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到一个话题: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话题的起因是朋友说,她前几天发烧头痛,让姨妈进行了“放血”,一种民间土方法,在指尖扎一下,挤掉体内的火气。
她说这种方法很管用,会舒服很多。为这一幕恰好被4岁半的儿子看到,小家伙紧张兮兮地问道:“妈妈,你会死吗?”其他几个人听完都笑了,觉得孩子的紧张很有趣。
我问:“你是怎么回答”?
她说:“我就告诉他不会”。
听到这个答案,我心中有些遗憾,虽然理解朋友害怕看到孩子难过选择不说,但多好的一次死亡教育机会,怎么没有抓住呢?
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提到:“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事实上,每个人迟早都会面对死亡,而且死亡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为什么不给孩子在适合的时机讲呢?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父母不会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死亡”,而是等孩子有了足够的阅历自行体会。
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什么是死亡教育?百科上的解释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是的,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也是任何人不可避免要面对与经历的一个环节。
对于这方面的教育,应该与重视性教育、艾滋教育一样,必须告知孩子们。如此,才能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
死亡教育的原则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因思念妈妈而痛哭,爸爸不知道该如何安抚女儿,与女儿相拥哭泣。
女孩子在听到其他小朋友安慰的时候说:“我没有妈妈了”,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这句话说明孩子知道,妈妈已经不在人世。
育儿专家认为,亲人离世“避而不谈”不是好的方法。
爸爸应该告诉孩子: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会一直爱着我们,我们要变得更幸福,代替妈妈看到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选择闭口不谈,他害怕孩子知道接受不了,孩子也用她的方式照顾着爸爸的情绪,双方内心都是痛苦。
死亡教育的原则是:不超前、不回避、不欺骗、不夸大。如实告诉孩子,一直粉饰离别,最后带来的创伤远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很多人在谈到死亡的时候,都会告诉孩子:“奶奶去了天堂,那里面很美很漂亮”、“爷爷只是睡着了,我们不可以吵醒他”等等,用一些美好的词汇,来告诉孩子亲人离世,以为这样孩子就不会害怕,能够接受死亡。
的确,在孩子心理“死亡”不那么恐惧了,但在这种“美好”谎言下成长的孩子,将死亡看作一种解脱,一种逃避现实的出路,这是非常可怕的。
如何正确进行死亡教育?马东在《奇葩说》中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作为父母我们不该让这一课确实,造成很大遗憾,而是要从自己开始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并且引导孩子。
首先,抓住时机。
家里曾经养了一条叫小米的狗狗,儿子出生的时候,小米已经5岁。他们形影不离黏在一起,儿子3岁时,小米因意外,离开了我们。
它突如其来的离开,让家里每一个人都心生悲伤,儿子甚至几次半夜哭醒。
那一刻,我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很认真的告诉他:“小米生命结束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它,但它一直活在我们心里、记忆里,有它的日子,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温暖的回忆。”
自小米的事情之后,树叶掉落,雪花融化,或者身边的人去世,我都会有意识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在我看来,与其让孩子突如其来地承受死亡带来的恐慌,不如润物细无声地加以引导,能够认识死亡,直面死亡,才能摆脱死亡带来的虚无和挫败感。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能正确认知死亡,而不懂得珍惜生命。
其次,阅读一些相关绘本。
孩子不具备理性思维来分析和处理事情,他们的内心敏感又脆弱,需要家长进行有智慧的引导。有生命就会有死亡,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话遇到,早一点帮孩子了解有好处。
找一些适合的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扁兔子》、《LOSS&LOVE》等,让孩子在绘本中了解死亡。
Tips:绘本不像现实那样直接面对死亡,但会让孩子在温暖的文字当中,有所了解。
最后,允许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孩子面对死亡时情绪一定会产生负面情绪,家长给孩子时间去释放,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哀悼的仪式感。这是对孩子情绪的理解,也在引导他尊重生命。
儿童生命教育读本《寿命图鉴》中提到:因为了解生命,所以更加努力认真的活着。
讲到死亡的事情时,要具体到一点一面,越细致越好,如果回答草率、方式不当,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阴影,严重的甚至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凌晨妈妈来叨叨:
关于死亡教育这一方面,我庆幸自己略懂教育,能够及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告知我的孩子们。未来他们会遇到和“死亡”相关的很多事情,希望他们在悲伤之后,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