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九十六岁的吕岱,坐镇交州,南宣国化,足可媲美班超通西域

群众魏蜀吴史 2025-03-29 03:17:36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吴少帝太平元年(256年),大司马吕岱在武昌去世,年九十六岁。这位一生镇岭南、平叛乱、战荆州、守武昌的传奇人物,终于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吕岱是三国有名的寿星

一、军政显能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泰州)人。

吕岱年轻时做过郡县官吏,后避乱南渡长江,进入吴地。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开拓江东的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孙权继位(参见)。孙权广揽英才,吕岱于此时投入其幕府,出任吴县(今江苏苏州)县丞。

有一次,孙权亲自查验各县仓库库存及监狱囚犯。当时各县令(长)、县丞都在,吕岱处对应问,从容不迫,深合孙权心意。于是孙权将他召到自己的郡署(当时孙权被朝廷任命的正式官职是会稽太守),做了掌管文书的录事。

后来,吕岱出补馀姚(今浙江余姚)县长。吕岱到任后,招募了一支千人的精壮队伍。

此后,会稽郡东冶(今福建福州)等五县乱民吕合、秦狼等叛乱。孙权即以吕岱为督军校尉,他和会稽西部都尉蒋钦一道出兵,生擒吕、秦二人,并平定附近的建安(今福建建瓯)、侯官(今福建闽侯)、汉兴(今福建浦城)、南平(今福建南平)、建平(今福建南平)五县,他因功被拜为昭信中郎将,蒋钦则升为讨越中郎将(参见)。

孙吴官修史书《吴书》还记载了一件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吕岱还曾督帅中郎将、广汉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尹异等,率兵二千人,西诱张鲁到汉兴郡寋城(疑在今陕西平利)。但张鲁识破吕岱之计,阻断道路,此事遂未成功,孙权于是又将吕岱召回。

吕岱曾设计诱张鲁,但没成功

按,此年曹操假途伐虢,以征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张鲁的名义,逼反韩遂、马超等关中十部(参见)。益州牧刘璋心怀恐惧,于是请在荆州的刘备入蜀,意图先一步占领汉中(参见)。吕岱在此时可能越过盟友刘备的防区,西进寋城,诱击张鲁。更有可能,他就是受孙权指派,随刘备入蜀,而后被刘备甩掉,一如当年曹操派朱灵、路招随刘备入徐州被刘备打发回去一样(参见)。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成都(今四川成都),自领益州牧。次年,孙权以刘备已得益州,索要前“借”的荆州,刘备不许,孙权即派偏将军吕蒙西取荆州长沙(治临湘,即今湖南长沙)、零陵(治泉陵,即今湖南永州)、桂阳(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三郡,吕岱督领孙茂等十将随战(参见)。

当时荆扬二州边界的安成(今江西安福)、攸县(今湖南攸县)、永新(今江西永新)、茶陵(今湖南茶陵)四县官员,一同进入桂阳郡阴山县城(今湖南攸县),聚合兵力,共拒吕岱。吕岱率军进围阴山,这些人不敌投降,于是三郡平定。

此时曹操已攻下汉中,刘备害怕双线作战,于是与孙权协议,以江夏(治沙羡,即今湖北武汉)、长沙、桂阳归孙权,南郡(治江陵,即今湖北江陵)、零陵、武陵(治临沅,即今湖南常德)归刘备,是为湘水划界。

湘水划界后,孙刘双方各自撤兵,孙权留下吕岱镇守长沙,而后引兵十万北进,发动第二次合肥之战,可惜被合肥(今安徽合肥)守将张辽以八百敢死之士击破,五校督陈武战死,中郎将徐盛受伤失矛,其与宋谦军一时溃散。亏得奋武将军贺齐与武猛校尉潘璋赶来,才约束住队伍。孙权在撤退时,在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再被张辽追袭,赖右部督凌统、折冲将军甘宁等拼死保护,孙权这才马跃断桥,逃到津南(参见)。

第二次合肥之战,打出了小儿止啼,也打出了孙十万

吕岱这边,形势也不容乐观。当时安成县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起兵响应关羽,再为叛乱。吴砀占据攸县,袁龙守在醴陵(今湖南醴陵),孙权以横江将军鲁肃攻打攸县,吴砀不敌,突围逃走。吕岱进攻醴陵,擒斩袁龙。他因此功被升庐陵(从豫章郡析置,治西昌,即今江西泰和)太守。

据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记载,吴砀在鲁肃攻城时,以“我受天子之命为安成县长,只知有汉,不知有吴”,严辞拒绝鲁肃的招降。安城城陷后,吴砀回到南海揭阳(今广东揭阳)故里,孙权据有交州后,交州刺史步骘认为吴砀是忠义之士,并没有怪罪他,但吴砀却依然选择终身不仕吴,终老于山林。

二、南定交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帐下大将关羽北伐围樊城、襄阳(均为今湖北襄阳),孙权背刺盟友,擒斩关羽,据有荆州。孙权为防刘备报复,积极向曹操靠拢。

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汉丞相、魏王。同年,曹丕篡汉称魏帝,改元黄初。孙权向魏称藩,被曹丕封为大魏吴王。

孙权向曹丕称藩,被封为大魏吴王

此前平定南方的交州刺史步骘被调回荆州,吕岱则接任交州刺史。

吕岱到交州后,高凉郡(从合浦郡析置,治思平,即今广东恩平)贼帅钱博乞降。吕岱承袭旧制, 以钱博为高凉西部都尉。又有郁林郡(治布山,即今广西桂平,或说贵港)夷贼攻围郡县,吕岱又率兵讨破。当时邻近的桂阳郡浈阳县(今广东清德)贼人王金,聚众在南海郡(治番禺,即今广东广州)界,领头作乱,为害一方。孙权又令吕岱往讨。吕岱生擒王金,并将其押送武昌(今湖北鄂州)。

此战,吕岱共斩首、生擒一万余人。他因功升安南将军,假节,封都乡侯。

吴王黄武五年(226年),任交阯(又作交趾,治龙编,即今越南河内)太守四十年的士燮去世。士氏一族长期雄踞岭南,此时虽已归附,但仍有不臣之心。孙权为削弱士氏势力,以士燮之子士徽为安远将军,领九真(治胥浦,即今越南清化)太守,而以校尉陈时接任士燮的交阯太守位(参见)。

吕岱又进一步上表,分海南三郡交阯、九真、日南(治西卷,即今越南广治)为交州,以将军戴良为新交州刺史;以海东四郡南海、苍梧(治广信,即今广西梧州)、合浦(治合浦,即今广西浦北)、郁林为广州,吕岱自任广州刺史。

孙权予以采纳,派戴良、陈时前往就职。士徽听闻,却自任交阯太守,并发宗族亲兵在海口对抗戴良等进入。吕岱于是上疏请讨士徽之罪,得到允许后,他率兵三千,昼夜兼程,从海路进军。

交州七郡图

有人这时对吕岱说:“士氏凭借在此深耕数代,全州皆附,不可轻视。”意思就是说士家在这里的关系盘根错节,怕是不好打,实际上就是打退堂鼓。

吕岱却说:“士徽今虽心生逆乱,但他不会想到我猝然到达。我若轻装潜行,趁其不备,必可一举破敌。若我迁延不速,使其坚城固守,七郡百蛮,云集响应,怕是虽有智谋,也难再图了吧?”

于是他经合浦,与戴良合兵一处,再共击士徽。

另一方面,吕岱还以与其有交情的士徽的堂弟士匡为师友从事,让他前往劝降士徽。吕岱到后,士徽果然大惧,即与哥哥士祗,弟弟士幹、士颂等六人赤膊跪迎。吕岱历数他们的罪行,将士祗、士徽、士幹、士颂等一同处死,并传首武昌。

士徽手下大将甘醴、桓治等,率官民攻打吕岱。吕岱率军奋击,大破之。他因功进封番禺侯。

然后孙权又除去广州,吕岱仍领交州刺史如前。后来在孙皓时,吴又置广州,以南阳(治宛县,即今河南南阳)人滕脩为广州刺史。后滕脩官至广州牧,在他前往广州讨郭马之乱时,晋已灭吴,他只好流泪降晋,再被晋武帝司马炎拜为安南将军、广州牧。

士匡及士燮的弟弟士壹、士䵋后来出来平叛,孙权将他们与在京做质的士燮之子士廞一起赦免,但都被贬为庶民。几年后,士壹、士䵋还是被孙权找个理由处死。士廞后病亡,因其无子,其妻寡居,孙权诏令地方每月供应俸米。

孙权无力北上西进,遂南取交州

至此,士氏在交州势力被彻底清除。

三、南宣国化

平定交州之乱后,吕岱又乘胜进讨九真,斩首、擒获数以万计。至此,岭南地区正式归于孙权治下。

在任交州刺史期间,吕岱曾派州从事“南宣国化”,就是出南洋诸岛,宣扬我中土教化。他出使到哪些地方呢?史载,他曾到“西南大海洲上”,具体来说,就是今东南亚一带。

吕岱的派员出使,使扶南(今柬埔寨全境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部)、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堂明(今老挝)等国国王,纷纷遣使朝贡。

这其中的扶南,是第一个出现在我国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林邑为象林之邑的简称,本是秦汉象郡象林县故地,东汉时象林功曹之子区连自立为王,故中原王朝称象林之邑。堂明国是僚人建立的国家,其主体民族为僚族。由于中国完备的史书记录,这些国家和地区,现在的许多历史考据,都要从中国史书中来找。

有史学家认为,吕岱的“南宣国化”壮举,开启了我国与南洋诸国的交往史,其历史地位,足可媲美班超出使西域,在我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定远侯班超像

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黄龙二年(230年),孙权以南方已定,召吕岱还军驻于长沙沤口(在今湖南茶陵)。沤口,正是原来步骘所驻之地。

适逢武陵蛮欲再作乱,吕岱于是和太常潘濬共同出兵平定。

大帝嘉禾三年(234年),右将军潘璋去世,孙权又令吕岱统领潘璋士众,屯驻陆口(今湖北嘉鱼),后又改驻蒲圻(今湖北赤壁)。

嘉禾四年(235年),庐陵人李桓、路合,会稽东冶人随春,南海人罗厉等又同时作乱。孙权又下诏,令吕岱督率刘纂(孙权女婿)、唐咨(魏降将)等分兵出击。大军到后,随春即时率先投降。吕岱即拜随春为偏将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随春于是成为吴将一员。李桓、罗厉后被擒斩,并传首京师建业(今江苏南京)。

孙权又下诏:“罗厉凭险作乱,自致枭首。李桓凶狡反复,降而复叛。前后讨伐,历年难擒。非君规划,谁能擒斩?君忠武之节,于是显扬。今首恶既除,大小震怖,其余细类,扫地以尽。自今而始,国家永无南顾之忧,三郡安定,无复惴惴。又得恶民以贡赋役,我深为赞叹。所谓赏不逾月,国之常典,凡制度所许,由君裁之。”

便宜行事,是指可不经请示酌情处理

这即是把前线便宜行事的权力完全下放给了吕岱。

四、犹过廉颇

孙权后重用吕壹为中书典校郎,让他监察百官、处理刑狱。吕壹趁机操弄权柄,构陷大臣。大帝赤乌元年(238年),吕壹事发被诛。由于之前吕岱和大将军诸葛瑾、车骑将军朱然、骠骑将军步骘等自以为身在武职,对吕壹之事未加干涉,孙权此时派人责备四人,说我与你们恩若骨肉,但自己有过,你们却置身事外,不予劝告。四人听了也只能默默承受(参见)。

这个事情说明,一是吕岱在孙权心目中地位重要,二是时年五十七岁的孙权已现年老昏聩的迹象。

赤乌二年(239年),长期负责管理荆州事务的太常潘濬去世,吕岱又接替他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他与上大将军陆逊一起并在武昌,其为蒲圻督。

不久,都督廖式擅杀荆州临贺(从苍梧郡析置,治临贺,即今广西贺州)太守严纲,自称平南将军。他与其弟廖潜一起,进攻零陵、桂阳,并骚扰交州的苍梧、郁林诸郡,一时人数达到数万。吕岱一面上表自请出战,一面星夜兼程开赴叛区。

吕岱后与陆逊并在武昌

孙权接报,派使追拜吕岱为交州牧,并派唐咨等递次增援。吕岱攻讨一年,大破廖式,斩杀廖式及其伪署的临贺太守费杨等,并收并其党羽。廖式之乱平定后,吕岱又回到武昌。

这时吕岱年已八十,但他仍精力充沛,亲理政事。

奋威将军张承(辅吴将军张昭之子)在给吕岱的信中说:“当年周公、召公佐周,人们作《周南》《召南》而歌之。比之于今,则足下与陆子(指陆逊)也。二君忠勤在前,劳苦相让,因势功成,随教行道,君子赞其德,百姓悦其美。加之足下文书繁烦,宾客不断,疲不罢事,劳不言倦,还听说足下能飞身上马,不由蹬上,如此说来,足下犹胜老将廉颇,这是何等的快意。《周易》有言,礼则在恭,德则在扬,足下可谓占尽其美也。”

但吕岱和步骘一样,有一个重大的人生污点,就是在孙权晚年的二宫之争中站位鲁王孙霸,他也因此和支持太子孙和的陆逊走到了对立面(参见)。

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因党争受到孙权责备,愤懑而亡(参见),大将军诸葛恪代陆逊督武昌。孙权又分武昌为二部,以吕岱督右部,负责武昌上至蒲圻防区,并升为上大将军。他的儿子吕凯也被拜为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

二宫之争让吕岱和陆逊走在了对立面

大帝神凤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太子孙亮即位,是为吴少帝。吕岱被拜为大司马。

这一年,吕岱已经九十二岁。

少帝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其子吕凯袭爵。吕岱临终,留下遗言,以素棺安葬,布巾单衣,一切从简。吕凯全部照办。

吕岱为官,清明奉公,他所处过的地方都为人称道不已。当初他在交州时,俸禄多年未给家中,妻儿因此颇受饥困。孙权听说,为之叹息不已,为此他还责备群臣:“吕岱身在万里之外,为国勤劳,家中困顿如此,而孤却未早知。你们身为股肱之臣,职责安在?”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每年都有定数。

当初,吕岱与吴郡(治吴县,即今江苏苏州)人徐原关系友好。徐原慷慨有才志,吕岱知道必成大器,于是便供给他穿戴,并与他共论时事,后来还荐举他。徐原后官至侍御史。

徐原秉性忠直,喜好直言,吕岱每有过失,他即谏劝,还在众人面前公开谈论。有人将这些事告诉吕岱,吕岱却说:“这正是我看重德渊(徐原字)的原因,此诤友也。”后来徐原去世,吕岱非常悲痛,他常说:“德渊,岱之益友。如今他不幸而去,我将从何处再听到过失呢?”人们谈及此事,皆以为美。

吕岱以近一个世纪的长寿,经历了汉末离乱、群雄逐鹿到三国鼎立,他可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人。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22
群众魏蜀吴史

群众魏蜀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