地村民们看到停在村口的军用吉普车,都感到十分好奇。而此时,在村里的一间破旧马厩中,一位衣衫褴褛的独臂老人正在整理他那一尘不染的被褥。这位看似流浪汉的老人,过去十年来一直默默生活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往。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独自一人在此地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这位军方首长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偏远山村?那位独臂老人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战友情谊?

一、寻人之旅

1963年12月15日,内蒙古赤峰地区迎来了一场大雪。一辆军用吉普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慢前行,车上坐着时任志愿军118师副师长翟文清和他的随行人员。这是一次特殊的寻访之旅,翟文清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赤峰市郊区的美丽河村。

当军用吉普车驶入村口时,正赶上村里的牧民赶着羊群归来。几辆军用车辆的突然出现在这个偏远的山村里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里的青壮年和孩子们都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意外的来客。

翟文清一行人首先找到了村委会。当时的村支书王德寿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几位军人模样的人走进院子,连忙放下手中的斧头迎了上去。经过简单的寒暄后,翟文清开门见山地询问村里是否有一位叫于水林的人。

王德寿听到这个名字先是一愣,随即回答说村里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不过他们都把他当成是个流浪汉。据王德寿介绍,这个于水林大约十年前来到村里,因为是残疾人,又没有亲人,村里便让他暂住在东边的一间废弃马厩里。

听到这个消息,翟文清的表情明显变得激动起来。他请求村支书立即带路去见于水林。王德寿见状有些诧异,但还是答应带路。此时已有不少村民跟在后面,都想知道这些军人为什么会来找村里的那个"流浪汉"。

穿过几条泥泞的小路,一行人来到村东头的马厩前。这是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门口堆着一些杂物。王德寿走上前去,对着门内喊道:"老于,有人找你来了。"

屋内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一个佝偻着身子的人影出现在门口。这个人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旧棉袄,左袖空荡荡的,正是于水林。当他抬起头看到站在院子里的军人时,身子明显颤抖了一下。

翟文清向前跨了一步,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形容枯槁的老人。突然,他大步上前,一把抱住了于水林。"老于,真的是你!我找了你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翟文清的声音有些哽咽。

围观的村民们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那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居然会和一位军方首长有这样深厚的交情。更令人意外的是,当翟文清松开手后,于水林竟然用他仅存的左手,给翟文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个动作虽然看起来有些别扭,但那挺拔的姿势和严肃的表情,却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军人气质。翟文清连忙还了一个军礼,然后示意于水林把手放下。

二、英雄往事

待翟文清在马厩的木凳上坐定后,他开始向围观的村民讲述于水林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这个故事要追溯到1951年的朝鲜战场。

当时,志愿军第40军正在准备横城战役。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敌军调集了大量精锐部队,意图在横城至砥平里一线发动反扑。1月25日凌晨,敌军果然分三路展开进攻,其中最精锐的部队便是从中路突进。

在这场战役中,于水林和翟文清同属第40军第一线作战部队。当时翟文清是连队指导员,而于水林是他手下的一名普通战士。那天夜里,于水林所在的侦察小组负责打探敌情。在漆黑的夜色中,他们发现敌军正在秘密调动装甲部队。

于水林立即向连队报告了这一重要情报。根据这个情报,志愿军及时调整了防御部署。但敌军的进攻来势汹汹,一个装甲连很快突破了志愿军的外围防线,直插我军阵地。

在这危急时刻,于水林主动请缨,带领三名战友埋伏在敌军装甲部队必经的一处狭窄山谷。他们携带了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展开近距离搏斗。

当第一辆敌军坦克进入伏击圈时,于水林果断向坦克履带投掷手榴弹。爆炸声响起,坦克履带断裂,庞大的钢铁巨兽顿时失去了行动能力。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坦克也相继被炸毁。由于地形狭窄,被击毁的坦克形成了路障,后续装甲车辆无法通过,整个装甲纵队陷入瘫痪。

就在这时,一辆敌军坦克发现了于水林的位置,向他藏身的战壕开火。于水林虽然及时卧倒,但右臂还是被弹片严重炸伤。尽管负伤,他仍坚持指挥战友们继续作战,直到援军赶到。

这次伏击战,于水林和战友们共计击毁敌军坦克5辆,装甲运兵车2辆,为歼灭这支敌军装甲部队立下了重要功劳。更重要的是,他们阻止了敌军的突袭计划,为后续的反击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为表彰于水林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志愿军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然而,由于伤势过重,他的右臂不得不截肢。在战地医院修养期间,于水林曾说过一句话:"一条胳膊换五辆坦克,这买卖值了。"

翟文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特别提到了于水林在战场上的冷静和勇敢。那次战斗后,他和战友们还给于水林起了个绰号叫"打虎英雄",因为他们都说这个年轻战士打坦克就像打老虎一样准。

村民们听完这段往事,都用完全不同的眼光看着于水林。谁能想到,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独臂老人,竟然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在场的年轻人更是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英雄,纷纷向他询问战场上的经历。

三、失联经历

在听完于水林的英雄事迹后,村支书王德寿提议大家转移到村委会的办公室继续交谈。在那里,于水林终于道出了这十余年来的失联经历。

1951年3月,于水林被转送至后方的战地医院。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为了保住性命,军医不得不截去他的右臂。手术后,他在医院养伤期间,多次要求重返前线。然而由于伤势过重,军医坚决不同意他返回部队。

1952年初,于水林被安排随一批重伤员返回国内继续治疗。在北京的军区医院里,他得知自己的部队正在前线打响新的战役。这位年轻的战士多次向医院请求返回朝鲜战场,但都被婉拒了。

出院后,组织上原本安排他回原籍安徽休养,并已经为他准备了转业手续。但于水林却选择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独自一人来到内蒙古这片陌生的土地。他说,既然不能再上战场,就选择到最需要人的地方去。

来到美丽河村后,于水林开始了他默默无闻的新生活。他主动找到村里的民兵连,利用自己的军事经验为民兵进行训练指导。每逢农忙时节,他总是用仅存的左手帮助村民干农活。1956年,村里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于水林成为了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成员。

让村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于水林虽然生活拮据,却会定期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据统计,这些年来他先后资助了12名学生完成学业。其中就包括现在已经成为乡村医生的李守仁。

面对翟文清的询问,于水林解释说,当时没有及时与部队联系是因为不想给组织添麻烦。他说自己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不想再给国家增加负担。这些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虽然住在简陋的马厩里,但他每天都会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

在村里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活动中,于水林经常向年轻人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但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队员们只知道他是位老兵,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战斗英雄。

1960年,村里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山洪暴发。于水林带领民兵连连夜转移村民,并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被困在低洼地带的三户村民。这件事情过后,村民们才慢慢发现这位独臂老人身上的不凡之处。

1962年,村里筹建文化站时,于水林主动捐出了自己积攒的200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还经常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在文化站教村里的孩子们认字读书。

翟文清听完这些事迹后,拿出一本陈旧的笔记本。那是当年部队为于水林记功的材料复印件。上面清楚地记载着,组织曾多次寻找过于水林的下落,但由于当时通讯条件有限,再加上于水林选择了一个偏远的地方生活,这才导致多年未能找到他。

四、寻人历程

翟文清放下那本泛黄的笔记本,开始向在场的村民们讲述寻找于水林的漫长过程。这段寻人历程要追溯到1953年。

当年,志愿军开始分批撤回国内。第40军在整理功勋档案时发现,战斗英雄于水林的去向一直未能确认。军部随即展开了寻找工作,首先联系了于水林的原籍安徽省凤阳县。然而当地却传来消息,于水林并未回乡。

1954年春,军部派出专门小组前往各大军区医院走访。通过病历记录查证,于水林确实在北京军区医院接受过治疗,但在1952年出院后就失去了踪迹。医院的护士回忆,当时于水林向她们打听过内蒙古的情况。

这条线索让寻找工作出现了转机。军部立即向内蒙古军区发出协查函。但内蒙古地域辽阔,仅凭一个大致方向很难开展工作。1955年至1958年间,军部通过《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发布寻人启事,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960年,一位转业到呼和浩特的老战友提供了重要信息。他说在1953年冬天,曾在火车站偶遇过于水林。据他回忆,于水林当时提到要去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个叫"美丽"的地方。这个地名虽然模糊,但为寻找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军部随即缩小搜索范围,重点排查内蒙古中部地区带"美丽"二字的地名。通过地方档案查证,发现有三个可能的地点:美丽河村、美丽山乡和美丽泉镇。寻找小组随即分头前往这三个地方走访。

1963年夏天,寻找小组来到美丽河村。当时的村支书告诉他们,村里确实有一位独臂老军人,但并不清楚他的具体来历。由于当时于水林正带领村民在山上修建水利工程,寻找小组只能先行离开。

1964年初,翟文清接到上级通知,让他参与寻找于水林的工作。作为曾经的直接战友,翟文清对于水林的特征记忆深刻。他决定重点调查美丽河村的线索。

经过详细走访,翟文清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村里的独臂老军人经常给孩子们讲横城战役的故事,而且对战役细节了如指掌。这让翟文清确信,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失联多年的于水林。

今年10月初,翟文清再次来到美丽河村。这一次,他特意带来了当年作战时的照片和立功材料。当他在马厩门口叫出"老于"的名字时,十多年的寻找终于画上了句点。

在场的村民们这才明白,为什么这几天会有这么多记者和领导来到村里。原来是为了寻找这位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而于水林只是简单地说:"就算找到我,也不能耽误村里的农活。"说完,他便起身去查看马厩里的几匹马。

五、回访纪实

1964年11月15日,一支由军区干部、记者和医护人员组成的工作组来到美丽河村。这是自于水林被找到后的首次正式回访。

工作组到达时,于水林正在村口的马厩里给一匹受伤的马钉掌。见到工作组成员,他放下工具,用围裙擦了擦手,把大家让进了简陋的马厩。马厩里除了几匹马,就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个旧军用背包。

军区的同志向于水林转达了首长的慰问,并送来了立功证书、军功章和补发的抚恤金。于水林接过证书和军功章,却将抚恤金推了回去,说这些年他一直能自食其力,不需要额外的补助。

工作组在村里住了三天,详细了解了于水林这些年的生活情况。据村里的老人介绍,1960年那场特大洪水后,于水林主动请缨担任村里的马厩管理员。他不仅要照料村里的十几匹马,还要负责给方圆几十里的牲口治病。

在工作组走访期间,先后有三个村子的村民骑马来找于水林看牲口。一位来自三十里外的牧民说,他家的羊群前几天突然生病,多亏于水林连夜赶去,用土法和草药治好了羊群,却分文不取。

医护人员检查后发现,于水林的右臂伤口处有严重的后遗症,建议他立即去医院治疗。于水林却说,等过了年再说,现在正是村里备耕的关键时期,马厩里的活不能耽误。

工作组还走访了于水林资助过的学生家庭。现任村医的李守仁拿出了一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装着于水林这些年资助他的收据,一共是428元。他说,于水林总是在每个月底悄悄把钱送到他家,从不让别人知道。

第二天,工作组陪同于水林去看望了他资助的其他学生。其中有两位已经成为了小学教师,一位在县医院工作,还有几位正在读高中和大学。每到一处,于水林都仔细询问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临行前的晚上,村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座谈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于水林这些年在村里的点点滴滴:1957年大旱时,他带领民兵队凿井找水;1961年粮食紧张时,他主动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困难户;1963年村里办夜校时,他每天晚上教大家认字。

工作组离开时,于水林特意嘱咐不要在报纸上宣传他的事迹。他说自己就是个普通的马厩管理员,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村里的马养得更好,让孩子们都能读得起书。

送走工作组后,于水林便又回到马厩,继续照料那匹受伤的马。傍晚时分,几个放学的孩子像往常一样,围坐在马厩门口,等着听这位老军人讲那些战火纷飞的故事。

0 阅读:6

奋发小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