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之前说过1~6月开发商的拿地数据:
比如投资百强中,有7成开发商没有拿地,拿地金额总量同比下降40%,而拿地主力是央国企。
日前,克尔瑞发布了一份研报,再次证明了央国企的“强大”。
大家都知道,在本轮调整之前,民企是房地产行业的一片天.
那时,民企的拿地金额稳定在60%以上。
可从2021年开始,民企拿地金额占比急速下降,从60%以上,降至2023年的22%。
相对的,央国企的拿地金额占比在大幅增长,从不到40%升至60%以上。
在这其中,城投公司站了起来。
其实在过去,拿地这件事是轮不到城投的,因为大大小小的开发商都在抢地。
可现在销售疲软,开发商举步维艰,拿地也不积极。
此时很多地块,就需要城投来托底。
根据研报中的数据:
2023年拿地金额TOP100中,有半数为城投平台类公司,很多三四线城市更是以城投为主导。
2021年~2023年期间,重点监测的30个一二线城市里,有46%的地块由城投公司竞得,而拿地金额却只占33%。
很明显,拿地体量和拿地金额之间存在差距,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托底”。
好的地块,央国企在加价,民企也能拼一拼。
那些不好的地块,原本应该流拍,现在则是由城投出手。
有城投托底,对土地市场而言,貌似是个好消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土地市场的稳定。
可是,城投公司的开发能力很拉胯,所以这些拍得的地块需要搞代建。
然而现在房企对自己的项目都没信心,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陪你玩代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城投公司的开工率明显低于其他几类房企。
从数据来看,2021年~今年7月,城投拿地项目中,全部开工的地块仅有20%。
按年来看,2021年为30%,2022年为27%,这也意味着2023年的开工率不超过20%。
而同期内的央企开工率在75%以上,地方国企高达85%,民企也有近50%。
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开发周期拖得越长,利润空间就越小,而且城投公司也面临高负债的资金压力。
所以说,城投公司看起来拿地很积极,但实际情况不见得比民企好多少。
另外,拿地不开发,还涉及到一个库存问题。
放眼国内上百个地级市,去化周期远超合理水平的一抓一大把,而且这还是在上千条救市政策撒下去后的前提下。
在楼市企稳前,支持政策不会停,尤其在三中全会后,一些进度缓慢的政策可能会加快步伐,比如收库存用于保障性住房。
可这些政策真能把库存消化,让去化周期回到合理水平吗?
一方面是现有的待售面积。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待售面积居高不下。
截止到4月末,7.45亿平方米;
截止到5月末,7.5万亿平方米;
截止到6月末,7.4万亿平方米,高于2015年涨价去库存的时候。
另一方面是城投公司包括其他房企手里还有大量未开工面积。
同时,二手房越来越吃香,正在不断吞掉市场需求,有些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甚至超过新房。
由此可见,“消化库存”这四个字实践起来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当然了,现在的市场是分化的,有些房产仍然很稀缺,会遭到疯抢。
但说句实话,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购买这类房产。
因此,咱们这些碰不起的,还是老老实实看普通住宅,省得被人家的火热带跑偏。
自己买房,最终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评估债务风险,别无脑加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