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炸锅!诸暨6700年前‘龙图腾’现身,改写华夏文明起源史?

船长卡戎 2025-02-12 11:44:35

楼家桥,处在诸暨通往萧山和杭州的重要通道上,藏着往昔岁月的秘密。1996年,杭金衢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一场奇妙的发现悄然发生。在取土的时候,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文物,这些文物就像是历史偷偷留下的线索,一下子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很快,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火速赶到现场,展开了初步调查。

从1999年4月到2000年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楼家桥遗址进行了三次连续发掘。他们探索的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500平方米,发掘地点就在庙后山的东侧和西侧。遗址堆积的厚度在2到4米之间,这简直就是一个装满了过去故事的时间宝盒。

最底层的堆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里的文化特征和河姆渡文化极为相似,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好像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小世界。正是因为它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专家们给这个文化综合体取了一个新名字:楼家桥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就像是一部用泥土和文物写成的编年史,跨越了新石器时代以及商周两个重要时期。每一层都代表着人类发展的不同篇章。

出土了1000多件文物,有石器、陶器还有玉器。这些文物可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们是一个早已消失的世界的碎片。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个默默诉说故事的人,把史前人类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拼凑了出来。就好像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窥探到远古先民的日常生活,看着他们在没有文字记载的久远年代里打猎、创造、繁衍生息。

根据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的勘察,直接覆盖在遗址上面的淤泥层,是一种以“潮间带”为主,还夹杂着一些“潮上带”特征的海相沉积。所谓的“海进”,说的就是在相对比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里,因为海平面上升或者陆地下降,导致海水面积变大,陆地面积变小,海岸线朝着陆地里面推进的地质现象。这是大自然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塑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地貌,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地球是充满活力、一直在变化的。

遗址堆积的特性,确凿地证明了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时候,湘湖一带发生过海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的情况。就好像大地自己把这个古老的地质事件记录了下来,是地球不断变化的漫长故事里的一个篇章。次坞镇的楼家桥遗址,被看作是诸暨人迈出最初脚步的地方,那里留下了这一地区人类最早活动的痕迹。当考古刷轻轻拂去最后一层浮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器物与房址的排列组合,更是一部镌刻在土地里的文明史诗: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人类文明始终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找着生存的智慧。

另外!

在一件夹炭红衣圈足盆的外腹壁上,就在一组弦纹的中间,有一个奇怪的图案。它分散在两片陶片上,都藏着神秘之处:它的头像神话里的野兽,有圆圆的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长而弯的角,还有突出的口鼻,大大的嘴巴;它的躯干像爬行动物,有四条腿,拖着一条尾巴,摆出了一个正在跳跃的动态姿势,线条流畅优美。

在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用蚌壳摆成的龙的形象,被称作“中华第一龙”。而楼家桥遗址的这片陶片,和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中华第一龙”年代差不多。但这里就有个让人疑惑的问题了:

真是龙吗?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

0 阅读:1
船长卡戎

船长卡戎

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