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卖国贼还是爱国者?他临终前的表现发人深思

恬恬评历史 2023-03-03 15:54:18

临危受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8日,两广总督李鸿章突然接到慈禧太后的电报,要求他马上进京议事。同时调任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慈禧催得急,还授予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77岁的李鸿章瞬间感觉肩膀沉了一下,知道发生了惊天大事。

6月上旬,英、美、俄、法、德、意、日、奥八国联合组成军队,打着镇压义和团的名号,从天津向两百多里外的北京城进犯。

八国联军先遣部队行至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清廷朝野欢呼为"廊坊大捷"。

慈禧在朝廷主战派的鼓动下,转为支持义和团,一改往日对列强忍让的形象,下令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并且明令悬赏捕杀洋人,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

身在广州的李鸿章获知后大惊,觉得这个老太婆疯了。小孩子也知道以卵击石的结果啊。一场罕见的腥风血雨将很快降临华夏大地。

义和团是清廷的心病。慈禧纵容拳民,拿着大刀、长矛去对抗八国联军,无异于充当炮灰。清廷蓄养的八旗、绿营军队,也不是用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列强军队的对手。

收到慈禧的来电,李鸿章便知道这是进退维谷的慈禧动摇了,让自己出面解围。

7月17日,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送行的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以何方策让国家少受损失?

李鸿章面对汪洋叹道:

“不能预料!唯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北上途中,李鸿章不断收到慈禧催促他加快行程的电报。

7月21日,李鸿章乘轮船抵达上海。此时已占据天津的八国联军,集结兵力,重新向北京城进犯。

朝廷已经连续电令南方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然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实力派疆臣,倡导“东南互保”,以保卫东南半壁不陷入混乱为由,婉拒诏令北上。

李鸿章已经明确知道慈禧的意图--与列强议和。这才是正常状态的慈禧。

朝廷里有主战派、主和派、自保派、观望派、幸灾乐祸派,交织复杂。李鸿章夹在中间,只能听命于慈禧太后。

他也预知到了自己此番的结局。

五年前,清廷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临行前,清廷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抱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期望,极力与日方辩驳。

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在回住处的路上被刺客用枪击中面部,当场昏倒。经过急救,伤稍愈,李鸿章便投入谈判。

最后,李鸿章将日方的索取赔款额从3亿两白银谈到2.5亿两。日方表示,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绝不会再让步,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还威胁增兵中国再战。

清廷获知后,同意签约,“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中日《马关条约》使得民愤四起。李鸿章再次成了丧权辱国的卖国贼,位居二十多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被撤。

尽力议和

这次赴京议和,非同以往,处境倍为煎熬。

如履薄冰的李鸿章便驻留上海,声称“连日盛暑驰驱,感冒腹泻,衰年孱躯”,“难以迅即北上”。

李鸿章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清军和义和团接连溃败,八国联军长驱直入,8月中旬攻陷北京,疯狂报复,肆意烧杀抢掠。进而继续增兵,控制了京津四周的战略要地。

慈禧太后携一帮大臣仓皇逃亡。途中接连催促李鸿章到北京议和,“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同时,派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共商议和事宜。

国都沦陷,朝廷逃亡,这已经意味着大清亡国,而且是亡于洋人!

对于清廷的议和表态,列强由于在华利益诉求各异,意见不统一。

英、德等国强烈反对开议,拒不承认李鸿章的代表资格。德国因其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清兵射杀,与英国商定准备拘捕李鸿章。

此时去北京议和,无异于羊入虎口,甚至会丧命。

沙俄为索取更多利益,则极力为清廷斡旋。于是,在俄军的保护下,李鸿章抵达天津,再赴北京。

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拒绝了李鸿章的多次求见,并向直隶、山西发动军事进攻。这种激烈做法侵害了俄、英、美等国的利益,呼吁停战。

同时,列强内部的激烈争论,实际是各国在华挑选代理人的矛盾显现。俄国支持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和李鸿章,英、美等国打算扶持光绪帝。

年迈的李鸿章,不得不终日在列强“虎狼群”中奔走、斡旋。

德国强硬提出,以惩办慈禧太后、端王载漪等战争祸首作为议和的先决条件。

逃亡到西安的慈禧,则赶紧颁发了“罪己诏”,把罪责转嫁给义和团,“拳匪构乱,开衅友邦”,并且下诏“痛加剿除”。于是,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被清廷和列强联合剿灭了。

另外,她还表达了著名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语。

李鸿章等大臣也极力为慈禧开脱责任。

慈禧为取得各国宽恕,发布了“惩处肇祸诸臣”的上谕。

于是,有12名中央朝廷官员被严厉惩处,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被流放新疆,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礼部尚书启秀等被正法处死。另有一百多名地方官员,被处死、流放、革职等。

清廷的这些积极、主动的表现,使列强最终决定“保全”慈禧,与清廷议和。

李鸿章一方面在列强议和代表之间奔走,慰问、交涉、辩驳;另一方面与远在西安的慈禧沟通、留守京城的大臣协调。心力交瘁、日理万机的李鸿章,不久受了风寒而病倒。

列强内部商讨之后,提出了“议和大纲”,分为六项: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之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

“议和大纲”在清廷内部自然激起了各种反应。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封疆大臣,认为严重有损大清国的颜面和主权,袁世凯等人表示唯有“委屈应允”。

慈禧称心的是,“议和大纲”没将她列为祸首,也没让她还政于光绪帝。这也是她第一时间就想到李鸿章的原因,让这个老成持重、忠心耿耿的三朝元老出面挽救危机,看来他老迈而不糊涂。

于是她给李鸿章回电:“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

李鸿章受命之后,便和庆亲王奕劻一道与列强和谈代表商议条款细节。最终达成了共12款、19个附件的合约。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十一国公使(八国加上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在北京签订了名为《中国与十一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的条约。

这一年是中国农历辛丑年,因而该条约被中国人简称为“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大的不平等条约。

但是有一点,《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条款。而且列强最初提出的赔款额是10亿两白银,最后谈到4.5亿两。

弥留之际

结果不出李鸿章所料,民愤又起,自己的“卖国贼”名号又响彻朝野。

李鸿章当然愤怒,但是百口莫辩,而且也无力辩驳,因为累趴病倒了。

在后阶段的谈判,他几乎是躺在病榻上竭力完成的,接见列强和谈代表,指挥下属配合。

《辛丑条约》签字回来后,李鸿章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随后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写了一篇奏章,其中写道: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这可以说是李鸿章临终前一篇外交工作总结。“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是对事实的精辟概括;“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是给清廷的一个提醒。

与洋人打交道几十年,尤其是24年来,代表清廷出面议和,与列强签订了三十多个不平等条约。李鸿章是清廷与洋人接触最多、最了解洋人的重臣。

大清国虚弱的实力,内政的混乱,国际形势的巨变,列强的野蛮和先进,李鸿章洞若观火。

他曾说过: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他知道大清国积疴难治,已和自己一样,日暮黄昏,苟延残喘。

在万般悲凉之下,自知时日不多的李鸿章写下一首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7日,俄国公使拜会李鸿章,见他昏迷在榻,停留片刻便走了。

稍后,李鸿章缓缓睁开眼睛。身边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

李鸿章张开口似乎想说什么却无力,“目乃暝”,溘然长逝,享年78岁。

这一天刚好是《辛丑条约》签定两个月。

李鸿章的离世,震动大清国朝野,也震动了国际政坛。

慈禧太后痛惜之余称赞他为“再造玄黄”之人,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十处,京师祠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在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李鸿章的身后,仁智各见,评价不一,成为中国近代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2 阅读:82

恬恬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