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的是学生的实力和心态,而在报考环节,就需要勇气和运气了。当然,填报志愿还得看家长的认知远见,学生接触行业不多,对发展也不甚了解,家长如果能帮上一二,大学之路会更为顺畅。
在信息获取匮乏的时期,学生报考主要依靠的是厚厚的报考书籍,和学校里那些报考经验丰富的老师。但老师很抢手,不一定能帮助每个学生都完成报考,所以有些时候,学生的报考都是模棱两可的。
如今,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涌现出了像张学峰这样的专业报考老师,他能够给普通学生带来不少报考的建议,分析考情,了解专业发展前景,给不少同学带去了可行性的报考知识。
“张雪峰效应”起作用,高校录取两极分化明显
很多人也没有想到,张雪峰老师的作用能如此之大,他的影响力叫人始料未及,大多数人也没法评说他的建议是好是坏,不过今年的高考报考,真的有一种这盛世如他所愿的感觉。
高考录取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张雪峰效应起作用了,部分高校的热门专业,分数线又创新高,而那些本来不算冷门,但在张雪峰老师的劝诫下,很多同学选择了避开,于是专业发展陷入低谷,还有无人报考的现象出现。
在这种报考和录取形势下,可以看出来的是,那些原本拥有信息壁垒的小镇做题家,通过自身的优秀弥补了部分信息差,所以让更多人卷疯了。
学生都拿出真正的实力,在高考中使劲拼搏,原本想通过填报志愿拉开差距,但收效甚微,优秀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获取到了优秀的结果,中分段的部分学生,也听从了老师的意见,避开了一些冷门专业。
在张雪峰的建议中,社会类专业发展前景不被看好,比如说管理学、历史学、心理学、新闻学等等,尤其是新闻学,之前考研分数直线上涨,经过张雪峰的一顿分析,成为了今年高考报考中爆冷出局的存在。
而张老师看好的理工类学科,成为了学生们争相报考的香饽饽,不过张老师的说法是否正确?他的建议是否会让部分专业太热门,而导致人才过剩,找工作更难,这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有人捡漏有人成受害者,高校热门专业成功洗牌
不少同学在录取信息公布之后,晒出自己的捡漏成果,有些同学看了张老师的建议,也分析了诸多热门专业的发展前景,所以选择拼一把,原本自己的分数根本上不了985,但却盲拼一把,选择冷门专业,结果一击即中。
这就是幸运的捡漏王,不过也有同学成了受害者,这就是那些跟随报考,选择热门专业的同学,有的是过于自信,成绩在边缘线徘徊,但也想拼一把,结果因为专业竞争太激烈,高出投档线是几十分的,都被挤下来,更何况是将将够线的同学了。
所以有些同学感到后悔,在专业为王的时代,小语种专业直接断档,管理学金融学爆冷,还有土木工程也不被看好,学生们都挤在了那些热门专业上,以至于考了高分,却最终走向了双非院校。
家长对张雪峰的称赞和幽怨并存,因为有些同学听了张老师的建议,用低分上了好学校,而有些同学却没能进入心仪的大学或专业,觉得一片信任,终究是错付了。
捡漏名校冷门专业,真的是“重生救赎”?先别急着下结论
虽说有些同学感觉自己上了985名校,成为了捡漏的幸运儿,但捡的是漏还是雷?还需要得到时间的验证,低分走上好学校,但是却没选到一个正确的专业,如果校内能转那还好,如果不能转,将来毕业还是空有文凭,却没有就业出路。
不一定所有的捡漏王都是重生救赎,也有可能那些热门专业变得更卷,所以学生们既已完成了报考,那就想一想,接下来的道路该如何规划,在大学里遇到的挑战还有哪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抓住大学学习的机会,让劣势扭转成优势。
当然,在报考这件事上,还是建议学生们不要盲从一些人的主观臆断,要了解天坑专业,看看专业学的是什么课程,难度如何,本科就业率,考研率,考公率等等方面,综合分析,还得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等等。读大学是自己的事情,多一些了解还是必要的。
今日话题:你对报考有什么看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暑期嗨学计划
以前是读完大学,毕业后国家分配,现在是读完大学,毕业后自主择业,学生们更加在意其适用性,首先考虑的毕业后好不好就业,如果要改行才能就业,那大学就白读了,如果改行了达到了自己的理想意愿尚可,如果达不到,那会后悔死了,穷人家的孩子要选好学校不如好专业。
能吃饭!这个标准没毛病。我要有钱肯定让小孩学艺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骑马打球多格调!可惜我是工人。
有本事把调剂勾上,现在的人都不傻,冷门专业出来就知道自己白考了那么多分
个人认为没毛病。理工报考人数多,意味着国家软实力增强,何错之有?老张再顶几年,我娃还在上小学。
现实是很残酷滴
到时候只能看到一种情况,有的学校招不到人不断扩招[呲牙笑]
张雪峰就想让人找挣钱的专业和学历,这是害家长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