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算过一位副高女教师的养老金,她是1968年1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已按副高政策“延迟退休”,按规定,这位副高女教师正点退时间60周岁10个月,即2028年11退休,教龄是40年4个月,即便她在60周岁、即2028年1月退休,教龄也长达39年零6个月。
有网友说,这可能吗?68年1月出生,88年7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时才20岁啊?一个人大学毕业就22了啊?
的确如此,按现在学制计算,一个人大学本科毕业即参加工作,也要22岁,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退休教师当年不是大学本科毕业、学制也不是现在的“12年制”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制是“5+3+3”——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有专科和本科,专科是3年,本科是4年。
一个人假若6岁上学,初中毕业是14岁,高中毕业是17岁,专科毕业是20岁,本科毕业是21岁。
但当时,高中少,考上专科、本科的人更少。更多的人是初中毕业考中师(中专),中师(中专)是3年制,毕业即“包分配”,直接工作了,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不满20岁就参加工作是很正常的事。只是那时孩子上学都晚,考中师(中专)难度大,再复读几年,参工时就20岁了。
特别是县城以下教师,无论小学还是初中,多是中师毕业。这一批中师生,现在正是到了退休高峰,又逢延迟退休,教龄40年或以上,都是常态啊。
这些中师生,在农村任教一辈子,支撑起农村教育半边天,将自己青春和一生,都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刚上班时,他们工资不足百元,90年代后期才过百元,2000年工资涨到400元,2010年后才过千,“高工资”只是近几年的事。
所幸的是,国家没有忘记这些中师生,养老金新计算办法中,设置一个过渡性养老金,将参加工作至2014年9月30日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按退休时职称指数计算,如此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让这些中师生“随上了大流”、跟上了趟!否则,这些中师生就会前半后“吃苦”,退休后半生“吃大亏”啊!
从这一点上来说,国家新养金计算办法,想得真是周到,不亏待任何一个为国家作出过贡献的人。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对于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者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已是一个定值,但视同缴费指数却是一个“变数”,如果在退休前评聘上高一级职称或工资向上进一档,退休时,你的视同缴费指数就会高,算出来的养老金标准就会提高很多啊!
为此,尚未退休的中师生朋友,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不退休,职称、进档就要努力!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