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主席去世的前一年。他在接待西德领导人施密特时,主席对西德以及欧洲进行了一系列苦口婆心的劝谏和警告。但是欧洲人并未听从,也不当回事。数十年过后,当欧洲被美国抛弃,才知道忽略了毛主席对他们的警告是有多蠢。
俄乌冲突三周年即将到来,俄乌战场态势也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但对于欧洲来说,天仿佛都要塌了。
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强行开启了与俄罗斯的媾和。特别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特朗普政府连续发出对俄罗斯极端有利的政策,例如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的占领,强迫乌克兰撤出库尔斯克,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建议”乌克兰重新进行总统选举,等等。
在乌克兰以及其背后的欧洲来看,特朗普的单边行为无异于新的慕尼黑阴谋,特朗普的所作所为甚至连著名“绥靖”首相张伯伦都不如。张伯伦之所以“绥靖”是为了备战,后来英国也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特朗普,无疑是让欧洲直接向俄罗斯“投降”。
当年“慕尼黑阴谋”的首要受害者捷克大发雷霆,其总统甚至拍着桌子大声抨击特朗普政府的绥靖行为。对于美国高官万斯的发言,欧洲人响应者寥寥,甚至连鼓掌这种礼节性动作都不愿意做出,其对特朗普政府的厌恶已经溢于言表。
会后,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闭幕式上甚至哭了出来,他哽咽着说:
“我们不得不担心我们(美国和欧洲)的共同价值基础不再稳固。我非常感谢所有站出来重申他们所捍卫的价值观和原则的欧洲政治家们。”
在发言的最后,霍伊斯根强调:“欧洲不是可有可无的”。
但事实上呢?欧洲在美国眼里,正在变得可有可无。在美俄两个庞然大物面前,欧洲正在变成一盘菜。
事实上,欧洲的衰落早有端倪。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欧洲的武备肉眼可见的衰颓了。在冷战时期,欧洲列国的军事力量都不容小觑,甚至连荷兰这样的小国,都拥有着一支强大的舰队。
但是冷战之后,欧洲却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其中总兵力由1990年的300万缩减到今天的150万,坦克从1990年的1.5万辆减少到今天的不到5000辆,战斗机由4000多架降低至2000多架。英、法、意大利、荷兰等国曾经所拥有的庞大舰队,也纷纷以退役而告终。
不仅如此,欧洲军工生产和研发也远不如从前。欧洲主要军工企业纷纷合并、私有化,关键技术开始依赖进口,技术断层极其明显。
到了俄乌冲突时,欧洲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炮弹的库存甚至都不够了。由于缺乏军工厂、机器以及技术工人,欧洲连援助乌克兰的炮弹都无法供应。
西欧国家默认美国承担主要安全责任额,减少自主防御投入,在俄乌冲突前,北约已经接近脑死亡。
欧洲不再搞军备,于是将更多精力转向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就在美国人、中国人在卖力工作、熬夜加班时,欧洲正在享受悠闲、富足的慢生活,甚至英国已经在试行4天工作制。
富裕却孱弱的欧洲如同童子怀金,让俄罗斯分外眼红。尽管欧洲的经济规模比俄罗斯大好几倍,但考虑到购买力平价,俄罗斯现在的国防开支已超过了整个欧洲。
而所谓的盟友美国呢?更加眼红。从特朗普第一次上任伊始,就在指责欧洲搭了美国的便车,不思进取,享受着美国的保护,却不履行相应的义务。不仅如此,欧洲还发行了欧元,挖了美国“美元霸权”的墙角,薅了美利坚帝国的羊毛。对于商人出身、锱铢必较的特朗普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同时特朗普以及其幕僚也根据实力,产生了对欧洲极度的蔑视。
例如万斯登上慕安会演讲时,欧洲人原本满心期待他谈及美国对俄乌冲突、中国、俄罗斯以及美欧安全分歧等关键议题的看法,但他却选择全部避而不谈,转而向欧洲发起了“残酷的意识形态攻击”。其场面犹如父亲训儿子。
面对美国的抛弃和攻击,欧洲人非常尴尬,却缺乏应对。他们已经被美国养成了失去爪牙的肥羊,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脱离了超级大国的保护,他们将如何生存。
然而事实上,欧洲如今的窘境,毛主席早在1975年,也就是他去世前那年就已经预料到了,甚至对欧洲进行了非常中肯的警告。然而可笑的是,欧洲人当时根本不屑一顾。
二、毛主席对欧洲的警告1975年,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中国,他询问毛泽东:
“你如何看美国、苏联、欧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发展”。
毛主席虽然已经年迈,但依然斩钉截铁地说:“要打仗。”毛主席注意到施密特吃惊的表情,于是开始对欧洲进行了警告:
“永恒的和平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欧洲太弱。欧洲不团结,对战争又怕得要死,尤其是丹麦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也许南斯拉夫人和德国人的抵抗精神强一些,如果欧洲在今后十年内依然不能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联合起来,它就要付出代价。”
“欧洲人必须学会自力更生,而不是依靠美国。”
施密特很认真地反驳,在他看来美国是民主阵营的堡垒,美国是靠得住的。对此,毛泽东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
“美国没有能力履行其所有的战略任务和联盟义务,美国把它的保护义务拉得太长,除了日本以外,还对南朝鲜、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另外还有近东、欧洲,不可能起作用,美国人想用十个指头按住10个跳蚤。但这是谁也办不到的啊!你们欧洲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仰人鼻息。”
对于毛主席这名智者近乎于苦口婆心的警告,以德国为首的欧洲人却丝毫不当回事。施密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评价:
“他(毛主席)简直被个思想迷住了”。
然而时间过去几十年,到了今天,欧洲人就开始为不听毛泽东的忠言而买单。除了法国在戴高乐时期,曾一度尝试自力更生。其他时段,西欧各国都是毫不犹豫地投入美国的怀抱之中。只管享乐,不积极推进欧洲的联合,也不注重欧洲武备的发展。
欧盟初建之时,法、德等国就一直叫着要建立“欧洲军”。但直到今日,所谓“欧洲军”仍然是个PPT,没有任何推进,这是为何?事实上毛泽东对此早有预测:“欧洲太弱、太散”。
欧洲各国虽然建立了欧盟,但各国普遍重视国防自主权,不愿将军事决策集中于欧盟,担心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军事预算难以协调,各国都担心吃亏;此外欧洲各国的指挥官基本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指挥机构。
2016年,法国提出成立“欧洲军团”,结果被欧盟多国否决。
不仅如此,欧洲还完全陷入了文恬武嬉之中。冷战后,欧洲人认为苏联这个威胁已经消失了,俄罗斯根本不值一提,何必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军事建设中,投入到社会福利中难道不香吗?至于国防,反正有美国嘛!
美国带领欧洲打败了纳粹,打败了苏联,和欧洲又有着类似的价值观以及政治制度。欧洲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美国会抛弃他们。
于是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中国廉价的商品,享受着俄罗斯廉价的能源,享受着美国廉价的军事保护和技术。而这也就是欧洲为何人均GDP远低于美国,其福利却远在美国之上的根本原因。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美国之前之所以能够为欧洲负重前行,是因为欧洲曾经确实强大,有帮扶的价值。但随着欧洲的堕落,美国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欧洲的帮扶是否划算。对于特朗普这种商人来说,将白花花的银子白白花在外国人身上,更是不能容忍。
随着美国的衰落,美国对于欧洲的抛弃之心更加强烈。就如毛泽东评价美国的那样,美国一直是十个手指按跳蚤,迟早一个都按不住。
进入拜登时期以来,美国可谓四处着火。在亚太,美国纠集日、韩、澳、菲围堵中国;在中东,美国要给以色列救火;在欧洲,美国又要援助乌克兰,保护欧洲。多线作战,让美国不堪重负。
特朗普上台后,明确美国的两大重点——遏制中国、保护以色列。由于遏制中国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务,因此特朗普宁愿支持印度,也不肯支持欧洲。
于是乎,欧洲和乌克兰就像一块破抹布一般,毫不犹豫地被美国抛弃了。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放弃其作为欧洲安全保证人的历史角色,不再将欧洲的安全、繁荣战略列为优先事项。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曾经欧洲列国个个好勇斗狠,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欧洲,死伤几千万人。痛定思痛,欧洲人却滑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忘战”。但俗话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就如毛泽东所说:“永恒的和平是不可想象的。”如今,欧洲人为自己的天真买了单。
三、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诲那么如今欧洲还能振作吗?笔者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洲衰颓已久,哪能说振作就振作。彭博社称,在慕安会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已召集欧洲主要领导人紧急开会,但会议却是一贯的分裂和无果而终。欧洲已经没救了。可以想象,慕安会后,欧盟可能不再作为一个棋手而存在,可能会变为棋子,最坏的情况则是沦为棋盘。
没有美国的制约,俄罗斯可能重新恢复自己在东欧的影响力甚至势力范围。俄罗斯巨大的阴影,很可能让孱弱的欧洲分崩离析。没有美国的保护,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尼亚能抵挡俄罗斯的大军?
由于俄乌战争,欧洲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欧洲可能面临美国能源商的大肆收割。
此外,特朗普挑起的关税争端,也会让欧盟经济模式面临的压力升级,欧洲可能将同时受到美国高额关税和中国进口商品转移至欧洲市场的“双重冲击”。
若如此,欧洲岁月静好的日子恐怕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欧洲的窘境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也提醒着我们要更加重视毛主席对我们的告诫,那就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中国的繁荣和幸福绝不能寄托于别国身上,否则被别人卖了还要为别人数钱。当年苏联那么粗的大腿,我们都没有选择抱。为何?毛主席清楚地明白,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有些公知、自由派认为,只要对美国言听计从就能获得繁荣与和平。但事实证明,美国连同问同种的欧洲都能卖,更何况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放弃幻想,要明白一点,和平不是白白得来的,而是自身斗争和奋斗的结果。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要时刻绷紧心中的那根弦,要将争取和平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