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伊朗是怎样从亲密盟友变成死对头的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4-05-25 07:07:33

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在伊朗东北部山区发生事故。5月20日中午十二点零四分伊朗官方确认总统莱希和同在飞机上的伊朗外长、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省长等多名政要在坠机事故中遇难。伊朗一下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最高领袖和总统谁权力更大、神权共和国是怎么回事以及伊朗与美国、以色列的关系都成了热点话题。迄今为止伊朗已被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制裁了40多年。

可在1979年以前的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伊朗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伊朗和美国是如何从昔日的盟友关系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呢?其实伊朗在中东地区算是一个特殊的异类: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朗却是一个以波斯人为主体的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国家。早在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如今伊朗境内就已有人类居住。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伊朗高原就已诞生了最早的国家政权。

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从中亚南迁至伊朗高原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后世的伊朗人。“伊朗”这个国名的意思就是“雅利安人的土地”。公元前6世纪雅利安人中的一支波斯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越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尽管这个波斯帝国后来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然而到了公元224年又诞生了第二波斯帝国。公元651年第二波斯帝国被阿拉伯人灭亡。当波斯文明已高度繁荣时阿拉伯人还不过是沙漠中的游牧部族。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后却不得不倚重波斯文化:尽管波斯人接受了阿拉伯人传来的伊斯兰教,然而诸如像《一千零一夜》这样的诸多阿拉伯文学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波斯文明。这些都令波斯人内心深处始终潜藏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许波斯人正是凭借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摆脱阿拉伯人的统治重新实现民族独立,也正因为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使伊朗在中东地区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氛围中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伊朗和阿拉伯国家虽都信奉伊斯兰教,但伊朗所信奉的什叶派在伊斯兰教中处于少数派地位。在进入近代以前伊朗与逊尼派阿拉国家的地缘政治博弈主要表现为夺取中亚和阿富汗从而取得对当时的伊斯兰霸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优势。到了19世纪晚期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西方列强的日渐崛起使当时的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或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或直接被完全占领。

在这一过程中伊朗的恺加王朝成为了英国和俄国的争夺的势力范围。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恺加王朝经济萧条,封建统治者专横、残暴,一时间举国上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恺加王朝在英国的压力下签订了英伊协定:规定英国在军事、财政、关税等方面享有完全控制权。这相当于把伊朗变成了英国的保护国。这一无理要求自然遭到伊朗人民强烈反对。英国感觉这条道路行不通就转而试图通过扶植代理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时波斯哥萨克旅军官礼萨·汗被英国视为拉拢的对象,而礼萨·汗也有借英国人的力量夺取政权的打算。1921年礼萨·汗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成为实际执掌伊朗军政大权的首相兼国防大臣。1925年12月礼萨·汗废黜了已成为傀儡的恺加王朝末代君主正式建立自己的巴列维王朝。礼萨·汗上台这个时间点恰恰位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一时期作为老牌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正在走下坡路,与此同时美国正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这时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超过英国,但美国还没能在金融、军事以及国际政治影响力等各方面全面超越英国。美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要等到二战后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老霸主英国与作为新兴大国的美国之间其实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伊朗恰恰是当时英美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要舞台。伊朗之所以成为英美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舞台源于石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

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早期出产的石油是供照明使用的,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就使石油成为工业化大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1918年美国海军计划处在一份报告中提到:美国准备同英国在商业上展开竞争。油田的重要性使美国人的目光投向了中东地区。这时的美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石油供应。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判断美国当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在九年零三个月后耗尽。

威尔逊总统承认“缺乏国内外的稳定供应是一个大问题”。为此美国国务院怂恿作为美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之一的标准石油公司研究“与伊朗政府就在英波石油公司特许权范围之外的伊朗北部达成协议的可能性”。礼萨·汗这个人虽是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得以上位的,但他一上台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伊朗逐步摆脱英国的控制。显然他并不甘心扮演英国人的傀儡这一角色,而美国也就被他视为是牵制英国的力量。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国王礼萨·汗一人。当时的伊朗报纸上充斥着这样的报道:“英国人和俄国人在波斯的介入已足够深了。他们正不断侵害着这个国家的独立性。美国这个新兴帝国是最好的救星。如果我们的国家能与富裕的美国建立经济联系,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资源上将不会再一无所获。我们将很快脱离贫困的折磨”。当时伊朗全国都把新兴的美国视为牵制英、俄的力量。

一时间伊朗的宗教界人士、政界人士、商界人士以及普通民众纷纷对美国投资进入伊朗表示欢迎。伊朗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开始进入蜜月期。等到鼓吹雅利安主义的纳粹德国日益强势起来后礼萨·汗又企图依靠德国来复兴伊朗。以前礼萨·汗希望引入美国的力量牵制英、俄,可当他看到德国兴起时又想到利用德国牵制美、英、俄。这算是礼萨·汗在外交上的一贯套路了。1938年以后德国就成为了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战爆发后伊朗与德国保持着一种特殊关系,但却又始终不肯正式加入轴心国阵营。1941年7月18日英国和苏联对伊朗下达了要求驱逐德国人的最后通牒。礼萨·汗迫于压力于1941年9月16日把王位让给了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8月25日苏军出兵占领了伊朗北部,英军也出兵占领伊朗南部以配合苏军的行动。1942年1月苏、英、伊三国在德黑兰订立同盟条约:苏、英两国承诺在战争结束后6个月内撤军。

同年10月美国也派遣后勤供应部队进驻伊朗。在1943年底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均信誓旦旦再次承诺维护伊朗独立。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后英、美都遵守承诺从伊朗撤军了。可苏联这时不仅没撤军,反而还进一步派驻人员进入伊朗。后来在美国的干预下苏联才同意从伊朗撤军。这次危机使得伊朗巴列维王朝在外交上更加奉行亲美策略。可随着美国资本在伊朗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之后两国的蜜月期就戛然而止了。

美国可不是来帮助伊朗人的。美国人之所以来到伊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美国出于自身利益会对其他列强构成一定牵制作用,但美国与伊朗的利益并不一致,所以双方的蜜月期其实是难以持久的。很快伊朗报纸的态度就变成“美国人和英国人完全就是一回事,他们都是欺负弱小的拜金者,只想着为自己捞好处”。1951年上台的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提出要将外国控制的石油资源收归国有,而英、美两国的石油公司就在没收范围之内。

1953年美国中情局策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此后伊朗名义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国,但实际上已恢复了巴列维王权统治。这时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对峙的世界格局已然形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是靠美国人的支持才得以坐稳王位的,同时伊朗作为以波斯人为主体的什叶派国家在中东外交格局中的孤立状态也使其需要寻求外部支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巴列维王朝和美国结成了盟友关系。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外交政策上执行亲美的路线方针,与此同时他在国内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国的援助推行以土改为核心的“白色革命”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他试图按西方模式建立全新的伊朗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生活模式和价值体系被引入伊朗,与此同时西方的生活模式和价值体系同伊朗传统的伊斯兰教义发生了摩擦。由于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激进的土改措施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求生。

可伊朗的工业和城市发展建设却不足以满足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们的生活需要。一时间伊朗失业人口激增。伊朗底层人民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宗教人士对西方模式的质疑日渐合流形成强大的主张恢复伊斯兰传统的民意基础。1979年对巴列维王朝极端不满的伊朗民众发动了伊斯兰革命运动推翻了统治伊朗54年的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领导人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

3天后伊朗首都德黑兰4000余名学生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52名美国外交官酿成德黑兰人质事件。这一事件使美伊关系跌落到历史最低谷。此后双方长期保持着敌对状态。亲美的巴列维政权被推翻当然会让美国受到损失。可国际政治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外交政策从来都是向前看的:美国和越南不是还经历过战争吗?如今不也关系正常化了?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建立在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这一基础之上,所以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初两国紧张并一度酿成德黑兰人质事件这很正常,但从那时起伊朗和美国持续对立40多年就耐人寻味了。为什么伊朗不能像越南那样实现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呢?表面上看起来美伊之间的分歧似乎是意识形态理念的对立,可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各自国家利益的博弈。巴列维王朝时代与美国结盟是为制衡逊尼派阿拉伯国家。

可美国和伊朗结盟其实是为实现对中东这一事关石油美元体系安全的战略要地的控制,而美国要控制中东就不能只拉拢伊朗。实际上美国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也缔结了盟约。海湾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结盟使伊朗西线面临阿拉伯国家的严重挑战,而美伊同盟的存在又使伊朗在当时的冷战格局中承受着来自苏联的巨大压力。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巴列维王朝的外交路线。

伊朗开始积极致力于对外输出什叶派革命理念试图构建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在内的中东什叶派走廊。伊朗这样做实际上是想在中东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什叶派主导体系,可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美国作为全球霸主最忌惮的就是某一地区出现足以独霸该地区的强势地缘势力,因为这会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进而动摇美国的世界霸权。在中东这种事关石油美元体系稳定的地区尤其如此,因为这直接涉及美国霸权的核心支柱。

偏偏中东地区对美国而言又是地缘关系极为疏远的地区,所以美国必须严防中东出现区域性霸主,否则美国就会生出强龙难压地头蛇的担心。伊朗之所以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在本质上就是因为伊朗具备成为中东潜在区域霸主的实力。事实上即使是在美伊关系密切的巴列维时代美国同样与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结盟,而这些国家恰恰是伊朗的战略对手。美国这样做其实就暗含有制衡伊朗的考量。

美国对伊朗如此,对伊拉克何尝不是如此?巴列维王朝覆灭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紧张起来,于是美国通过扶持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与伊朗对抗引发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对伊拉克的支持不可谓不大,可当伊拉克渐渐具备成为中东潜在区域霸主的实力后美国就转而开始打击伊拉克。类似的例子还有日本:美国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而一手扶持了日本的战后复兴建设,战后的日本也始终对美国毕恭毕敬。

可当日本经济的发展对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霸主地位构成挑战时美国就开始采取遏制打压的政策了。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对日本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贸易战。同样的例子还有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曾积极致力于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可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俄罗斯的战略武器被削减,是休克疗法使俄罗斯经济濒于破产,是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北约东扩不断挤压。

无论采取亲美立场或是反美立场只要实力强大到令美国感觉有威胁的程度就一定会成为打击对象。这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外交路线所决定的。即使伊朗主动向美国示好,可只要伊朗不放弃自己的什叶派革命理念,不甘心彻底扮演美国依附者的角色,那么美国就不可能对伊朗这个具备成为中东潜在区域霸主势力的国家网开一面。可伊朗会甘心扮演一个依附者角色吗?伊朗会自我削弱实力吗?显然伊朗人的民族自尊心使他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0 阅读:2

鸿鹄之志从国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