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大厦将倾,群雄凋零。
这一年,仿佛死神巡视三国大地,一连带走了八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他们是谁?又为何让三国最难熬的一年如此沉重?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荆州大地上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三国。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江陵城下兵败被擒,不久便被东吴处死。
这个消息传到许都时,年已六十六的曹操正在养病。
多年来的宿敌竟以这种方式落幕,曹操非但没有兴奋之情,反而长叹一声:"孤与关羽,今生已了。"随后以公侯之礼,安葬了关羽的首级。
许都城内,无数百姓为之动容,这位叱咤风云的魏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展现出了难得的仁者风范。当时的朝臣们不解:为何要如此厚待一个死敌?
曹操却笑而不答,或许在他看来,英雄惜英雄,关羽的悲剧结局,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他这一代人即将落幕。
谁知这竟成了曹操生命中的最后一件大事。
进入建安二十五年,病榻上的曹操愈发虚弱。他目光望向窗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和袁绍争天下的时光。
三十余年征战,扫平了吕布、袁术、马超、张鲁等各路诸侯,一统北方,眼看天下就要归于一统,却已是力不从心。
他常常在深夜惊醒,翻看自己的诗文,感慨万千。那些年轻时写下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诗句,此时读来却显得格外凄凉。
建安二十五年春,这位驰骋天下的枭雄,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临终前将曹丕唤到榻前,说了一番话,具体内容后人不得而知,但从此后魏国的发展轨迹来看,想必是关乎国家存亡的重要嘱托。
曹操离世后不久,魏国再添新丧。素有"独眼将军"之称的夏侯惇,在陪伴曹操征战多年后,也离开了人世。
夏侯惇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他的忠勇之名却从未动摇。
当年在定陶之战中,他中箭失去一目,却能当场拔箭吞目,以此激励士气,这种血性令敌我双方都为之震撼。
他对曹操的忠诚更是众所周知,每每战场告急,夏侯惇总是冲锋在前。
曹丕继位后拜他为大将军,但这位魏国宗亲大将仅享此殊荣两月,便与世长辞。
临终前,他将佩剑交给儿子夏侯霸,说道:"望你效仿先父,生死以魏国为念。"他的谥号是"忠侯",恰如其人。
许都城内,百姓们纷纷落泪,送别这位威震一方的老将军。
同年,魏国五大谋士之一的程昱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这位曾在吕布来袭时与荀彧共同守护曹操基业的老臣,已是耄耋之年。
年轻时的程昱,以其过人的智谋闻名于世。他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候,献计保住了兖州三座城池,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平定河北时,又屡献妙计,使曹操多次化险为夷。他见证了曹魏的崛起,也看到了曹丕继位称帝,最终以八十高龄,追赠车骑将军的荣誉,悄然谢世。
他临终前写下一封奏章,言魏国当以仁德治天下,不可一味用武。这番话被后人视为魏国由盛转衰的预言。
在这场死亡的风暴中,蜀汉同样未能幸免。法正,这位被陈寿比作程昱、郭嘉的大才,在刘备称汉中王后第二年就撒手人寰。
他为刘备入蜀、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谋略之精深令人叹服。
当年刘备入蜀时,正是法正运筹帷幄,使得刘璋不得不投降。
取汉中之战中,他又献计让黄忠出其不意,斩杀夏侯渊,创下蜀汉军史上最辉煌的战绩之一。
刘备闻讯后,悲痛欲绝,连哭数日。这位谋主的早逝,为蜀汉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诸葛亮后来曾感叹:"若法正在,天下可定也。"可见法正在蜀汉众臣中的地位,连诸葛亮都对他推崇备至。
他是刘备时期唯一获得谥号的大臣,这份殊荣足见其重要性。
紧接着便是关羽的陨落。这位威震华夏的大将,在水淹七军、威震襄樊之后,却因为孙权的背盟而功亏一篑。
关羽北伐时可谓风头无两,七军被困,曹操闻讯后也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关羽"。
然而成也骄傲,败也骄傲。关羽在得胜之后,过于轻视孙权,不听部下提醒,终致大意失荆州。
临沮之战,关羽宁死不屈,最终魂断敌手,令天下震惊。
据传,当时东吴将士劝他投降,他却说:"宁死敌手,不降汉贼。"这位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元勋,竟以如此方式谢幕,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他的死讯传到成都后,刘备悲痛欲绝,这也成为了汉吴决裂的导火索。
而老将黄忠的离世,则更让蜀汉元气大伤。这位与关羽、张飞、马超齐名的四方将军,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勇猛过人。
在汉中之战中,他一刀斩杀夏侯渊的英姿,至今仍为人称道。黄忠年轻时便在长沙任职,以善射闻名,后来投奔刘备,立下赫赫战功。
有人说他年事已高,不堪大用,他却在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老当益壮。
可惜好景不长,这位蜀汉的老将,在建安二十五年的八月也离开了人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儿子黄叙早逝,竟无人继承他的衣钵。
他临终前对刘备说:"老臣虽死,望主公善待我的部下。"刘备为之落泪,承诺定当厚待。
东吴虽然在这一年取得了荆州,但付出的代价同样惨重。智取荆州的主将吕蒙,原本已是带病征战。这位从不学无术到文武双全的统帅,堪称东吴奇迹。
早年间,孙权见他胸无点墨,便说:"将军当多读书。"吕蒙从此发奋读书,终成大器。
他在夺取荆州的行动中,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城池,创造了"白衣渡江"的传奇。
他早在北伐前就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完成任务。这位文武双全的统帅,在完成了孙权交付的重任后,终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临终前,他对孙权说:"荆州已定,然吴蜀之盟已破,望陛下能择贤任能,以保江东。"
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蒋钦,也在班师返程时病逝,可谓得荆州而失良将。蒋钦是江东老将,为人正直,作风严谨,深得孙权信任。
在攻打荆州的战役中,他率领水军攻入沔水,配合吕蒙完成了包围之势。胜利在望之时,他却因过度劳累,病倒在军中。
临终前,他让人转告孙权:"荆州虽得,然应防备刘备报复,不可掉以轻心。"这番话后来被证明是极有先见之明的。
孙权在得知两位大将相继离世后,一度悲痛欲绝,感叹道:"得地失将,究竟是福是祸?"
建安二十五年,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八位名将谋士的离世,不仅改变了三国的力量对比,更预示着一个大时代即将落幕。
曹魏称帝在即,蜀汉北伐未竟,东吴得地失人,三足鼎立的格局虽已形成,但风云变幻,却远未结束。
这一年的悲欢离合,终将成为青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