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时候,刘向在他那个《说苑》里头讲过这么一句话:“就说那片十步大的小水洼吧,里头肯定长着香草;再小的村庄,十户人家那种,也肯定有个忠心耿耿的好人。”
好几千年来,这世上一直都有很多忠心耿耿的人。一辈又一辈那些特别讲义气、忠心的人,一个接一个往前冲,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流血流汗,就是为了保护咱们华夏,不让它好几次差点儿被灭掉。就因为这样,咱们华夏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唯一一个老文明国家。
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古代那会儿,有那么三次,国家差点儿就没了,种族都快灭绝了,真的是危机四伏啊。好在有三位大英雄站了出来,他们可真是拼了老命,硬是把这局势给扭转过来了,这才让我们的中华文明能够一直传到今天。
【第一,齐桓公】
在周幽王那会儿,狄戎那帮人打进了镐京,把周幽王、姬伯服都给干掉了,还抢走了褒姒,这事儿一出,全国都炸了锅。诸侯们还没琢磨过味儿来呢,狄戎就一股脑儿往南冲,开始在咱华夏大地上捣乱。就拿卫国来说吧,愣是给他们杀得就剩几千号人了,卫懿公更是惨,被他们吃得就剩肝儿了。
那时候,关中、中原还有河北这些地方,全成了狄戎的玩乐之地。代国、中山国,都是狄戎搞出来的。洛阳边上呢,陆浑戎晃悠着。各国周围,狄戎的势力也是一大堆。说起来,中山国在战国那会儿,还被人叫做第八强呢。这样一来,咱们华夏可真是危险得很,就像春秋公羊传里说的那样,“南边的夷人和北边的狄戎搅和在一起,咱们中原就像一根快断的线。”
更吓人的是,狄戎那帮人打过来,还搞了个“反着来融合”。听说啊,《左传》里头写了,平王搬到东边去一百年以后,洛阳那块儿的好多咱们老祖宗,都开始披头散发地祭拜祖宗了,把咱们中华的老规矩都丢了,学着狄戎那一套来祭祖。
碰到这种事儿,齐桓公第一个站出来,他喊出了“尊崇周王,抵挡外敌”的口号,号召其他国家一起保护咱们华夏的文化。就像他帮忙救燕国、救邢国那样。特别是救邢国那会儿,管仲说了:“戎狄那些人,跟豺狼似的,不能让他们得逞;咱们华夏的兄弟姐妹,绝对不能丢下不管。”就因为齐桓公和管仲使劲儿打那些狄戎,所以孔子都感叹:“要是没了管仲,咱们可能就得像戎狄那样,披头散发,衣襟左开了。”
齐桓公那会儿以后啊,晋文公、秦穆公这些大佬都开始对狄戎动手,慢慢地,到了战国快结束的时候,咱们中原这块儿就没啥戎族捣乱了,就剩个义渠部落还在那儿。说实话,齐桓公他们这么做,心里头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想借着这机会当当霸主啥的。但话说回来,他们这么干,确实也给咱们华夏民族帮了大忙。
【第二,冉闵】
三国那会儿,真的是咱们中国历史上最闹腾也最好看的一段乱世,但话说回来,这“最好看”的背后,其实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拿命换来的。乱世没多久,中国又碰上了一个最糟糕、最没光的时代,那就是五胡乱华。
说起五胡乱华那会儿的华夏,真是比周朝狄戎来犯时还要惨得多,汉人直接被当成了“两脚羊”。就像那些乱华的部族,打仗时都不带粮食,就光抓汉族女人,她们的下场,唉,不用说也知道了。在后赵统治的那几十年里,就是319年到352年那会儿,中原的汉人数量,从西晋时候的2000多万,嗖的一下子就降到了400多万,差点儿就没剩几个人了,真的是到了快灭族的境地。
那时候,冉闵站了出来,他下了个命令,叫“杀胡令”,就是说,不管是哪里的胡人,只要手里拿武器的,都得砍头。汉人要是砍下一个胡人的脑袋,送到凤阳门,文官就能升三级,武官也有大赏。结果,羯赵就被他给灭了,听说死了上百万的羯族人。但关键的是,冉闵不是乱杀无辜,他明确说了,那六种胡人得离开中原,回到他们自己的地方去。就是让那些侵略者滚蛋,这要求挺合理的。
虽说冉闵最后打仗输了,历史书上也没咋夸他,但要不是冉闵站出来,就凭那些五胡对咱们华夏的态度,东晋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华夏的文化可能就直接没了。有人说冉闵的杀胡令太狠,乱杀人,但这不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跟那些野蛮人你能讲啥道理?那时候,不杀他们咱们就得遭殃,对他们来说,这也是恶有恶报。
除了这事儿,冉闵那会儿的拼命反打,真的把胡人给镇住了,他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乱杀人了。为啥呢?他们心里头怕啊,怕再整出个像冉闵这样的狠角色来。这绝对是冉闵的一大功劳,没得说。
反正,要说冉闵这个人咋样,咱肯定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咱得从咱们华夏的传承,还有保护咱们华夏利益这些方面来考虑。所以说,冉闵那就是个大救星,大英雄。
【第三,朱元璋】
要是跟冉闵那会儿比起来,朱元璋那会儿的咱们中华大地,其实情况更糟糕些。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到那时候,咱们中华已经“被占”了快一百年了。还有更吓人的,从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拱手让人开始算起,一直到朱元璋那时候,都已经过了400多年啦。
首先,要是朱元璋没能把中国统一起来,那中国就得像一盘散沙,再想聚到一块儿可就难了。特别是那些跟中原王朝分了400年的地方,比如幽云十六州、辽东这些,它们要想再跟中华一条心,那更是难上加难。
再来说说,不光是元朝,就连清朝那会儿,也有好多“反着来”的融合情况,就是大家开始用满蒙的姓氏,照着满蒙的风俗来办事。要是中华的老传统回不去,这种“反着来”的融合啊,慢慢就会从一点点变成大变化。
可以说,那时候华夏文明真的是处在风口浪尖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全毁了,再也没机会站起来。但好在朱元璋站了出来,他重建了中华的统治,把中国给统一了,也让中华文明的血脉继续流淌。说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啊,《明实录》里头记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那时候,军民们行礼喝酒啥的,还都照着胡人的老一套,动不动就跪拜。朱元璋一看,不行,得改改!他就让手下的官员们,特别是礼部的人,赶紧定个新规矩,把这些胡人的礼节都给禁了......反正啊,只要是胡人的那些礼节,统统都不许再用了。
所以说,朱元璋那可是实实在在帮咱们中华大地重新站了起来,让华夏文明继续发光发热,他绝对是个大救星,大英雄。但让人心里不痛快的是,就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居然被不少人给抹黑了,他的那些丰功伟绩,人家提都不提,你说这些人不是笨得可以,就是心术不正,还能有啥解释呢?
【余论】
近代时候啊,咱们中国出了个大救星,我说的是谁,想必大伙儿心里都有数。要不是这位大佬出手,光靠老蒋(蒋介石),咱国家的地盘都保不全,那就得变成“人家拿刀咱当肉”,直接上了别人的餐桌,成了人家的一盘菜。这样的话,还怎么提得上振兴中华呢!
说起来中国历史,真的是挺让人啧啧称奇的。你看啊,每次到了那种火烧眉毛、紧要关头的时候,准保能蹦出个超级大英雄来,带着咱们中华儿女继续往前走,保住咱华夏的根儿。可能,这就是咱们中华文明骨子里的那股子劲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