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满心欢喜买了新车,本以为能开启一段无忧的出行时光,可谁能想到,才到第二年,车内就开始时不时传出奇怪的异响。“嘎吱嘎吱”“叮叮当当”,虽然响声不大,但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好心情瞬间被破坏得一干二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解决呢?
先一起了解下汽车异响背后的原因:
一、核心原因分析
1. 橡胶件快速老化
新车悬架衬套、车门密封条等橡胶件在温差、紫外线、颠簸路况下易硬化开裂,导致部件间隙增大,摩擦异响频发。例如车门密封条硬化后,颠簸时与车身碰撞发出“吱嘎”声。
对策:定期用硅基润滑剂保养橡胶件,老化严重时需更换原厂配件。
2. 装配工艺或材料缺陷
部分新车因生产线装配误差(如螺丝未紧固到位)或低成本材料(如塑料内饰件)导致异响。例如中控台塑料件因热胀冷缩产生摩擦声。
对策:排查异响源头,重新紧固螺丝或加装缓冲垫片;若属批次质量问题,可联系4S店索赔。
3. 底盘部件变形或松动
长期颠簸行驶可能导致悬挂连杆、平衡杆衬套等变形,引发“咚咚”异响。底盘加强件安装不当也可能加剧异响。
对策:检查悬挂部件螺栓扭矩,更换变形衬套;加装底盘强化件需由专业技师操作。
4. 发动机舱部件异常
皮带松紧度不当、发电机轴承磨损或发动机支架胶垫老化,可能产生尖锐摩擦声或“哒哒”声。
对策:调整皮带张紧度,更换损坏轴承;发动机胶垫建议每5万公里检查。
5. 使用习惯与环境影响
- 频繁急刹:刹车片与卡钳摩擦异响;
- 长期短途行驶:发动机积碳导致爆震异响;
- 涉水或潮湿环境:金属部件锈蚀,如刹车盘生锈摩擦声。
---
二、高频异响场景与修复方案
(建议收藏保存)
三、预防与维护建议
1. 定期深度养护
- 每季度检查底盘螺栓扭矩,润滑车门铰链和限位器;
- 使用中性清洁剂清理内饰缝隙,防止灰尘堆积引发摩擦。
2. 驾驶习惯优化
- 避免长时间怠速,减少积碳生成;
- 过减速带时减速至20km/h以下,降低悬挂冲击。
总结:新车第二年异响多由“先天不足+后天损耗”叠加导致。车主需区分偶发性噪音与持续性故障,通过润滑保养、部件更换、驾驶习惯调整等多维度解决。若异响反复出现且影响安全,务必及时联系专业机构排查,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故障。
如果您觉得以上方法很实用,可以点赞转发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