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周鲂忽悠曹休的七条计,你能坚持到第几条不上当?

群众魏蜀吴史 2025-04-02 02:51:54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吴王黄武七年(228年),孙权所署鄱阳太守周鲂,派亲信去信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说自己受孙权责难,打算携郡归魏,要曹休派兵接应。那么,有“曹家千里驹”之称的曹休,会上当中计吗?

周鲂开义兴周氏一脉

一、历仕郡县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周鲂少时好学,后被郡里察为孝廉,后任宁国县(今安徽宁国)长、奋威将军长史、怀安县(今安徽宁国)长。后钱唐(今浙江杭州)大帅彭式等聚集作乱,周鲂被任为钱唐侯相。他到任后,便斩杀彭式及其党羽,因此升为丹杨(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西部都尉。

后鄱阳(从豫章郡析置,治鄱阳,即今江西鄱阳)大帅彭绮又作乱,攻陷鄱阳所属城池。周鲂又被调任鄱阳太守。他与解烦督胡综一道,生擒彭绮,押送武昌(今湖北鄂州)。周鲂也因此功被加昭义校尉。

周鲂史书所记生卒年均不详,所以其上述任职也难以确切,但可以推算个大概。

按,孙权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分丹杨郡宛陵县(今安徽宣城)南部置怀安、宁国二县。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从豫章郡(治南昌,即今江西南昌)析置鄱阳郡。

汉末三国时,被封为奋威将军的,共有十二人,比如,吕布(又作奋武将军)、沮授、满宠、马忠(蜀)都分别被朝廷及各势力封奋威将军。江东被封奋威将军的有六人:孙瑜、周泰、潘濬、张承、诸葛融、陆抗,其中,孙瑜、周泰分别在建安十八年(213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成为奋威将军,潘濬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投降,在孙权称帝(229年 )前被封奋威将军。

周泰是孙吴六奋武将军之一

黄武元年(222年),偏将军、华阳亭侯全琮因洞口之战升为绥南将军、钱唐侯,因此置钱唐侯国(参见)。全琮亡后,其子全怿袭爵。吴少帝太平二年(257年),全怿降魏,钱唐侯国除。

另据《资治通鉴·魏纪》,彭绮之乱起于黄武四年(225年),于黄武六年(227年)被平。因此周鲂前述事迹应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至黄武四年(225年)的十几年间。而他的奋武将军长史,大概率是孙静次子、孙权堂兄孙瑜之幕僚。

二、诱曹七笺

经孙权袭得荆州、孙刘夷陵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其后,诸葛亮修复两家关系,孙刘再次联盟。后曹孙两家在江淮地区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战,孙权攻不下合肥(今安徽合肥),曹操也越不过濡须(在今安徽含山),但双方都在伺机歼灭对方主力。

在这一背景下,孙权在黄武七年(228年),命周鲂暗中寻找在魏已挂上名号的山越宗帅,想让他们去诱诳曹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周鲂却说,这些山越小民怕是难以成事,请求派自己的亲信送笺书七条,以此招诱曹休。

《三国志》中对周鲂的“诱曹休笺七条”作了详细介绍。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设身处地我们就是商战一方的决策层,现在收到对方中层的七封密信,看我们能坚持到第几条不上当。

上当者先前都说自己不会上当,然后当当不一样

第一条:鲂以千载难逢,忝为州民。虽远隔江川,但我敬意未消。某在江东,名位不显,虽慕大名,无法表明。狐死望穴,人恋故土,我思王化,为势所迫,不免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今借空隙,特派亲信董岑、邵南,表明心迹。恐有他变,另纸陈述。唯望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远方小民,而令归心者有所依赖。

第二条:鲂身处边鄙,江河断绝,难蒙皇恩教化,唯于山谷之间遥陈所怀。想某在江东典领一郡,始谓志愿已得,本该铭心报效,岂料横被指责,祸在旦夕,危若累卵,前进唯余去就,后退只剩枉死。某虽微末,也知为人臣者,唯有守一,但受不白之冤,岂不怅然若失?亟使君垂鉴,救我危雄,无复猜疑。此事若然泄露,某则受不测之祸,恐伤明公声名,又惊降者之心。还望使君留意我信,速有答复。

第三条:鲂前任太守,广陵(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人王靖,此前曾因郡内民乱,遭到遣责。王靖竭力辩白,始终难以脱罪。故其秘密立计,欲北归王化。然事有泄露,致婴儿遭诛。鲂既见王靖之事,又观吴主一旦有疑,终设谋剪除。今以鲂领一郡之责,某深恐这是寻机杀鲂之策。每念及此,常忧虑恐惧。今此郡之民,虽为降服,实身在草野,伺机再动。又前者江东分兵,意图北进,以吕范、孙韶等入江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今湖北襄阳),陆逊、潘璋等讨梅敷(魏柤中〔今湖北南漳〕夷王),吴主自石阳(今湖北武汉),别遣从弟孙奂治安陆(今湖北安陆),修建粮仓,以为军储,又联合诸葛亮进指关西。故江边诸将,只有三千人守武昌。若使君以万人南来,某为内应,何事不成?愿使君思之。

事后证明,吕范等北征,都是假情报

第四条:鲂所遣之董岑、邵南,少在某府,视若亲子。故以二人送上笺书,某骨肉至亲也未知此事。鲂欲归顺之谋,成则有保全性命之福,泄则有全族被诛之祸。然事急情迫,不得不如此耳。若使君未信,可留董岑、邵南中一人,以为凭信。一人遣归,就说悔叛回还。按江东律法,悔叛回还,当同原罪。如此则我进退无据,难再出头。每念及此,泪随笔下,难以成文。

第五条:鄱阳之民,愚而强悍,若令其服役,其未必响应;若领其变乱,则鼓噪而动。今吴主图兴大兵,江防空虚,若乘机煽动郡民,必一举成功。然此需内外配合。若使君从皖道进驻江边,某从南岸为应,使此处郡民知有北兵在此,即会自己行动。如使石阳及青州、徐州之军首尾相连,那就更好。鲂生在江淮,知其便利,此千载难逢之机,故特表心腹之言。

第六条:吴主深恨前次未拔石阳,此次行动,大聚新兵,以潘濬招合夷人,又听说预设法令,以羸弱新兵在前,精壮老卒在后。攻城之日,将以新兵填沟壑,使城即时可破。此说虽未可深信,但大致不差。鲂私下以为,石阳城小,恐难以持久。使君宜速往救援,王靖之事,前为镜鉴。若使君往救,其功必成;如见救不及,则鲂与王靖同祸矣。此前彭绮起兵,闻使君军在逢龙(在今安徽潜山),鄱阳郡民上下欢心,欲思报效。若使君稍留一月,此事必成。可惜使君离去,使江东举兵,终功败垂成。望使君深思。

第七条:今要成大事,无爵位名号无以引人。使君来时,请带将军、侯爵印绶各五十,郎将印一百,校尉、都尉印各二百,鲂将以此分授各首领。我还想求旌旗麾盖数十,使山越、官民,可望旗而知去就之分。叛降之人,日有不同。迟早之间,必被人知。故今日之事,宜加秘密。鲂故知使君智虑周全,但鲂内心焦灼,不免絮叨,还请见谅。

周鲂诳曹休这套话术,堪称骗人百科

周鲂诳曹休这套话术,堪称骗人百科全书。

或许有人说,我没有经过商战,但“张先生呀,你终于接电话啦,你有份理财资金到了你知道吗”一类电话吧,这和周鲂的套路是一样的。在我们行内,这套话术分别叫:隆(戴高帽)、托(诉悲苦)、漫(泄小密)、攒(消怀疑)、簧(陈利益)、顶(促成交)、表(扮真诚)。嗯,这事不能说太细,就此打住。

问题是,有“曹家千里驹”之称的曹休,会上当吗?

三、断发赚休

周鲂在去信诱诳曹休的同时,也给孙权上了份秘表,表中他说,今北虏强横,负阻河洛。臣难出奇计,忧心难寐。今借至尊神武,必使曹休自上门来,使六军囊括,无一孑遗,江东声势,威传四海。

孙权予以批准施行。

当时不断有尚书郎查访诸事,周鲂于是来到鄱阳郡门下,断发谢罪。曹休听闻此事,即率步骑十万,前往皖县(今安徽潜山)接应。魏明帝曹叡同时派贾逵督满宠等四军向濡须东关(在今安徽含山)、司马懿向江陵(今湖北江陵),三路大军同时进发。

石亭之战,陆逊为江东大都督

孙权则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长江处),以陆逊为大都督,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分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伏击曹休。周鲂也率军随陆逊参战。

曹休知道被骗,本当引兵退还,但他耻于被欺,并自恃兵多,遂前与吴军接战。双方战于石亭(在今安徽桐城),陆逊、朱桓、全琮三路俱进,冲散曹休伏兵,曹休抛下兵器、辎重退军。陆逊乘势追击,斩敌万余,魏军辎重基本全被缴。所幸贾逵军先占据夹石(在今安徽桐城北),才使曹休免于全军覆没(参见)。是为石亭之战。

江东奏捷凯旋,孙权大会诸将欢宴。酒酣耳热之际,孙权对周鲂说:“君断发载义,成就孤之大事。君之功名,当载入史册。”于是加周鲂为禆将军,赐爵关内侯。

对于周鲂断发赚曹休,著《三国评》的东晋史学家颇不以为然。他说,为人臣者,立功效命,虽非一途,但周鲂身为郡守,职在治民,非君之命,髡发诱敌,以成功名,事虽成功,不为君子所美。写《续后汉书》的宋代史学家萧常,也认为周鲂这是以谲诈成功,“固不足道”。这是站在儒家堂堂正正的立场说的,但“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就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不是吗?

曹休回去后,不久惭恨而亡。此战后,曹魏连续南犯暂时收手,直到二十四年后的东兴之战,才再次大规模南攻。蜀相诸葛亮听闻魏军东下,关中空虚,遂发动第二次北伐,可惜在陈仓(今陕西宝鸡)被魏将郝昭阻碍,无功而返(参见)。

经石亭之战,孙权信心倍增。次年,他即乘余威在武昌称帝(参见)。

石亭之战后一年,孙权称帝

后贼帅董嗣凭险劫掠,豫章(治南昌,即今江西南昌)、临川(从豫章析置,治临汝,即今江西抚州)二郡都受其害。屯骑校尉吾粲、魏降将唐咨曾以三千兵攻打董嗣,但连月不下。周鲂请示罢兵,以便寻求机会行事。后来,他派出间谍,授以计谋,将董嗣诱杀。董嗣的弟弟害怕,就到武昌向陆逊投降,乞求出山到平原生活,并改过自新。自此,此数郡遂平。

关于周鲂间谍刺董嗣,陈寿可能也和我一样无法详说,故这一事件只有片言只语。不过,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周鲂确实善以“谲诈成功”这一事实。

周鲂在鄱阳惩恶扬善,恩威并行,任职十三年后去世。

周鲂的儿子名气更大,他就是除三害而后弃恶从善的周处。周处在吴官至无难督,入晋后至御史中丞、建威将军。氐人齐万年作乱时,周处率军征讨,战死沙场,被追赠平西将军。

周处之子周玘、周靖、周札。周靖早卒。周玘三定江南,官至建威将军、吴兴(治乌程,即今浙江湖州)太守,封乌程县侯,卒赠辅国将军。周札东晋时官至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内史。周玘之子周勰、周彝,周靖之子周懋、周筵、周赞、周缙,周札之子周澹、周稚皆仕高官,一门五人为公侯,遂为江南豪族。义兴周氏与吴兴陈氏,当时并称江东二豪。

但周札凶淫放恣,贪财吝啬。王敦之乱时,周札仍不舍用精良兵器,以致士卒离心,他因此战死,其宗族子侄尽皆被诛。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47
群众魏蜀吴史

群众魏蜀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