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一位学颜楷的书法家,有书友模仿他的作品,投稿国展却获奖

四海易文字 2024-03-13 20:39:15

沈觐寿出身名门,其曾祖父乃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不仅为政有声、治军有方,在晚清政治史、军事史上名声显赫,而且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兼有颜真卿、何绍基的特点,在晚清名臣中水平不低。他曾一度辞官归里,在福州老城的“三坊七巷”开设一家名为“一笑堂”的字画装裱店。

沈觐寿的祖辈、父辈、兄弟辈中有多人都是擅长金石书画的名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沈觐寿幼承庭训,九岁学书,从颜真卿楷书起步,在中学阶段他的书法就获得了师长的赞誉。当时,沈觐寿尚随同家人在粤港地区生活。成年后,他返回福州祖居地,几年之中,他即以颜体榜书驰名地方。

福州号称“有福之州”,近代以来,福州乃至八闽大地在各领域都涌现出诸多杰出人物,文艺领域同样群星璀璨。但是这些人物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出福建,在更大舞台上发挥能量并保持自身活力。福建地处东南,境内多山,在改革开放前的农耕时代,因为地域局限和交通通讯阻隔,福建难以成为文艺中心区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一方水土也限制了一方人。

沈觐寿就是一个案。从他的作品看,他具有良好的艺术资质;从他的学历看,他不仅有家学之助,而且在人生早期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从他的生平看,虽然他在“文革”期间一度潦倒,甚至像曾祖父一般开设“安泰书法社”,依靠抄抄写写清贫度日,但是他的一生大体平顺。人们认为他完全应该且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艺术家个体所处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它们于无声处造就或者扼杀了艺术创造的胎萌。长期呆在福州,也许无意中限制了沈觐寿的才思。

撇开地域限制,检阅沈觐寿的一生修为可知,除了书法之外,他还是一位资深的集邮家,他也通绘画,懂篆刻,能诗文,但是在这些领域,沈觐寿并未取得可观的成就。也许,精神生活的枯窘单一是掣肘书法家持续进步的另一个因素。

但是,上述评估与推测未必公平。类似于此的粗糙、无识的判断,往往肇因于欣赏过程中的粗枝大叶。

首先,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来观察,就会发现:沈觐寿在20世纪书坛集中精力专攻楷书,这是不可多得的。如世人皆知,楷书创作不仅需要精湛功力,还需要平心静气地控制各种细节,而且很难写出自家面貌。楷书费时费力的操作不仅难以建树书法功名,还难以带来轻松愉悦。绝大多数书法家不愿终生以楷书为主打,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楷书视为敲门砖,在入门之后立即丢弃不顾。但是沈觐寿的耐心超越常人,他终生对楷书乐之不疲,坚持修炼。他在行书等书体上也投入时间,但是却从未将楷书弃之如敝屣。这种坚持使他在20世纪书家中别具一格。韩愈赞赏学者“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的精神,而沈觐寿正是做到了细大不捐,人弃我取,侏积寸累,且数十年如一日。

其次,沈觐寿的楷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既有继承,又有化合创变,唯识者知之。沈觐寿楷书主要有两种风格:颜体与褚体,分别满足了他豪放与婉为的两个方向的追求。进一步观察其具体的作品可见,沈觐寿在两种风格内部还有多种变化,并非千篇一律的程式化、自动化书写。

在颜体方面,他以《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为基础,参考清代钱沣和民国谭延闿的理解。青年时代在广州,沈觐寿在伯父家的客厅中曾亲聆谭延闿谈艺并观摩其挥毫。他的颜体创作,有时局限于前人,有时则能够自出机杼,在前贤的阳刚正大中加入温润含蓄之美。由于经历过漫长而艰苦的训练,他的楷书功力卓绝,可以熟练书写数百字而不懈,笔力、结构一以贯之,其精熟的技术控制足以令书坛同人尊敬。

他的榜书如1986年所书福州“屏山公园”题名,饱满雄浑的大字带给人惊心动魄的视觉震撼;同年所书《马戴楚江怀古诗条幅》和稍前一点的《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自书诗中堂》都属于其常规风格与基本水准,此时,他已年届八十,从局部到整体的良好控制仍然精悍齐整,显示了他的楷书功夫没有因年迈而衰飒。这在现当代书家中也是少有的。

在褚体方面,他不仅能直入褚遂良堂奥,再现其婀娜婉转,而且部分作品适当融入弘一书法的简约淡泊,同时精心控制墨色的浓淡燥润之变,既造成了丰富的形式变化,又成就了虚静、空灵、凄清、雅致的独特意境,堪称现当代楷书难得的收获,如《李颀送陈章甫诗中堂》、《“久经风雨心常泰,能读诗书命亦佳”对联》。沈觐寿所做的工作如石蕴玉,如水含珠,不动声色的创造隐藏在作品形式细节之中,不像某些书家作品那样气势夺人、耸动视听,因而往往被心粗气浮的观者忽略,所谓“真书难入俗人眼”是也。

沈觐寿当然不是完美的,人们可以对他展开各种苛刻的批评。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沈觐寿而言,他面临的困境是:书法贡献至今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即使在福建书法界,仍有专家大而化之地宣称沈觐寿“不能化合”。

这种情况表明:第一,人们在书法欣赏活动中依然存有向声背实、贵远贱近的倾向,习惯于对时空距离较近的贤者等闲视之;第二,书法创作急需学术性阐释与批评的及时跟进。

0 阅读:0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