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已经进入四月了,老话说的好:“人间四月天,既清且明”,后天就是清明节了,你是打算出去回家扫墓上坟之后在老家待几天?还是回家扫墓上上坟之后再出去旅游呢?相信很多人在一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打算了吧?甚至连攻略都已经做好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不管是天气还是温度都是最舒服的风和日丽,是正好外出游玩的时节,哪怕不到远处去旅游,就在老家的地里面转一转,山里面走一走,或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在草地上野个餐聚个会都是非常不错的,竟然联系一下彼此的情感,也能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来了解一下清明节!
清明节是咱们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清明节的到来,代表着天气一天一天的热起来了,并且慢慢趋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如今的清明节,主要是由古时候的上巳节,还有寒食节组成的“三合一”,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通常会在这一日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因此,在如今的清明节里面的许多传统习俗,同时也有着古时上巳节以及寒食节里面流传下来的一些传统习俗。
除此之外,清明节与天文现象也是密切相关的。
从天文学角度来看,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便是清明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4日至6日。
这一节气的时间确定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2422天,以太阳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平均分成24份,每隔15天左右就是一个节气,清明就是其中之一。
上古时代通过观察北斗七星“柄”的指向来确定节气。而现在则采用更精密的光学仪器观测恒星,精确计算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以春分作为起始。

而今年2025年清明节气的准确时间是4月4日20时52分,算是晚上清明!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首先我们知道清明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祭祀节日,那么首先它的传统习俗里面自然就有扫墓祭祖。
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清明节当日的正日子扫墓祭祖。除了这一日之外,我们往前推几天,往后推几天都是可以的。
清明除了扫墓之外,还要踏青放风筝,吃青团。

此时大家成群结伴到野外去踏青,主要是之前严寒的冬天大家都在家里呆了一整个冬天了,此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恰逢风和日丽,温度适宜,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很多人都以为春天放风筝,是因为春天风和日丽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其实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一项传统习俗。据说,在古时,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的时候,会在风筝上面写下自己的愿望,何时心愿,然后放到天上去,祈愿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除此之外,在清明节时,明天还有一句老话:“清明三不避,一年不顺利”!
那么三不避指的是哪三件事?有什么说法可讲究呢?
1、避风
清明时节正值春天,这时的气候多变,“气流”也还不稳定,容易刮大风。我们都知道,尽管天气再温暖,温度再高,如果一旦刮起大风来,就会让人立马感觉浑身凉飕飕的。
所以说我们在外出游玩踏青时,如果发现刮起大风,天气转凉的话,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在外多逗留,以免影响自身的健康。

2、避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非常凄美的一句诗,从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清明时节人们悲痛的心情之外还了解到清明时节天气多变,很多时候清明当天都是阴雨绵绵的。
我还记得两三年前那一年的清明,我们家正好要包饺子,二做饺子馅的蔬菜不够了,出门买当时就下着绵绵细雨,而且天气非常的阴冷,大家都裹着厚厚的棉衣。
所以说如果在清明时节遇到下雨,那么一定要及时避雨,因为此时的温度不稳定,气候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也比较大。如果不及时避孕的话,容易感染风寒,那么假日过后就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上班或者是上学。

3、避晦
避晦:指的是远离任何不好的事物,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是非常庄重而庄严的一个节日。
我们必须保持身心洁净,环境干净整洁,在这一日也不要随意乱扔垃圾,在古时,人们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但我个人认为,清明节本来就是一个小长假,好不容易放个假,咱们肯定要保持自身的干净整洁,以及家里面的干净整洁,这样一来,才会有一个好心情,申心愉悦才能更好面对接下来工作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