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我并未哀伤,只是为不能为国家效力而遗憾

心动趣历史 2023-12-26 14:53:13

弘治六年癸丑,二十二岁。京师春闱,会试不第,首辅李东阳戏曰: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先生拈笔而就。

格竹子事件后不久,王阳明参加浙江乡试,几乎没费什么心思就顺利中举,成功走进了举人老爷的行列,次年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原以为必然中试的王阳明,竟然名落孙山了。

家人朋友们都担心王阳明心情低落,纷纷赶来安慰他,结果发现他并没有垂头丧气,反而笑着回应拜访的亲朋好友。

面对大家一脸懵逼的情况,王阳明笑着说:“大家不要担心,我并没有哀伤,只是为不能为国家效力而感到遗憾。”一句话让家里的朋友,感到哭笑不得。

父亲王华的朋友,本科会试主考官、太常寺少卿李东阳大感惊奇,说:“你为国效力是迟早的事情,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有这样的志气,三年后必定高中状元,要不现在作一首《来科状元赋》,给大家助助兴啊!”

王阳明也不推辞,听到李东阳的话,当即提笔就写下了一篇《来科状元赋》,在场的众人纷纷赞叹他的才华,可惜这首诗篇已经失传了。

这首诗流传出去后,王阳明就被人惦记上了,尤其是与他父亲政见不合的有心人,有一些嫉妒心作祟的人,私下里议论说:“这小子口气这么大,简直是目中无人,将来他要是中了状元,哪里还有我们这些人什么事啊!”

不出意外,三年后王阳明参加会试依然没有中第,直到弘治十二年,也就是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时,王阳明才得以中第,但是因为弘治朝文官内斗愈演愈烈,王阳明在殿试中只得以二甲第七名的身份,结束这场漫长的科考之路。

口出狂言的王阳明,为何是国家的损失呢?

对于文臣专权的宋明两朝,什么人才最稀缺?不是有才能的文官,也不是悍不畏死的武将,而是懂军事的文臣,宋明两朝均是以文制武,因为文官不懂军事,胡乱指挥,葬送了数十万的精锐军队。

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武将的地位急剧下降,不可避免地走上文官统御武将的道路,但是有明一朝,真正懂军事、能够指挥作战的文官,不过寥寥数人,王阳明之前,也只有正统年间的王骥、成化年间的王越,统兵有方,屡立战功,因军功获得爵位。

王阳明的军事才能,除了他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喜爱钻研军事书籍,青年时期亲自走访考察了明朝的边境防务,积累下了丰富的军事阅历。

第一次落第之后,在老家余姚备战第二次会试的时候,王阳明师从当时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许璋,学习兵法知识。

王阳明学习知识刻苦认真,而且小伙子悟性好,获得了许璋的认可,开始对王阳明倾囊相授,把自己多年以来,钻研的诸葛亮兵法和奇门遁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王阳明,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王阳明军事素养在当时的文人集团已经是顶尖了,缺乏的是实战的检验。

这段师生情谊,也让王阳明获得了一个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许璋的信任和支持,这段感情对后来王阳明在江西的平叛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句话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技多不压身,每一项技能的掌握,未来都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王阳明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以王阳明的性格,很难在明朝中后期,斗争日益复杂的朝堂上站住脚,正因为他自身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获得外出平叛的计划,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0 阅读:53

心动趣历史

简介:历史领域爱好者,大家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